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节(1 / 2)





  因为行礼不少,苏凤章不得不在码头雇了一个挑夫,不是他不乐意雇佣马车牛车,而是前者得去车行才有,或者是大户人家,一般雇用不到,后者就更少了。

  相比起来码头上挑夫却是到处都是,而且都是附近村子知根知底的本地人。

  苏凤章临走前在青州府买了不少吃的用的,放满了整整两个箩筐,但请来的这位刘姓挑夫走起路来稳稳当当,甚至还说:“苏秀才,你要不要把背上的包袱也放进来,不碍事儿的。”

  苏凤章看着那放得满满当当的两筐,连忙说道:“这个不重,我自己背着就行了。”

  不然他总有压榨劳动力的感觉:“刘大哥,你累不累,若是累的话咱们可以走一回儿歇一会儿,不用急着赶路。”

  刘姓挑夫嘿嘿一笑,扯着嗓门说道:“这哪儿会累,两个箩筐都轻飘飘的,往年交公粮的时候箩筐比这个大多了,我挑着能一路走十几里地,都不带歇气儿的。”

  苏凤章看了看他露在外面的腱子肉,表示了自己的羡慕:“我力气也不小,但挑着担子就是不稳当。”

  刘大哥就笑了:“这怎么能比,你是读书人,我就是种地干活的料。”

  两人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一直快到村口了,刘大哥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秀才公,我能不能求您一件事儿?”

  苏凤章有些意外,但还是问道:“你说说看?”

  刘大哥又是笑了一声,才说:“我家四小子前几日刚刚落地,这不是还没起名字,就想着秀才公能帮忙起个名儿,也能沾沾您身上的福气。”

  苏凤章还以为是什么麻烦事儿呢,听见这话倒是乐了:“这有什么难的,如今正是季秋,这孩子又是家中排行第四,不如就叫刘季显,希望他以后能够声名显达。”

  刘大哥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觉得这名字好,比他随口起的什么老大老二好多了。

  苏凤章还说道:“伯仲叔季,若是刘大哥有心的话,上头的几个儿子也能照着这个改名。”

  “好好好,我回去就改,这名字一听就有文气,像个读书人,以后有钱了我也送儿子去读书,不求能考中秀才,能识字就是好的。”

  起名一事对苏凤章而言不过是随口之举,却不知道许多年后,有一个名叫刘季显农家书生从湖山县出发,最终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二哥!”这声音的欢喜怎么都掩不住,苏凤章往村里头一看,只见苏兰章就像是踩着风火轮似的朝着这边跑过来。

  苏凤章一把接住小炮弹,就这力道不是他力气大的话真得被掀翻了。

  苏兰章大约经常在外头玩耍,脸上晒黑了许多,这会儿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二哥,你可算回来了,我好想你啊。”

  “你瞧着可不像是想我的样子,这些日子没少在外头疯跑吧。”

  苏兰章嘿嘿一笑,伸手要帮他背包袱,口中喊道:“就是太想你我才出来跑,跑快了就不会那么想了,不只是我想,娘和妹妹也想,姨娘也想,魏娘子和枣儿也想你。”

  “凤儿!”听见动静的苏赵氏走出门,看见儿子的那一刻眼泪都落了下来。

  她三俩步上前,看着他连声说道:“怎么瘦成这幅模样了,也黑了,这是吃了多少苦头。”

  苏凤章见势不妙,连忙说道:“娘,我中秀才了,还是头名,你高兴不?”

  苏赵氏的眼泪都准备好了,听见这话又是一惊,下意识的被带着走:“院试头名?!”

  “是啊,你儿子这次争气不。”苏凤章笑盈盈的说道。

  这时候白姨娘也带着苏慧慧出来了,听见这话也是满脸笑容,口中喊道:“夫人,这可是大好事啊,二郎如今也是有功名的人了。”

  苏赵氏脸上又是欢喜又是心疼,一时间不知道摆出什么姿态来,但最后还是欢喜占据了上风:“上天保佑,老爷保佑,我苏家终于又出了个秀才。”

  苏凤章伺机将嘉奖令也拿了出来,笑着说道:“娘,你看这是什么,之前我们帮青州治理河道,五皇子殿下和方知府感恩大家辛苦,特意办法了嘉奖令,另外还有十两银子的褒奖。”

  正如苏凤章猜测的那样,这一面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嘉奖令,在苏赵氏等人的眼中可比秀才还要值钱。

  那张嘉奖令已经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的纸,在他们的眼中简直是金光闪闪,自带光环!

  苏赵氏下意识的擦了擦自己的手心,还掏出干净的帕子来接了过去,眼中含泪喊道:“这可是皇子和知府大人发的嘉奖令啊,凤儿,今日你可算是光耀门楣了!”

  第64章 祭祀

  苏凤章到家的时候正好是晌午,一会儿功夫村里头大家伙都过来看热闹了,等听见嘉奖令的事情更是舍不得走了,都想要摸一摸沾沾喜气。

  面对着七嘴八舌的问题,苏凤章好不容易回答了,转身一看那挑夫的人影没了。

  他连忙问道:“方才帮我挑东西回家的刘大哥呢,工钱还没给他呢。”

  白姨娘原本带着苏慧慧站在旁边,听见这话就笑道:“二郎放心,工钱已经给他了,还添了十文钱算作喜钱。”

  苏凤章这才松了口气,至少没白占别人便宜。

  这时候苏二叔从门口跑进来,脸上红彤彤兴冲冲的:“二郎回来了?快让我瞧瞧嘉奖令。”

  得,又是个被嘉奖令迷了眼睛的,不过在场的人也绝不会笑话他。

  苏二叔手指头拂过嘉奖令上的官印,眼睛也红了,他擦了擦自己的眼角,声音都带上了一分哽咽:“二郎出息了,这孩子就是像他爹。”

  旁边还有人哈哈笑道:“比他爹还要出息,他爹可没有拿过朝廷的嘉奖令。”

  苏二叔听了不但不生气,反倒是更高兴了:“出息好,以后苏家就又有盼头了。”

  “二郎,今天你好好休息,等明日咱俩上山拜祭你爹,大哥若是知道此事一定也会高兴,他活着的时候没拿到的嘉奖令,如今儿子拿到了。”

  “光是拜祭怎么够,二郎拿到嘉奖令这事儿值得开祠堂祭祖。”却是村长来了。

  苏凤章听了连忙阻止:“大伯,开祠堂祭祖就罢了吧,这也太折腾了,我不过是中了秀才,又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

  村长却瞪了他一眼,道:“谁说是因为你中了秀才,中秀才不稀奇,十里八乡的秀才多了去了,咱们村也有几个,但拿到嘉奖令可绝无仅有。”

  苏凤章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好意思的提醒道:“其实这次拿到嘉奖令的人也不少,考中秀才的五十人都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