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买剑(修)(1 / 2)





  正值残冬,京中腊梅齐放,镇北王府也不例外。

  雪夜衬得王府越发冷清,那点点猩红成了府内唯一的艳色。

  忽然响起一声娇喝:“沈清言!”

  奴仆们暗自古怪,这府里哪个女子敢直呼镇北王的名讳。

  却只当没听见,主子的事,听进去反而没好事。

  镇北王将才沐浴完,身形修长,面如冠玉,身上只着一件亵裤,上半身露出精实的肌肉,教人看了脸红心跳。

  听了那声,他才扯过衣衫披上,看向那把剑:“公主今日来得挺早。”

  女声气急败坏:“你、你怎么不穿衣服就出来!”

  宋攸宁从未见过男子的身体,不免有些羞恼。

  沈清言沉默半晌,才说:“我已将你裹得严实,”他又为难地看了她一眼,“可我实在不知你的双目在哪。”

  ……

  宋攸宁自己也不知道,这剑身奇怪得很,她怎么都看得见。

  “你无需管本公主双目在哪,你、你以后洗完澡都必须穿好衣服!”

  沈清言拿了一本册子,似要翻看,应了声“嗯”。

  宋攸宁自己无趣,便要消遣沈清言。

  娇滴滴的声音再次响起:“沈清言,本公主要换衣服。”

  这被子她昨天便盖上了,又丑又重,一点也不符合她公主的身份。

  沈清言翻书的手一顿,声音似山间泉水般清朗,“公主,你现在是把剑。”

  言下之意,没必要。

  “可我也是公主。”

  “你这被子才盖了一天。”还是他找了许久才让她勉强满意的。

  “本公主喜欢每天穿不一样的衣服。”

  沈清言皱眉,“公主可知每天大楚多少人饿死?又有多少人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多年?”

  宋攸宁质疑,“如今是太平盛世,我父皇将大楚治理得国泰民安,怎会有人饿死?”

  沈清言神情冷淡,“倘若真国泰民安,我又怎会因粮草问题被迫回京,罔顾我那七千兄弟性命。”

  宋攸宁哑然,她知道镇北王北伐出师未捷,却不知其中有这些隐情。

  沈清言自觉失言,不再与她讲话。

  半晌那女声又响起,“那、那我不换衣服了,我要洗澡。”

  沈清言微掀薄唇,手上翻阅典籍,漫不经心道:“公主想被热水淋一遭?”

  “你将我递给一个女使嬷嬷,让她帮我洗。”

  沈清言只图个清净,依言做了。

  没多久那嬷嬷便洗完,将剑恭恭敬敬地递给他后走了。

  谁知嬷嬷一走,宋攸宁又哭哭啼啼地闹腾:“那嬷嬷将我丢进冷水池子里,冷的钻心钻肺,还用粗麻布胡乱一擦,简直受罪。”

  沈清言脸上难得有了笑意,像是冰水消融,暖日初升,他本就生得极好看,可平时冷冰冰一张脸,让人觉少年老成,如今笑起来倒像个如玉公子,教宋攸宁看呆了。

  他轻声道:“我的错,下次让嬷嬷好好待你。”

  宋攸宁笑起来,“就是你的错。”

  他将她放至她的小窝,用毯子厚厚压着,轻声哄她:“公主,睡吧。”

  他声音轻柔,像对待一个贪玩的孩子。

  宋攸宁心里浮现不知名的情愫,未加思索,便依言睡去。

  ——

  第二日。

  宋攸宁刚醒来,红烛便焦急地说:“今日武乐公主及笄,皇后娘娘让你快些过去。”

  公主及笄,是皇宫内的大事,由皇后操持。

  宋攸宁暗叫不好,匆忙让红烛为她收拾一番,风驰电掣跑去昭阳宫。

  还是迟了。

  殿内正要授上头礼,她不便打断,轻挪小步到一旁观看。

  几个姐姐见了她,纷纷给她使眼神,全都是自求多福。

  宋攸宁心如死灰。

  四姐姐今日格外好看,头发梳成飞天髻,眉心一株红莲,唇色绯红,娇媚动人。

  她半蹲在地上,抬起头,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眉眼间尽是高兴。

  皇后凤冠霞帔,从一旁婢女的端盘里拿出簪子,为其戴上,轻声念:“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武乐公主恭敬道:“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之后又有其他夫人宣字,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至礼成。

  一行女眷站得颇累,皇后体谅人,笑着让众人散去。

  宋攸宁喜笑颜开,正打算离开时,就听见那道极其温柔的声音说:“攸宁先别走。”

  其他姐姐掩面偷笑,四姐姐则瞪她一眼,显然知道她来迟了,向她表达不满。

  宋攸宁回过身,低头挪步到皇后身前,轻声喊:“母亲。”

  皇后看着她,声音不似刚才柔和,斥道:“姊妹和睦,你四姐姐这样大的事,你都不放在心上,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