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九章 年号天禅(1 / 2)

第四十九章 年号天禅

改元乃是国之大事,一般来说只有新君继位或是国家发生了某件大事,朝廷才会顺应天时地利,以改元来革新气象或是纪念此事.

比如当年汉武帝出城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改立年号为“元狩”;最初之时这”改元”乃是一件神圣的大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汉朝时随便一个权臣上位也敢改立年号了,比如东汉末年时董卓当了相国之后,就改了年号为”永汉”,还有几年前杨骏在位时甚至连改了两个年号!

神圣的外衣既然已经被剥下,所以朝臣们也就都不那么在乎了,听到太子要改元,众臣都没有反对之意,太子监国之后,要改元以顺应天时,建立属于自己的时代,在他们看来,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如果太子不提议改元,他们反而要觉得奇怪了!

当下就有朝臣出班奏道,”殿下,臣以为当改元建始为宜,兴复大业由殿下建立,千秋一统则始于今年!”

其他朝臣听了不由得浑身打了个哆嗦,一边用着怪异至极的眼光打量着出班奏事的那个大臣,同时心里也在腹诽道,太恶心人了,你这家伙就算要拍马屁也不用拍得如此露骨吧?

可是那人却面色庄重,身子微微躬下,在别人看来,这家伙板着个脸,不像是在拍马屁,也丝毫没有那些佞臣小人拍马屁时满脸的讨好谄笑之意,反倒是说不出的正经*,实在是……拍马已经拍到了出神入化之境.

司马遹听了微微一笑,摆摆手先让他退下,继而又笑道,”除了杨爱卿所说的年号建始之外,诸位爱卿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提议?”

杨正官职不大,只是尚书省吏部下面的一个小小郎中,因为出身寒门的缘故,所以如果没有什么贵人赏识于他,他这辈子的仕途也就到头了!可是既然已经身入宦海,又有谁不向往着更高的官位?

相比于其他出身寒门的官吏,他的”野心”要大上不少,而且他的眼光却也很是厉害,知道陛下性子”纯朴”,虽居人君之位但恐怕不会长久,而太子则是英武有决断,将来这天下必定是殿下的,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想找个机会向太子表明忠心.

可是以前不是没找着合适的机会,就是他不愿意随着大流用隐讳的方法上奏折,因为他知道这样即便是在太子心里留下一点印象,可是人一多殿下却不一定会重视!

而这次可是元日大朝,众目睽睽之下,一知殿下要改年号,他可就第一个跳了出来迎奉太子,可惜……

杨正脸色一黯,太子此言明显就是否决了自己上奏的建始年号,这次真是亏大了!不过他一想到太子对于自己的迎奉没有表示不满,心里又自一喜,只要殿下不生气,自己以后多在殿下面前觐见几次,想必殿下对我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深了!

“殿下,臣以为可用永康,正如殿下所言,去年天灾人祸不断,正是大灾之年,微臣只望来年永远康泰!”裴頠站出来禀道.

其他朝臣听了这话,都是暗自折服,果然不愧是裴逸民,这个年号即吉利又带着希望,百姓闻之想必也会心有同感吧!

司马遹笑着点点头,又问道,”还有没有,诸公请畅所欲言!”

太子殿下还不满意?这永康不是很好吗?不仅是上奏的裴頠一楞,就是众臣心下都狐疑开了……

“殿下,永安如何?”

“再议!”

“殿下,永宁又如何?”

“再议!”

……

看到太子一连否决了好几个大臣的提议,张华心中一动,按道理来讲,前面几个年号都已经算是不错了,可是太子却依然没有赞同之意,莫非……

心里想着,他就出班禀道,”朝臣们不知殿下心意,请问殿下是否早有决断?只要殿下所说合理,微臣无不遵从!”

群臣闻言俱是心中一震,这张华果然深得太子信任,知道太子的心思,这殿下连连否决大臣们的提议,可不就是他自己早有决断了吗?

“既然如此,那本宫可就说了,本宫想改年号为天禅!”坐在御座上的司马遹满脸笑容,同时仔细注意着朝堂上众臣的表情.

“天禅?”

朝臣们俱是心思灵巧之人,太子话一出口,他们就已经明白了太子的意思!

天禅,正所谓是天子禅让!

虽然陛下还在位,可现如今却是太子监国,不正是天子禅让吗?

想到这里,群臣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子的心意,既然早知殿下要在年号上做文章,可是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