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1节(1 / 2)





  王溱停了笔,抬头看他:“尚未收尾,小师弟是困了?”

  唐慎:“不困。但是师兄,你这样做真的有用?圣上真会因为你这封……言真意切的罪己书,就饶了你的罪?”

  王溱笑道:“自然不会。余潮生想状告我之事,乃是咱们陛下对臣子的底线。这封罪己书哪怕呈上去,我也最多落一个从轻发落。”

  唐慎:“仅仅如此?”

  王溱认真道:“仅仅如此。”

  王子丰极其擅长揣测君心,连他都没有把握,那谁还能有把握?

  唐慎担忧的同时,也更松了口气。既然如此,那他之前私下派人去做的那些假证,如今看来并非白做。若真到了你时候,以他与王霄、梅胜泽等人的关系,就能顺理成章得顶罪,助师兄脱险。

  写完这封厚厚的罪己书,王溱吹干墨汁,一回头,就看见唐慎心事重重的样子。

  王溱走上前,道:“不必担忧。”

  唐慎心道:我如何能不担忧?表面却说:“我自然是信任师兄的。”

  王溱笑了:“看你这番表情,莫非又想着以你换我脱身?”

  唐慎心中大惊,他没想到王溱一语点破他心里的想法,也没想到王溱居然会用这么欢快的语气说出来。

  “师兄居然还笑得出来。”唐慎抿了嘴唇,不再说话。

  “你可是觉得,我无法左右君心,此次是定然败了。但你可曾想过,我无法左右君心,有一人却可以。你又可曾想过,我确实无法左右君心,但是……我可以左右他人的心?”

  唐慎:“他人?”

  王溱目光凝聚,气定神闲地一笑,真诚感慨道:“与我相比,余宪之当真是个好官!”

  开平三十六年八月廿一,西北来报,辽帝突然驾崩,辽国大乱。

  辽国共有四位皇子,大皇子、四皇子早早被幽禁、贬谪,没有夺位的能力。三皇子耶律晗正在上京,守在辽帝龙榻前,辽帝驾崩,他便是代王。二皇子耶律舍哥却还在大同府,听说辽帝驾崩的噩耗,耶律舍哥目呲欲裂,一剑劈碎了桌案。

  “他如何敢,他耶律晗如何敢!!!”

  耶律舍哥提着剑就要冲出军帐,被耶律勤拦下。

  耶律舍哥几欲流泪,都说天家无父子,可辽帝待他极好,耶律舍哥虽然也一心盼着辽帝死,但真听了这消息,他还是悲痛欲绝。“耶律大人,父皇昏迷不醒,可伤情早已稳定。怎会突然驾崩?怎么会!那耶律晗怎么敢弑父,怎么敢弑君!我定要斩了那畜生,让他不得好死!”

  耶律勤高声道:“殿下!您不要冲动,您千万冷静,冷静啊!”

  耶律舍哥泪流满面:“那个畜生啊!”

  耶律勤:“殿下!”

  许久后,耶律舍哥停下了脚步,将剑插回剑鞘。他浑身发抖,满脸通红,但他闭上眼睛,任由眼泪从眼角流下。良久,他再睁开眼,抬手摸了把眼泪,已经恢复往日冷静到残酷的模样。

  “是……是舍哥冲动了。”

  耶律勤松了口气,他道:“殿下,陛下驾崩已然不可挽回,但如今我们身在大同府,当务之急是赶回上京。十万黑狼军还剩六万,我们回了,耶律定随时可召回黑狼军。殿下,六万黑狼军……还是太多了。”

  耶律舍哥目光一闪,他淡淡道:“确实多了些。”

  耶律勤:“殿下觉得,多少才算合适?”

  “父皇给我留下三万虎贲军,两万金甲军。黑狼军是我大辽的第一铁骑,各个可以一敌十……最多一万,一万黑狼军,足矣。”

  幽州城外,西北大营。

  苏温允急得面红耳赤,他怒道:“你就任由那余潮生抓人?这幽州不是你的地盘吗,他抓人,你就让他抓了?”

  李景德硬着头皮道:“他抓的都是银引司的文官,本将军怎么管……”

  苏温允骂道:“怎么管?废物!他派人去抓,你派兵去堵。现在是战时,管他什么文官武将,天高皇帝远,你懂不懂!”

  李景德:“嘿,你怎么骂人!”

  苏温允啐了一口:“骂的就是你这个蠢货!谁能想到,辽帝突然驾崩了。想夺回焦州三地多简单,这一仗定能夺回,但能守多久,就看这一仗打得怎么样了!要是黑狼军不灭,待辽国大局定下,新帝登基,他们随时可以再打回来。李景德,你还想和辽国再打个十年,打得边境百姓十室九空?!”

  大宋,盛京。

  余潮生刚从刑部大牢出来,秋老虎太热,他心口全是汗。刚走到尚书堂屋,一个官差焦急地从外头跑进来。

  不知怎的,望着这官差因为奔跑而潮红的脸颊,余潮生心里咯噔一声,涌起不详的预感。

  官差急急来报:“尚书大人,陛下宫中召见,请您急去。”

  余潮生:“圣上是有何事?可传了口谕,怎的突然要本官进宫。”

  官差:“并非只召见大人一人,还召了勤政殿的各位相公们。”

  余潮生怔住:“发生了何事?”

  官差:“辽帝驾崩了!”

  第163章

  辽帝驾崩, 皇帝迅速召集心腹, 于垂拱殿中商议国事。

  辽帝已过天命之年, 因年少时征战沙场,落了一身伤,近年来一直缠绵病榻。但是谁都没想到, 辽帝会在这个时候突然驾崩。

  如果宋辽两国正是交战之际,辽帝驾崩,辽国突变, 这是大宋进攻辽国的大好时机。

  赵辅急切地问道:“诸位爱卿, 尔等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