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节(1 / 2)





  第43章

  郑启申是真的与旁的官员大有不同。

  他素日里便喜欢装成素人上街, 治理潭州也总是会弄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来,比如这满城的合欢花便是他让人种的。

  说是喜欢那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的意境, 只是觉得合欢花比榕树叶子更好看, 便种满了合欢。

  潭州人之所以那般和气,也是因为有一位好知州,大家生活得舒心。

  等福妞了解了这一切,对郑启申钦佩不已, 自然也答应了他一起创办女子学堂之事。

  郑启申的意思是创办一家免费的女子学堂,潭州各家的女孩儿来读书都不需要束侑, 只需要自己准备笔墨纸砚即可,除了福妞,此外还请了一位学问颇好的女子来教小姑娘们读书认字。

  福妞原以为自己只是小打小闹跟着齐昭学习读书认字,可从未想过自己还可以教书育人,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平添了许多生活的意义。

  她每日里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一大早起来帮着和面剁包子馅儿 , 弄好之后就赶去学堂教书, 在学堂待上一个班时辰, 再赶回去帮忙, 一直到包子店关门, 回家之后要洗洗弄弄,接着还要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以及准备第二日要上课的内容。

  不知不觉,盛夏便到了。

  郑启申是个极其爱花之人,他命人在潭州种了许多花,合欢落去,夏季潭州的各个大小水塘里都种着莲花, 开得亭亭玉立煞是好看。

  福妞从学堂回去经过一座桥,从桥上望去是满湖的荷花,粉的白的,开的热热闹闹,好生漂亮。

  她站定,闻着西风吹送归来的荷叶香,不由得怔忡。

  脑子里浮现一个人,那人曾说会教她画画,可却没有教。

  不知道他如今怎样了,身子好不好,是不是已经定亲了,或者是……已经成亲了。

  福妞站了许久,最终怅惘地起身回家去了。

  这一日卫氏提到了一件事:“你刘婶子今日与我说起潭州城里有一家古董行的儿子,为人很是不错……”

  福妞一怔,捧着碗热水小口地喝着。

  卫氏笑眯眯的:“我也见过,古董行老板娘为人柔和的很,她那儿子也不错,他们一家子都是好人。若是你也愿意,回头我就答允下来,这一转眼到了秋冬,也能赶着年前定亲。”

  福妞仍旧没说话,卫氏凑过去摸了把她的头发,如今闺女大了,生得越发水灵,心思也多了。

  她越来越以福妞为豪,不说福妞的好运气,但说着长相,脾气,能耐,有几个男人能抵得上的?

  福妞如今可是学堂的女先生呢!否则依照他们的家世,古董行的儿子又如何看得上?

  卫氏说起来那个古董行老板的儿子,甚是满意,嘴角都漾着笑意,跟福妞絮絮叨叨半日,见福妞不甚感兴趣,便柔声道:“福妞,你可是喜欢那郑知州?娘瞧着他也好,只是听闻他家里穷苦,两袖清风,你若是嫁给他,只怕乎吃不少的苦。何况咱们家世一般,郑知州兴许也看不上咱们。”

  福妞赶紧说:“娘,您想什么呢,我与郑知州没什么的,我方才就是在想,我的确是到了年纪,娘您若是喜欢古董行老板的儿子,那便帮我张罗着吧。”

  与谁过都是过,除却巫山不是云罢了。

  卫氏见福妞点头了,便私下去与媒婆透了口风,古董行老板一家便开始准备让儿子去王家拜访一番,也好让福妞爹娘见见。

  其实古董行老板的儿子沈瑜是见过福妞的,他是郑启申的朋友,去找郑启申偶然就见到了福妞,得知这姑娘是学堂的女先生,家里是开包子店的,打探了一番,便上了心,回去便同爹娘说了一番。

  他今年十八,比福妞大了三岁,一向眼光高,如今终于看上了一个,爹娘自然巴不得他立即成亲,一应的要求都答应。

  原本沈家爹娘是想着尽快定下来的,可沈瑜去拜访过王有正夫妻之后,回来硬是要一切准备到最好的地步,定亲日子请潭州最有名气的寺庙里的和尚给定的,乃是十一月五号。

  定亲之前的四个月,沈瑜打算好好地准备下定亲要用的东西。

  他原本也没料到王福福会这么爽快答应自己的求亲意向,满心里都想把细节都给做好。

  福妞知道自己大约要定亲了,沈家托人递的口风是十一月定亲,她在心里默默地算着,到时候也就要下雪了。

  齐昭的身子还好吗?她不知道。

  好几次周彦清来潭州,她瞧见了也不说话,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就开口问他齐昭的事情。

  周彦清每次也不敢同她搭话,只默默站一会便走了。

  一个夏季过去,中秋季便来了,福妞做了些月饼分发给自己的学生,都是年轻的小女孩儿,七八岁五六岁的都有,瞧着稚嫩可爱。

  月饼发的还剩一个,福妞笑眯眯地看着她们:“今儿谁的字写得最好看,这块便奖励给谁。”

  一群小姑娘都赶紧认真写字,福妞一边来回巡视一边不经意间抬头就看到了窗外不远处站着个年轻男人,长得斯斯文文,眸中带笑,同福妞点点头,很快便走了。

  好一会,福妞反应过来了,这人只怕是沈瑜。

  她只知道自己要定亲,从未见过沈瑜,如此见了一面,也在心里感慨,虽然对他毫无感觉,但看着像是个好人。

  距离潭州很远的京城,九月天气已经有些冷,齐昭传来一件榆白色的长衣,坐在窗下拆信。

  他爹自从登基之后身子越来越差,昨儿竟然一直坐在椅子上都未曾起身,也强行要求齐昭坐在他旁边帮着处理政事。

  齐昭坐了整整一日,起来时腿都僵硬了。

  所幸今日有福妞的信,福妞这几个月来写信非常殷勤,几乎每隔三日一封信递来,且言辞恳切,会说思念他之类的话。

  齐昭在京城异常辛苦,要承受齐家另外三个儿子的冷眼冷语设计陷害百般阻挠,还要承受他爹的怀疑与考研,朝臣们的逢迎与批判,他唯一能感受到轻松与温暖的地方便是福妞的信。

  这几个月他也给福妞寄了许多的信,也买了许多的好玩的好吃的寄送过去,问过她要不要来京城,福妞只说习惯了周家的日子,等他在京城一切顺遂了再来。

  的确如今若是福妞来了,齐昭尚没什么法子能做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