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拉拢(1 / 2)





  陶九思话音刚落,夏开颜忽碰了碰他的胳膊,低声道:“三皇子和大公主也来了。”

  陶九思偏头一看,只见掌柜的正在招呼一位文质彬彬、面容和善的少年,少年身边站着位年龄稍长些的女子。

  这两人便是卫国的三皇子卫怀礼和大公主卫出照。二人乃是一母姐弟,皆是静妃的子嗣,故而姐弟两人关系亲密,加上志趣相投,常常结伴出行,今天来这逐水居亦是如此。

  卫怀礼目光在堂内逡巡一番,不久注意到陶九思这桌,卫怀礼一喜,轻轻点头致意,又向掌柜吩咐几句,便大步流星的朝着陶九思他们走来。

  卫怀礼虽然和卫容与一般年纪,却看着成熟稳重不少。而且同深居简出的卫容与不同,这卫怀最喜欢同文人墨客交朋友,各种大小聚会从来少不了他的身影。加上他有礼有节,从不摆皇子的架子,在本朝素有儒雅贤明的名声。

  夏开颜和方宗奇和卫怀礼打过几次交道,都对三皇子印象不错。

  然而,只有陶九思这种重活一世的人才知道,这幅温文尔雅的皮囊下,藏得是怎样一颗为权利癫狂的心。

  三皇子笑着走向他们,众人站起来给三皇子行了个礼,三皇子也和蔼可亲的问了好,道:“不知几位可否容我姐弟同桌喝一杯茶水?”

  夏开颜笑道:“三皇子说的哪里话,贵人与我等同坐,那是我们的福气。”

  于是各自落座,掌柜奉上两盏新茶,又加了几碟点心。

  三皇子目露欣赏的打量一圈陶九思,问道:“这位便是名动天下的状元郎?”

  陶九思知道三皇子这是有意拉拢他们三人,他回了句:“言过其实”,便又低头喝茶。

  三皇子眯着眼,盯着陶九思半天,心道这人还真是和传闻中一样不上道,随即轻松一笑,对着余下几人:“几位都是本朝的青年才俊,我心仪已久啊,不如这顿就让我来做东,也算和几位交个朋友。”

  接着他又介绍身边大公主:“这位是家姐出照,亦是久仰几位大名。”

  大公主笑道:“一甲三人都这般年轻,真是我大卫之幸,怀礼你可要见贤思齐。”

  卫怀礼点头称是,几人在一起喝了一会茶,说了些无关痛痒的风月。

  那边的大公主却好似如坐针毡,不知在想些什么。犹豫片刻,低声对坐在身侧的方宗奇道:“方侍读那篇文章我看了,字字珠玑,写的真好。”

  方宗奇对上公主的目光,似是吃惊这么位大人物无视状元和榜眼,单单表扬了自己。

  卫出照脸上透出点淡淡的红晕,又道:“方侍读,其实对于这次的考题,我也写了篇文章,思来想去,觉得方侍读可以帮我斧正,你愿意帮我看看吗?”

  方宗奇不是不谙男女之情的稚子,如此明显的示好,让她胸口一跳。对方是金枝玉叶,卫国的大公主,而自己呢?虽然有个探花的身份,又给炙手可热的二皇子做师傅,但他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

  方宗奇从小就没见过父亲,母亲到处做活、省吃俭用,才将他拉扯长大。家中虽然条件不好,但母亲对他要求却是极严格的,常常因为一字写错,便被罚跪到半夜。母亲对他也是不遗余力的好,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先生,母亲可以在先生门前长跪不起。

  他想出人头地,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想娶一个贤惠的媳妇,可以在家照顾母亲,他从没想过这个人可能是公主之尊。

  陶九思见方宗奇呆愣的神色,不由想到方宗奇和卫出照的故事。

  上辈子方宗奇不情不愿的成了驸马,对这个身份自然非常介意,总怕别人说自己是靠着公主才步步高升,只得不遗余力的证明自己的能力,慢慢的人也愈发的敏感执拗。等到二皇子登基,他祈求皇上让他与大公主和离了。

  陶九思正犹豫要不杨帮方宗奇挡一挡这孽缘,就听见方宗奇道:“公主弱不嫌弃,宗奇便帮你看看,说不上指正,互相学习而已。”

  卫出照眼中浮现出兴奋的神色,方宗奇也害羞的低下了头。

  陶九思恍然,神女有意,襄王未必无情,且随他们去吧,是好是坏都是他们的造化。

  “陶修撰在看什么?”卫怀礼猝不及防的在陶九思耳边嘀咕了一句。

  陶九思一惊,见卫怀礼正好奇的盯着自己,只好道:“想起往事,有些出神。”

  卫怀礼给陶九思新倒一杯茶,遗憾道:“陶修撰果然是个妙人,只可惜那日我不在殿上,否则一定和大哥争上一争。”

  见陶九思默不作声,又道:“今日喝茶寡淡了些,下次我请你喝酒可好?”

  陶九思淡淡道:“多谢殿下好意,不过九思不善饮酒。”

  卫怀礼三番五次的递出橄榄枝,都被陶九思不痛不痒的回绝了,心里已有些不悦,但想到平时自己苦心孤诣维护的形象,不能就此毁于一旦,便还是耐着性子和陶九思几人交谈。

  掌灯时分,宴席将散,卫怀礼仍没完全死心,他笑道:“几位不如乘我的轿子回去?我嘱咐下人将你们一一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