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章(1 / 2)





  史太君得知贾敏要将女儿嫁给史瑾,既为外孙女欢喜,又有些酸楚。

  瑾哥儿如今有了出息,她的侄孙子要娶她的外孙女为妻,这是亲上加亲的喜事。之前史太君动过心思要让宝玉迎娶了姑母家的表妹妹,如此一来宝玉能得岳家襄助,表姑娘嫁过来也不会像嫁到别人家那般受婆母欺负。

  只是如今和史瑾结亲的无论是嫣玉或是黛玉,另一个都不会再嫁到贾家了。

  既是外孙女做不成孙媳妇,史太君思来想去又唤贾敏过府同她商议起和史家结亲之事。

  贾敏猜到史太君的用意,就如故带着嫣玉黛玉过去走亲,只留琰儿在家跟先生读书。

  史太君和贾敏在正屋说话,打发她们姊妹去和三春玩。

  宝钗正带着丫鬟在水榭边逗鱼,正遇见她们一行人过来,就在她们在亭子坐下歇脚。

  “许久未见玉妹妹了。”宝钗挨着黛玉坐下,含笑说。

  “宝姐姐近日安好?”黛玉相询起。

  “只是跟随教养嬷嬷学习规矩。”宝钗只道。

  薛家进京是为宝钗待选伴读女官一事,到明年初春正式开始女官选拔;这段时日宝钗便日夜在屋里学习规矩和诗书礼学,以期能一举入选光耀门楣。

  知道薛家的情形,黛玉便说:“就祝愿宝姐姐能心愿得偿了。”顿了下又假意道,“可这日后若想再与宝姐姐相见,便是难了。”

  宝钗虽知入选伴读女官自是万里挑一的艰难,可也不由希翼棋;若真有幸成为伴读女官,待三年后出宫,那便是连寻常官家姑娘都比不得的身份。

  思及这般,宝钗更是斗志昂扬。

  “宝姐姐,玉姐姐,你们在说什么?”探春回头看见宝钗和黛玉在靠近水榭那边说着话,笑问起来;她们才正过身和探春搭话:“只是随意说了两句话而已。”

  却没看见嫣玉在亭里,探春触觉黛玉的目光告诉她:“刚才四妹妹拉着嫣姐姐去她屋里看画了。”

  因惜春尤喜拉着嫣玉过去看画,黛玉也未觉不妥。

  嫣玉和惜春走在林荫下,浅淡的微光透过树荫落在她们身上,若有斑驳光点。

  “你最近都画了什么画?”嫣玉开口向惜春问起。

  “只是随意画了几幅,觉得画得不好。”惜春望着杨柳青青之色,神情有些落寞,仿佛很随便地向嫣玉问道,“嫣姐姐,我听琏二嫂嫂说起,姑母似乎有意要同史家三表叔结为亲家?如今瑾表哥名题金榜,史家便要来提亲了。”

  嫣玉骤然听闻此事,心下奇思:“这是琏二嫂嫂说的?”想起近来母亲和庄家表姨母频频相见,又觉得并非虚言;提起姻缘大事,只需两家长辈请来大媒议亲,结秦晋之好。

  惜春很确定地点头:“昨儿襄平侯夫人过府来,说想要将她娘家侄女说给瑾表哥,请老祖宗来做这大媒。就听老祖宗婉拒了襄平侯夫人,说瑾表哥的母亲生前已为他说过亲事。”

  “我不甚清楚,也未听母亲说过。”嫣玉犹豫半刻就道。

  其实在听惜春提起此事后,嫣玉就已经在心里将结亲一事过了一遍。

  既然贾敏还未同她们姊妹挑明,显然是还未真正定下这亲事。可若说史瑾的母亲生前早已未她定下了亲事,为何从前却从未听过半点风声?

  至今听到史瑾的名字时,嫣玉想起的并不是那春风得意的新科探花郎,而是那夜跟随穆莨去到皇陵时遇见的那个白衣逸然的阴郁少年。

  父亲究竟知不知道史瑾和东安郡王一脉至今仍有联系?又或许这其中还有多少她所不知道的因果?

  惜春是借着看画这个由头和嫣玉出来单独说了一会儿话,便和嫣玉再折返回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