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1 / 2)





  阿祖人年纪大了,少有能让她有些惊讶和波动的时候,她习惯一个人住一个人生活,许多事情在她看来都是波澜不兴的。

  直到几天前她在山里找蝉蜕的时候看到李月秋,那一瞬间,没人看到年老的阿祖脸上那一瞬的哑然。

  她惊讶是李月秋明眼一看就是还没被男人沾过的,再有就是她脚踝上的金坠,她不认识那个金坠,但那根栓金坠的红绳是她亲手编的。

  没想到有人会把她的话听得这么彻底,而且要弄到坠魂金可不容易,必须是足量的老金子,沾染的地气够,这样才是坠魂金,这个年头,这种东西已经不好找了,可明晃晃的就挂在了李月秋这女娃的脚踝上,那个庄稼汉子果然是个有本事的。

  李月秋嫁给他,不算委屈,八字上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是桩好的婚姻。

  “紧要的东西收好,红绳我已经帮你换了一根,比之前的结实。”阿祖似是叹息了一声,也没进屋去,该办的事情她办了,于是背着篓子走了,临末了慈祥的摸了摸李月秋的脑袋说了一句,“好好挂脚上,仔细别再丢了。”

  第84章 拎起了一根粗柴禾,踹门而入……

  失而复得,李月秋把金贵的小金坠栓回脚踝上,冰凉的坠儿触到温热的皮肤,微微的凉人,过一会就被染了皮肤的暖气,红色的绳,金色的坠儿,玉色的皮肤,像是天生就该适宜的挂在上头似的。

  李月秋拧着眉把红绳栓了两个死结,栓的稳稳的,栓成这样总不会又掉了吧,除非把她的脚砍了,不然这坠儿就得一辈子挂在上面,栓好之后,她直起身,对上了付双红的视线,李月秋先挪开了视线,像是在看一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极尽冷淡的态度。

  回水湾村这段时间,李月秋因为忙,都是早出晚归的,也就睡觉的时候才会回家来,今个的天气不好,乌云阴沉沉的,镇子上的人烟也少的很,街上还刮冷风,眼瞅着就要下雨,她收铺子早,买了五花肉之后也不在镇上晃悠,回来的就比往常早很多。

  爷爷带着毛豆去村里的晒谷场遛弯去了,运气好能逮到好几只麻雀,现在爷爷不在家,李月秋也没有多余的话和付双红说,去水缸处洗了手,去厨房开始做饭,五花肉要提前炖上,才会软糯不腻人。

  洗锅的时候,李月秋蓦的反应过来,阿祖是怎么晓得这个金坠是自己的?这金坠上也没刻自己的名字啊,后来又想应该是找蝉蜕那天看见的。

  想着她低头看向自己的脚踝,裤脚遮住了大半,隐约只能看到一抹金色稳稳的衬在上面,让她莫名心安。

  她把乌黑的头发盘起,先把米饭蒸上,然后切肉加酒和紫姜放锅里炖,这期间厨房里没多余的人进来,厨房里只有锅碗相撞的声响,等把锅盖盖上,外面听到了毛豆的吠叫声,它唰唰的跑进院,像是火箭炮一样,先是冲进厨房朝李月秋亲热的摇了几下尾巴,随后又风风火火大的冲出去,对着院子里付双红母女住的方向狂吠了好几声。

  李老头扯着狗链都有些扯不住,拉着它把它栓到鸡圈旁边。

  付双红和李艳都住了好几天,按理说毛豆也该闻习惯她们身上的味,但毛豆每次都对着她们吠,甚至有几次差点咬到李艳,所以毛豆本来是栓在院子的海棠树下,到现在挪去了鸡圈的地。

  鸡圈那地窄的很,远没有院子干净宽敞,怕毛豆憋屈坏了,李老头一有时间就牵着毛豆到处遛弯。

  “秋丫回来哩?”李老头钻了进来,手里捏着一把野菜,他掐的都是野菜尖,嫩红的一把,看着新鲜可口,一会洗洗烫烫凉拌最是下饭,看到厨房里李月秋在忙活,李老头问:“你小婶呢?”问完觉得是白问,厨房不在,院子不在,肯定是呆屋里窝着去了。

  都是饭点了也不会出来忙活一下家务,还不如早早回县城去,在这碍眼的很。

  “你去去,回屋呆着。”李月秋拿过李月秋手上切菜的刀,“俺来弄。”他追着李月秋回屋去休息,累一天回来做啥饭。

  “那爷爷我回屋睡会,锅里的肉我才放了料炖,你记得中途别揭盖。”她早上天没亮就起了,累一天,腰酸背痛的,想稍稍睡会。

  “晓得晓得。”李老头已经找盆开始忙活了。

  李月秋回屋后,趴在床上摸着脚踝上的小金坠拨来拨去,最后趴着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听到屋外爷爷喊她吃饭,已经是差不多天半黑了,外面还下了一阵雨,地面湿哒哒的,她从衣柜了加了件衣裳出去吃饭。

  付双红母女已经坐在饭桌上了,爷爷正拿着碗舀锅里炖的肉,舀满一碗五花肉,他把碗递给李月秋,让她送到二婶家去。

  住的近的好处就是有什么好吃的都可以分着吃,二婶家是难得才会吃次荤腥的。

  五花肉炖之前李月秋已经加过调料了,但闻着味道,估计后面爷爷肯定掀了锅盖,又往里加了不少。

  到了二婶家,一碗肉放下,还没来得说一个字,李大有就拉她到一边和她说:“月秋,我终于打听清楚了,那季家的季玉雪认了你们救下的那个差点被拐的孩子他爸做干爹。”

  李月秋听的糊里糊涂的,“等等,大有哥,你这说的有点乱,什么意思?”什么他爸,什么干爹的?他托大有哥打听季玉雪的事情,之前一直没消息,现在有消息了,可她听着有点晕。

  李大有自己都说的拗口,绕舌头,扯了半天,拍了好几下大腿,总算讲明白了,李月秋之前救了科科那个差点被拐的孩子,这被拐的孩子被拐走是很难找回来的。

  能救下来也算是缘分,更是人情,为了表示感谢人家分别去李家陈家,还去季家感谢,诚意做的十足,而去季家感谢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还人情,还是两家商量了什么。

  反正科科的父母收了季玉雪当干女儿,季玉雪之所以去省城是去读书的,能去读书也是科科父母帮忙的。

  “这人可真是精透了。”李大有感叹一句,要说救人,该是月秋和陈立根的功劳,但看月秋和陈立根都没要求啥,那边干女儿都做上了,他也没瞎比非要报答的意思,就是觉得有些唏嘘。

  李大有早前就去打听了好几次,但季家的人口风严的很,就连本村的人都不太清楚这里的弯绕事,只隐约晓得季家的小闺女是去省城读书去的,别的基本都不知道,他都打听了好几次才打听清楚。

  李月秋倒是有点能明白季玉雪想的,能去省城读书是个很不错的出路,既然她也是重生的,那肯定什么都提前做了最好的规划,只要她不要惹自己,各过各的,相安无事最是好。

  “嫌脏就甭吃,没人灌你,你当自个是地主家小姐不成?谁惯你哩坏毛病。”李月秋送完肉,从苞米地转回来,回到家门口,就听到李老头沉着声音教训人,站在院门口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紧接着响起了摔锅倒灶的声响,鸡圈处的毛豆也吠叫了起来,然后李艳就哭着冲了出来,还差点撞到李月秋。

  而付双红也急忙跑了出来,她跑出来不知道是不是太急,直接撞到了李月秋从她身边擦身而过去追李艳。

  “你!”李月秋站稳身子,气呼呼的皱眉,但付双红追着李艳没影了。

  她出去这一会,这是咋了?

  李月秋怕爷爷出事,赶紧进院去厨房看情况,厨房里碗筷摔在地上,米饭打翻散了一地,桌上的一盆凉拌野菜也溅了桌面大半。

  李老头蹲在火坑边吧嗒吧嗒的抽水烟袋。

  爷爷的规矩是饭桌上不扯其他的事,该好好吃饭就好好吃,他不会摔摔打打,这是谁摔的不言而喻。

  碗筷摔了就算了,但这一地的米饭,不是糟蹋浪费粮食嘛,还都是细粮,她开铺子之后对细粮的价格有个大概,最近镇上的细粮都涨价了。

  “爷爷。”李月秋轻轻喊了一声,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该说什么。

  李老头把水烟袋一放,“吃饭。”

  但晚饭李老头没吃多少,去鸡圈处喂了毛豆之后看天越来越黑,但付双红母女还是不见回来,他拿着手电筒和蓑衣出门去找付双红母女了。

  李月秋收拾完厨房,外面沥沥淅淅的下起了毛毛细雨,院子黑黝黝的,刮风刮的厉害,刮进厨房的风弄得厨房里的油灯忽明忽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