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1 / 2)





  看来看去,王学士这份也不满意,那份也不赞同,原本呈上来的卷子超过录取人数,被他这么一点评倒是去了许多。

  箫翰林见状不对,连忙提醒道:“王大人,青州府虽然是文风鼎盛的地方,但这毕竟是乡试,论才华见地,这些秀才自然是比不过朝中诸位大人的。”

  王学士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本官并未将他们跟朝中大人们相提并论,只是听闻明年会试,圣上有意南北合榜,想当年……”

  王学士差点口误说出当年南北榜单的悲剧来,幸好及时改口:“我是怕这群南方十字多年以来都自得自满,如今反倒是技不如人了。”

  箫翰林只当是没听见那句口误,只是问道:“王大人,南北合榜的事情莫非已经定了?”

  虽说之前京中一直有传闻,但毕竟是太祖时期定下来的事情,如今难道要改吗?

  王学士点了点头,说了一句:“近些年朝中南北文人颇有几分水火不容,想必圣上也想要借此机会来缓和双方的关系。”

  说完这话,两人对视一眼都是无奈,暗道这位圣上可真的会天马行空,这般的馊主意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个献给这位的,真的是一个敢提,一个敢做。

  无奈归无奈,箫翰林倒是明白王学士的心思了,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王学士作为南方人,肯定想要通过这一次乡试选拔出真材实料的士子来。

  这么一打岔,王学士不得不正视这一届的秀才可能没到他期待值的这个事实。

  往后他就放低了要求,就像箫翰林说的,他不能以朝中那些人的水平来要求这些秀才。挑剔归挑剔,举人的名额还是得凑满。

  “罢了,这篇还行,至少通篇顺畅,虽说缺了点什么,倒也勉强能够入眼。”

  “这个人的字还不错,看得出来是下过功夫的。”

  “这篇有些老成,但胜在一个沉稳,罢了,让他过吧。”

  箫翰林心中微微松了口气,暗道一切顺利就好。

  谁知道就是这个时候,王学士猛地一拍桌子,怒道:“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卷子,居然也呈到了面前来,简直是污了我的眼睛。”

  箫翰林心中咯噔一下,总觉得事情不大妙,接过那卷子看了一眼也是头疼。

  其实这卷子的内容倒是也未尝不可,但不知为何上头的字有些紊乱,最奇怪的是上面总是弥漫着一股子臭味,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学士却宁死不肯再去看那张卷子了,他平日里嗅觉就特别灵敏,实在是受不了那股味道,方才递上卷子的考官过来一看,只得低头说道:“是下官的失误。”

  王学士厌恶的挥了挥手,喊道:“拿走拿走,别污了其他卷子。”

  可是等最后一数卷子,录取的人数比预期的少了一个人,箫翰林连忙说道:“不如就录取这些人,少一个倒是无妨。”

  王学士却说:“这可不成,说了几个就是几个,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少了到时候方大人那边肯定不高兴。”

  “这样吧,你们再看看落卷,有没有能够递上来的。”

  偏偏其他几人都说没有,王学士皱了皱眉头,看向箫翰林:“箫大人,你这边有吗?”

  不等箫翰林说话,他又说道:“罢了,你去拿一份过来,就拿你记得最清楚那份卷子。”

  见箫翰林一脸为难,王学士不悦的问道:“怎么了,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箫翰林麻木的摇了摇头,朝着自己的桌子走去,想要从那堆卷子随便抽取一份却又不敢随意糊弄王大人,偏偏王大人还好催促道:“赶紧的,别耽误时间。”

  箫翰林只觉得脑中一空,此时他的脑海之中除了苏凤章,就是苏凤章,竟是不能想起其他人分毫,唯一剩下的只有他的行文走字!

  第100章 叫好

  抽出那份记忆犹新的卷子时,箫翰林内心是崩溃的,谁让他这时候除了苏凤章之外,竟是一个人也不记得了,平白无故给自己挖了坑。

  王学士见他磨磨蹭蹭就不耐烦,伸手抽过那份卷子,这一看倒是笑了。

  看王学士的一派作风就不难猜测他是个什么性格的人,这会儿他越看越是满意,频频点头赞道:“这份卷子不错,颇有几分见地,有年轻人的冲劲,却又有沉稳,十分难得。”

  “咦,这边笔记也有些眼熟。”王学士一琢磨就想起来了,“这不是第一场的头名吗,我记得他的字,让人赏心悦目。”

  夸完这字,王学士看向箫翰林的眼神却带上了几分犹疑:“这般的好卷子,箫大人怎么会放到落卷之中,这要求未免也太高了吧?”

  这一刻箫翰林只觉得自己头皮发麻,连忙解释道:“启禀大人,方才看这份卷子的时候,下官正好也闻到一股恶臭,糊里糊涂的就给落卷了。”

  王学士不知道相信了这话没有,他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箫翰林,淡淡说道:“是吗,方才就说那种臭卷就该早早的扫出去,免得影响了旁人。”

  至于一张卷子的味道会不会弥漫整个屋子,甚至沾染其他的卷子,这话却没有人深究。

  “你们也来看看这卷子,品评一下。”王学士笑着说道。

  几位考官纷纷上前,箫翰林只觉得自己的后背全是冷汗,暗道王学士这话是不是针对自己,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考官们一看,纷纷点头称赞,道:“确实是一篇好文。”

  王学士笑了一声,又道:“这几日诸位日日看卷,难免有头晕眼花的时候,如今已经是第三场,若是落了好卷子倒是可惜。”

  “这样吧,都把落卷翻出来,每个人轮流看一遍,本官也亲自过目,绝不能遗失良才。”

  王学士都这么说了,即使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但没有一个考官敢反驳。

  箫翰林更是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只因为他知道此事绝对是因为自己而起,王学士心中必定起了疑心,否则的话不会这般要求。

  为了还人情扫落一个秀才,箫翰林并未觉得有哪里不妥,顶多只是在心里头可惜一番。

  可现在因为此事,让朝中颇有几分清名的王学士对他有了芥蒂,这位王学士可是朝中清贵,颇有几分分量,此时箫翰林才真正后悔起来。

  但后悔也晚了,他总不可能对王学士托盘而出,那才是真的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