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书信(1 / 2)





  卫负雪一进宗人府,便有大批内侍来永善宫翻墙倒柜。折腾了不少时间,不知从哪搜出几封书信,大呼小叫的要当做证据带走。。

  桂嬷嬷气得直哭,那些内侍却将她一脚踹翻在地,随即扬长而去。

  到了下午,便传出从大皇子宫搜出和匪首段水明往来书信的消息。

  陶九思听闻,转哀为怒,重打精神,拿出两世为人的干练,走了一趟刑部。

  祝舜理正在埋头看陈年旧案的卷宗,见到陶九思进门,便兴奋道:“陶大人快来共赏,我正看到精彩处,这桩案子的下毒手法委实高明,妙啊!”

  陶九思:“...”

  陶九思走进,抽掉了祝舜理手里那本卷宗,正色道:“朝内发生了一桩大案,比这往事鲜活多了,祝大人一定感兴趣。”

  祝舜理双眼放光,竖起两只耳朵。

  陶九思于是便将卫负雪一事,事无巨细的道来。

  祝舜理听完,评价道:“最常见的陷害而已,好像也没什么精彩的。”颇有几分看不起始作俑者的意思在里面。

  陶九思:“…”

  心道这祝舜理的脑回路,当真和常人不同。

  不过,祝舜理接着肃然道:“但事关大皇子,我责无旁贷。”

  陶九思这才松了口气,诚恳道:“估计明日便要从六部抽调人查案,我曾经是大皇子师,肯定没法直接插手,只能拜托祝大人,替大殿下讨回公道。”

  祝舜理点点头,忽道:“你刚说他们搜出了书信?”

  陶九思颔首:“据传闻搜出了七八封段水明寄来的信,里面还有许多大逆不道之词。”

  祝舜理蹙眉道:“奇了,你说他们凭什么断定那些信是段水明亲笔所写,而非造假?”

  陶九思道:“大约是字迹相同。”

  祝舜理道:“我记得段水明因为那件事,离开朝堂已经十二年了,当时闹得满城风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段宅亦被查抄,金银财宝充公,其它东西都付之一炬。你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是谁还记得段水明的字迹?或者说,他们是如何模仿出段水明的字迹?”

  陶九思深以为意:“段水明乃大逆不道的臣子,应当不会有人私藏他的墨宝,如今还能找到他字迹的地方,大约只有…内阁大库。”

  祝舜理仰起头,自信道:“等我着手调查,自然会水落石出。”

  陶九思鼓励的拍拍他的肩膀,道:“大卫第一神探,就看你的了。”

  离开刑部,已到了掌灯时分,吏部人去楼空,皇宫内更显得静静悄悄,陶九思却动了别的心思。

  他出了宫门,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去了桂嬷嬷的小院,一进门,果然见花云台正等在此处。

  花云台面无表情:“少主子吩咐我,这段时间都任你差遣。”

  陶九思点点头,又将今天他和祝舜理的谈话和盘托出。

  花云台一惊,道:“内阁大库也属内阁管理,有江自横坐镇,我们岂不是什么也查不到。”

  陶九思摇摇头:“江自横纵然是首辅,也不可能收买所有人,更不可能亲自去做这事。”

  花云台跃跃欲试:“那要怎么做?”

  陶九思道:“内阁大库藏本朝所有奏折,因为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档案,看管的便不十分严格,三品以上大员可以出入查看,甚至还能借阅。当务之急,是去看看段水明从前的奏折是不是还在里面好好收着。花公公,今晚不知可否请你潜入内阁大库一看?”

  花云台颔首,道:“这有何难,不过,我这一来一回要三四个时辰,陶先生你先回家,等我探查完毕,去你府上寻你。”

  花云台蒙上面,向皇宫的方向去了,陶九思则一路沉思,慢悠悠走回家。回府便泡了一壶苦涩浓茶,翻出一本最喜欢看的传奇,打算边喝边等。谁知道翻来翻去,平时一看就入迷的情节,今天却半个字也看不进去,两眼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窗户,想着花云台怎么还不回来。

  陶九思心道,如果现在段水明的奏折都不见了踪影,那此时此刻很有可能躺在某一位三品或者二品大员的家里。三皇子陷害大皇子,都不屑于遮遮掩掩,直接让自己的人打头阵,那么这些奏折,就大概率在钱宇、许意、周适,这三人手中。

  届时暗中调查一番,不愁找不到证据。

  又等了约莫两个时辰,天边已经隐约泛着白光,花云台终于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