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0节(1 / 2)





  扩建造改部的圣旨不日就传到了工部,随之而来的,是刑部尚书兼银引司副指挥使余潮生回京的消息。

  余潮生离京时,随十万大军,声势浩大。他回京时,十万大军还在西北,但他依旧吸引百官注目,因为他带回了四个罪官。

  余潮生:“银引司宣正王霄、主事梅胜泽,幽州飞骑尉梁焦、钱圩。先将这四人关押到刑部大牢,待本官禀明圣上后,再做安排。”

  “是。”

  余潮生带了四个罪官回京的事,一夜间就传遍了整个盛京。

  当夜,余潮生登门拜访自己的恩师徐毖。师生二人促膝长谈,一夜未眠。

  第二日,余潮生便写了一封折子送了上去。所有官员的折子都要先经过勤政殿的审批,才能送到皇帝面前。如今负责查阅二品官员奏折的人是右丞耿少云。耿少云并不属于徐党,也不是王党,他是皇帝的心腹。

  拿着余潮生的奏折,耿相心中犯难,左右踌躇。

  最终,他还是将折子递了上去,送到皇帝桌案前。

  赵辅算是个明君,每日勤政殿送上来的要紧的奏折,他都会第一时间翻阅。如今他打开这奏折后,眉毛动了动,神色飘忽不定。

  余潮生的奏折上写的是,王霄、梅胜泽等幽州官员行踪诡谲,似有暗动。

  这四人如何行踪诡谲,有什么暗动,皇帝当然是知道的。这四人都是苏温允和唐慎亲手安插在辽国、幽州,要去谋辽的密探!

  赵辅将这折子放在桌上,也不说召见余潮生告诉他实情,也不下旨让他放了这四人。皇帝琢磨许久,他总觉得余宪之不像是个为了这点小事,就兴师动众将四人朝廷命官绑到盛京,还押入刑部大牢的人。

  “是有什么后手呢?”

  余潮生此人,如他的恩师徐毖一样,行事向来缜密,不求狠快,但求不留遗患。

  他并没有直接上书禀奏皇帝,说这四人和尚书右仆射兼银引司指挥使王溱来往密切,因为他还要观察,皇帝对此到底知道多少。

  赵辅看了他的奏折后,早朝时并没有多说一字,仿佛没看见过那封奏折一样。

  余潮生立即明白:这事皇帝是知情的!

  那皇帝到底知道多少?难道说,王溱与这四人的来往,王溱在西北和辽国的部署,都有皇帝的授意?

  左相府中,余潮生思虑再三,道:“学生觉得,王子丰不应当掺和在此事中。圣上对王子丰信任有加,但圣上生性多疑,不喜大臣大权独断。先生您不必说,您向来不喜揽事上身,您向来教导宪之,为官需衡量有度。而前任左相纪翁集,纪相算是大权在握,但他也从未做到过如今王子丰这样的手段。学生以为,纪相所为,便是圣上所能容忍的极限了,而王子丰此刻已经越了界限。”

  徐毖微微一笑,喝了口茶,道:“不错。既然如此,你打算如何去做?”

  余潮生想了想:“既然要与王子丰为敌,不若做得更果决些,若不一击致命,待王子丰卷土再来,就是后患无穷。学生打算先审讯那四人,务必在圣上面前好好参王子丰一本,让他无法翻身。”

  余潮生的举止瞒得住许多人,却瞒不住右相王诠。

  王诠散了朝后,立刻找到自己的侄儿,开口便是:“你竟还笑得出来?你可知,那余潮生已经写了封折子送进垂拱殿,给圣上瞧见了!你就不怕他在奏折中随意编排你?”

  王溱晃着一把白锦折扇,笑道:“叔祖是见过那封奏折了?”

  王诠被他晃瞎了眼,语气略有不善:“当然没有。审阅奏折是耿相的差事,我与耿相交情一般,如何能得知那奏折里写的是什么。”

  “那急什么。”

  “你……!”

  王诠被自己这个侄儿气得够呛,可王溱却一展折扇,道:“叔祖不必如此担忧,若是现在都忧愁了,往后可如何是好?圣上是昨日看到的那封奏折,但是今日早朝他并未发落我,所以那折子里定然没有提及我。”

  王诠思考了一会儿:“你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你怎的知晓,那余潮生昨日不说你的事,明日就不在早朝上直接弹劾你了?”

  王溱直接笑了出声,俊雅至极的面庞上带着笑,双眼也因为含笑而璀璨如星:“叔祖,丰向来觉得,对任何人,知彼知己,才可百战不殆。余宪之与我是同榜进士,既是同榜,我如何不关注他?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晓,我早早注意起他这个人了。自然,开平十八年的所有同榜进士,我皆有关注,不仅仅是他余宪之一人。”

  王诠惊讶道:“你还有时间去做这等事?”

  王溱:“只是闲暇时的消遣罢了。叔祖忘了,我有过目不忘之能。”

  王诠不置可否,他哪怕过目不忘,闲暇时也不会拿这种事做消遣,他这个侄儿当真奇葩不同。

  王溱感慨道:“我此生都未曾将余宪之当作对手过。”

  王诠讶异道:“我还不知晓,你竟与他如此惺惺相惜?”

  “惺惺相惜?”王溱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双目睁大,他笑了好一会儿,才道:“余宪之其人,软弱无能,优柔寡断,良善纯厚!若他当年拜了纪相为师,我还需忌惮。但他师从徐相。徐相其人,更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我为何要将一个这样的人当作自己的对手?”

  言下之意:他余潮生这辈子也斗不过我。

  王诠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虽说他不大明白自家侄儿哪来的这么大自信,但他感叹道:“我从未见过有恶人责骂好人,说好人太过善良,所以无能。高,实在是高,我琅琊王氏绵延数百年,当真是珠玉厚蓄、书香福泽,怕是耗费了百年沉淀,才生出了你王子丰这样一位贪官奸臣。”

  王溱真心实意地作揖行礼:“叔祖过誉了。”

  王诠:“……”

  王溱心中自有算盘,唐慎那边,却见到了一个不当出现在这里的人。

  梅胜泽的父亲自北直隶赶来,在工部衙门的门口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了唐慎。

  梅父一见到唐慎,就要跪下,被唐慎急忙扶住。

  年过花甲的老人涕泪横流,恳求道:“唐大人,大人,求求您救救灵甫,救救灵甫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老赵说的有句话没错,整个朝堂上,就咱们小唐郎一个人,算的上任何意义上的好人了。所谓面厚心黑,小唐郎脸皮已经够厚了,心却还不够黑。

  王子丰:有我一人黑便足够了,小师弟自然是越白越好,每个地方都~白,那样才好。

  唐慎:……@#$@#%@#%!#!!!

  第1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