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章(1 / 2)





  嫣玉回到宴席上陪在贾敏身边,突然耳尖的听到史太君和贾敏似乎正在提到探春的亲事诸如此类的话,她就侧耳细听,面上仍不动声色。

  “三丫头最是妥帖的孩子。”史太君似有叹息。

  除却嫣玉未曾谋面的元春大姐姐,在三春之中迎春和惜春确是远不如探春。记得在荣国府时曾无意听丫鬟婆子论议起探春,说三姑娘可最是厉害了得,只可惜不是太太肚子里出来的;那时嫣玉尚且不以为意,即便探春不是嫡出也是公侯小姐,亲事自有老爷太太定夺,如何也轮不到她们在背后乱嚼舌根。

  如今迎春已嫁,做的是理国公府三奶奶,纵然只是续弦在旁人看来也是再好不过的姻缘。如今想来多加感慨,若迎春许了那秦举人又不知会是如何光景,也许这就是迎春的命中注定。

  探春只较林家姊妹年幼些许,本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年岁,可贾家惯于将家中姑娘留到年岁再议亲,难说是否是有何种缘由。

  嫣玉无意再听下去,大概也是诸如此类的事。

  贾敏又向史太君问起凤姐如何,自从凤姐怀孕后就鲜少似从前那般出门待客,兼之贾敏近日忙碌无暇相见,也不知凤姐近况。凤姐这胎怀得不易,偏又发生了那档子怪事;贾敏感慨凤姐还能憋着一口气只等着将如此要事告诉她,也对凤姐多留意了几分。

  “凤丫头近来身子也总不痛快。”史太君叹道,“也就让三丫头跟她大嫂子学着管事。”

  贾敏点头:“几个丫头也是该学着管事了。”

  迎春性子木讷,但她是做小儿媳的,上头有两个厉害的嫂嫂坐镇家宅,无需她出面说话。但探春和惜春姻缘大事都尚未定下,若为长媳宗妇还要操劳里里外外大小事,自是不似在家做姑娘这般闲适。

  而贾家等的是元春册封的机会,寻常公侯小姐和宫妃之妹可是天壤之别,到时候探春和惜春也能许配到更好的人家。

  徐二奶奶赵氏也是年刚及笄,论起年岁比嫣玉黛玉还要小一个月,初为人妇也还是小女儿心性,就正在那边同黛玉笑说着话。

  嫣玉端着酒盏过去,赵氏回头望过来,黛玉已起身欢快地唤了一声姐姐。

  “表姑奶奶。”赵氏也笑道。

  “二嫂子。”嫣玉笑着点头在旁边坐下,将酒盏放置在一侧的木架上,“许久未见二嫂子了!”其实她只曾在徐和赵氏大婚和笄礼上见过赵氏,记忆中赵氏就是个娇俏小姑娘模样。

  赵氏莞尔:“表姑奶奶依然光彩照人。”

  嫣玉听赵氏这称赞别人的话也是有趣,一时都想不出回敬之言:“二嫂子也是。”

  听着她们说话的黛玉忍不住噗嗤一笑。

  “别乱笑,会让我误会的。”嫣玉一本正经地向黛玉道。

  黛玉就直接以袖掩唇背过身笑,嫣玉黑脸。

  嫣玉就不理黛玉,回头继续同赵氏攀谈着:“我记得二嫂子还是赵先生的侄女儿?从前未得与二嫂子深交,如今见着二嫂子才觉得不愧是赵家姑娘。”

  嫣玉对赵先生就很是钦佩,对于出身赵家的赵氏也看重几分。

  赵氏毕竟年少,闻她此言就娇怯低笑,只说谬赞。

  到宴后穆莨来接嫣玉,贾敏才又拉着嫣玉絮叨半晌,才满心不舍地放他们夫妻回去。嫣玉也润了眼眶,又不敢再回头望向父母弟妹,只含着泪向父母再别。

  “愿父亲母亲大安。”嫣玉的声音都有几分哽咽,穆莨亦道:“小婿叩岳父岳母安康。”

  “嫣儿,要与姑爷好好过日子。”贾敏泪眼婆娑地说,嫣玉低着头应下:“母亲,女儿明白。”

  穆莨也道:“岳母放心,小婿会疼爱嫣儿,不让她受丝毫委屈的。”

  贾敏听他这般说来便很是慨然,后来还特地同林如海说姑爷是个好的,不但品行端重,要紧的待嫣玉也好,待来日她要去好好谢过赵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