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傅雅儿得到了衣服,却被气了个半死。谁要跟一个丫鬟穿一样的衣服!她狠狠把衣服扔在地上,推开众人,哭哭啼啼地跑了回去。

  留下面色不太好的曹灵之,心情越发糟糕了起来,沈郁此举不仅仅是打了傅雅儿的脸,还打了她的脸。

  她忍不住嘲了两句:“都说沈郁厉害,我今儿算是见识到了。”

  贵女们都安慰着她:“灵之姐姐别被气到了,那沈郁向来如此蛮横,这俞都的贵女没有一个喜欢她的……”

  “也活该被太子退了婚。”

  “就是,太嚣张跋扈了!”

  “哪个公子哥看得上她?”

  曹灵之想到前些日子父亲还敲打她大哥,让他多多注意一下沈郁,还好她大哥没那个心思,现在想来,那人若真成了她嫂子,当真是要膈应死她了。

  第41章 冻梅

  从成衣店出来, 沈郁又带着酸菜去买了她最喜欢的果子,她这丫头只要有吃的,什么不愉快的事都会忘了。

  酸菜果然一看到吃的就什么都忘了, 她正吃得开心, 忽然瞧见了林晏正带着望言走过来,赶紧拉着沈郁的衣袖, “小姐, 是晏世子他们,咱们要不要绕过去?”

  沈郁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要绕?”

  她大大方方地走到林晏跟前,还主动打了声招呼,“晏世子, 这么巧。”

  林晏正在跟身旁的人说诗会的事情, 正好碰到了沈郁,他本打算带着这几个青年才俊去金品阁坐一坐, 既然碰到了她顺势就问了句:“我们正要去金品阁商量诗会的事, 沈大人要不要跟我们一起?”

  往年的诗会也是晏世子操办的,第一年的时候他就做得极好,也在诗会之上一举成名, 所以往后的每年他都会办上这么一场诗会, 去年大抵就是这么个时候。

  沈郁几乎每年都去,从来都没有缺席。

  她还记得去年的诗会, 晏世子请了平日里不轻易露面的国公夫人坐镇,沈郁对那位夫人的印象很深刻,那是个十分精益求精的人,随意几句点评便犀利到极致,可同时她的才情也是相当得出众, 所以让去年的诗会十分有看头。

  沈郁比较关心今年是不是还是她出席,“国公夫人今年还来吗?”

  林晏都还没回话,旁边的张公子就替他回话了,“那是当然,不光有国公夫人,还有国公家的二小姐、三小姐,还有大公子。”

  国公家的二小姐,那不就是曹灵之吗?

  沈郁微微挑眉,刚刚才得罪了人,没想到这么快又要碰上了,这缘分还真是妙不可言。

  她也不是怕事的人,不会刻意去回避某个人,既来之,则安之,“晏世子,金品阁我就不去了,诗会那天若是有时间,我必会到场。”

  林晏点点头,忽然注意到她腰间别着一个红玉珠子,他以前都没见过,“沈大人,你这珠子做工好像有些精致,是请哪位大师雕的?”

  沈郁先前以为九千岁会来,特意戴上的,方才出门也忘了摘。她赶紧一把扯下,塞回了衣兜里,“粗制滥造,不值一提。既然晏世子还有要事在身,那我就不打扰了。”

  她那掩饰的动作,没逃过林晏的眼。

  她走的时候林晏又叫住了她,手中握着扇子,微挑着丹凤眼,笑道:“沈大人,上次的诗会你一鸣惊人,样样拔得头筹,今年许多人都是慕你名而来,你可一定不能缺席呀。”

  沈郁忍不住在心里骂林晏。

  什么样样拔得头筹?还嫌她不够丢脸吗?

  去年的诗会所有项目她都参加了,结果她是作诗没作过晏世子,下棋输给了蒋进义,画画不如宋春玉,写字还输给了罗褚。

  那次诗会之后,沈郁可真是丢脸丢到家了,京中子弟嘲笑她样样都拿,结果样样都拿不起。沈郁脸皮再怎么厚,都还是觉得丢脸,那几个月也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认真看书写字,狠狠苦练了一番。

  今年的诗会,她也是势在必得,怎么着也要把去年丢的脸给捡回来。

  沈郁咬紧牙根回话:“一定。”

  拜别了晏世子,沈郁心里都还一直惦记着诗会的事,她都要走到府里了,又转身去了卖书的铺子,专门挑了掌柜推荐的好书,几乎半个摊子都被她给买了回来。

  满满一堆书抱得酸菜苦不堪言,沈郁也帮着她一起抱,两人气喘吁吁地回到府上,一大摞书搁在桌子上,稀里哗啦散落下来,书桌上都放不下,好几本都滑到了地上。

  沈郁弯腰去捡地上的书,顺手拿起一本就正好是晏世子的诗词合集,再拿一本,又是晏世子的随笔小记,再再拿一本,居然是晏世子的策论。

  她不信邪地满书桌去翻,居然有一大半的书都跟晏世子有关,不是他写的,就是别人注释他写的,那卖书的铺子莫不是他开的?

  酸菜也发现了,她疑惑道:“小姐,你怎么买这么多晏世子的书,是要向他学习吗?”

  她不是要学他啊,她是要超越他!

  沈郁真是要崩溃了。

  后来想了一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沈郁又若有所思地拿起书看了起来。她翻开的第一本就是林晏的诗词合集,第一页就是当年林晏在诗会上一言出名的《寒江冻》。

  那一年的诗会是在冬天,沈郁也在场,寒泉结了冰,气温骤降,万物寂静,披上一层霜色,鲜艳的红梅被冰冻住了颜色,凝成了寒江边上唯一的一抹亮色,形成花开不谢的冰梅之奇景。

  众人都还在看热闹的时候,晏世子已经成诗了,他站在梅花树下,望着那枝头冻结成冰的红梅,有感而发:

  “袅烟好色寒江冻,

  独留寒枝落梅妆。”

  一个“好色”,一个“梅妆”,就将那抹红梅的姿色深深映入人心。再来一句“寒江冻”,一句“独留”,宛若这霜色大地正奋力留住这抹人间颜色,不愿去它离去,所以将它的颜色冻结了起来。

  每一首诗,于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心境。

  有人从他的诗中看到了冰梅的殊色,有人看到了满天无人作伴的孤寂,也有人看到了好景将逝的无奈。这也正是这半阙诗的独特所在,千人品,万人尝,品到最后仍然会余下回味无穷,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