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6节(1 / 2)





  谁知道人是揪出来了,却被一家子拦着不许动手,家里头老妻更是骂道:“你要打他就先打我,索性把我打死算了。”

  “造我看,苏大人的法子就再好不过,难道让孩子跟你一样一辈子死读书,到了现在也还是个秀才,养家糊口都是难题。”

  “就是我让他去试一试的,你要是不乐意就打我,左右孙儿肯定是要去考的!”

  老秀才抬头看去,不只是他这老妻赞同,连带着儿子媳妇孙儿都是赞同的,顿时无力的跌坐下来,喘着气不再说话。

  他家儿子还劝道:“爹,您想开点,又不是说读书无用了,爱读书能读书的继续读书,读书不够厉害的就寻其他的路子,这对老百姓而言不是好事儿吗?”

  媳妇更是说道:“是啊,就咱们隔壁村那个老王头,如今可在工部办事儿呢,上头大人都赞他有想法,这多好的事儿啊,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老秀才知道这事儿自己是阻止不了了,冷声说道:“你们要去就去吧,但迟早有一日你们便会知道,只有圣人言才是正途。”

  他在的时候,几个人都讷讷答应,等他一走,他们却嘀咕起来:“老爷子就是书读多了,脑子都读坏掉了,干什么拦着自家孩子上进。”

  “可不是吗,读书是好事,但也不能死读书啊,又不是说去考了增试就不读书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千家万户,当自身利益摆在当前的时候,少有人能坚持住理想,更甚者,这年头的读书人一开始读书,也不过是为了封侯拜相,卖予帝王家而已。

  如今既然有机会,心动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许多已经考中了举人,又觉得自己考进士无望的读书人也开始心动起来。

  在他们心动的这一刻,便是读书人联盟瓦解的这一时。

  这种信念的冲突,让读书人相互之间都争论不休,反倒是将原本应该共同抵抗的事情放到了一边,这主次慢慢的被转变。

  而原本应该处于这场风暴中心的苏凤章,反倒是成了旁观者,除了朝堂上几位老大人的横眉冷眼,他的日子一切如旧。

  苏凤章并不在意别人的冷艳,就比如此刻瞧见礼部尚书的时候,他还能露出一个笑盈盈的表情,和声和气的问道:“李大人,可是要回去?”

  礼部尚书最是见不得他这幅模样,只觉得怒火上涌,冷哼一声甩手走了。

  苏凤章挑了挑眉没有在意。

  随后跟上来的诚亲王倒是笑道:“你啊,就别再去招惹他了,他年纪大了,每天都被这么气只怕都要中风了。”

  苏凤章疑惑问道:“我什么时候招惹他了,我可是一直在求和。”

  诚亲王拍着他的肩头说道:“如果不是增试举办的如火如荼,顺天府里头的人都被换了一轮,我倒是能相信你这鬼话。”

  苏凤章淡淡笑道:“吏部的官员调遣合情合理,按需分配,事实上证明这些人到岗之后任劳任怨,表现出色,他又有什么好生气的。”

  何隽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听见这话多看了苏凤章一眼,笑道:“就是这些人表现的太好,以至于他们反对科举改制的理由都少了,所以才更加生气啊。”

  诚亲王也说道:“几位老大人怕是担心将来科举出来的进士,前途反倒是不如增试了。”

  苏凤章却说道:“既然有这份担心的话,那他们迟早便能同意直接改制,而不是采用增试的法子,不然的话将来只会分化的更加厉害。”

  他当时提出增试,便料到最后的结果,毕竟吏员和官员中间的壁一旦打破,再想要回去就难了,到时候为了正统,他们也不得不妥协。

  何隽忽然眯起眼睛来,盯着他说了一句:“苏子卿,你这个人算无遗策,真是可怕。”

  说完他瞧了一眼诚亲王,又觉得首先需要担心的不是自己,转身走了:“罢了,这些动脑子的事情交给你们,老子回家抱儿子去了。”

  等他一走,诚亲王笑道:“这家伙口无遮拦,你不必在意。”

  苏凤章摇头说道:“这种话都要在意的话,我早就被骂得投河自尽了。”

  他如今做下的事情,将来要做的事情,哪一项不是被人唾骂的,脸皮厚也是当官的重要素质之一,不然早就熬不住了。

  苏凤章又问道:“不如一块儿去荣亲王府,探望王爷?”

  诚亲王点了点头,两人便真的一道儿去了荣亲王府。

  谁知道到了王府,荣亲王府的管家便出来说道:“王爷身体不适,不想见客,还请诚亲王和苏大人先回去吧。”

  两人对视一眼也是无奈,自从新帝登基之后,荣亲王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人前,他们上门拜访十次,能见到一次就已经不容易了。

  “那就请王爷好好保重身体,若有差使的话尽管吩咐。”苏凤章说道。

  等他们二人离开,管家才一路小跑到了荣亲王面前,荣亲王的脸色不算太差,至少比前段时间好了一些,他不解问道:“王爷,诚亲王和苏大人真心拜访,您为何总是不见?”

  要知道自从先帝过世,荣亲王病倒,虽说没有败落,但王府的门庭也冷落了许多。

  荣亲王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既然事情都交出去了,何必再见他们。”

  “见了,难免就要说话,一说话,本王定是会倚老卖老。”说完,他叹气说道,“当初我便觉得这苏凤章不是池中之物,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管家连忙说道:“王爷好歹是长辈,经历过的事情多,说的话自然也有道理,怎么能说倚老卖老呢,诚亲王和苏大人都年轻,这才需要王爷您来掌舵啊。”

  荣亲王冷笑了一声,淡淡说道:“这种话以后就不必再提了,你却不知道,年纪大了,胆子便小了,这脑子一日比一日僵化,就算是我也绝想不出这些法子来。”

  “他做得比本王想象的还要好,这就够了。”

  第265章 蛊惑

  在苏凤章的计划中,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才能慢慢推行这种科举的改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科目,针对性的挑选人才。

  但实际上,一切都比他预计的要顺利,也许是科举制度的弊病越来越多,也许是在他的掺和下大周急速的发展,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才。

  而底层的百姓迫不及待的想要往上走,大周稳定的前提下,百姓们吃饱穿暖的同时,反倒是更有出人头地的想法,不至于被生活磨平了志向。

  一年两年,百姓们便能发现身边能够进衙门的人多了起来,而原本趾高气昂的官老爷似乎也不那么高不可攀了。

  三年四年,这种改制的好处就体现出来,没有一个制度能够完全的避免腐败,但在革新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