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5章救我……(1 / 2)





  海兰珠绝望了,如行尸走肉般跟着嫂嫂离开皇宫,颠簸的马车上,能听得街上的热闹,闻见人间的烟火。

  盛京城多好,活着多好,可如有万一,她已为自己安排好了去路。

  夕阳西沉,华灯初上,多尔衮带着几道旗下汉臣范文程的奏折,赶进宫城,向皇太极说起被大金军队占领的地方,当地百姓的抵抗和处置法子。

  皇太极一向以招抚为先,而多尔衮等前线的大将,则多以恐吓杀伐为主。

  好人要让皇太极来做,多尔衮心里是明白的,为君者,当以仁德治天下。

  “这些汉民说,他们不是明朝皇帝的奴才,也就谈不上是我大金的俘虏。”多尔衮笑道,“倒是一群民智开化的老百姓,派来和范文程谈判的人,头一回没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走狗。”

  皇太极看罢范文程的折子,他在折子里提到,那里地处明朝边境,虽较南方距离都城北京要近些,但因冬季寒冷寸草不生,不如南方富饶。

  明朝朝廷莫说看重这些地方,平日里连抚恤补给都不乐意,若非当地百姓勤劳,指望朝廷,早就饿死绝了。

  “这可是边境啊。”皇太极唏嘘不以,“他们以为派下驻军防守,就能守住吗?驻军随时能撤,可百姓才是扎根的人,老百姓才是能真正守住城池的人。”

  多尔衮道:“大汗,范文程的意思是,先将他们丢在一旁,让他们看看我大金的国威和安抚诚意,我们的大军继续前行,改天再回过头来,将他们降服。”

  皇太极道:“他们明知归属由不得他们做主,即便无力抵抗,也要把话说明白。多尔衮你命范文程去查查,是谁在他们的村子里教书育人,看看当地的孩子们,念的都是什么书。”

  多尔衮抱拳道:“臣遵旨。”

  他转身要离去,皇太极忽然叫住他问:“齐齐格家里的人,到了吗?”

  多尔衮应道:“到了,齐齐格正在城外与他们相聚,我这就要去接她回来。”

  皇太极说:“哲哲那里也接待着客人,我过去不方便。”

  多尔衮不大明白,只见皇太极起身,笑道:“正想出去走走,不必惊动什么人,我跟你去转一圈。”

  “大汗,这……”

  “不碍事,他们见了我们,也只会拉着我们喝酒,他们怎么会怕。”皇太极不屑地说。

  遂唤来尼满,命他留守大政殿,有任何事即刻往城外营地通报,便是披了大毛氅,乘着夜色,与多尔衮策马奔向城外。

  盛京城外,科尔沁部族所在的地方,海兰珠正独自在蒙古包中,她才换下了草原的衣裳,呆呆地坐在榻上。

  “妹妹,你换好衣裳了吗?”帐子外,传来嫂嫂的动静。

  “好、好了……”海兰珠惊恐万状地看着门帘,便见嫂嫂进来,冲她笑着,“妹妹,我们去喝酒,今晚很热闹。”

  “我不想去。”海兰珠低垂着眼眸,手指紧紧地缠在一起。

  “你哥哥要你去,说一家人难得相聚。”吴克善的福晋,上前来,半是哄劝半是强迫,拉着海兰珠的手,已是不容她拒绝。

  海兰珠无力抵抗,几乎被嫂嫂拉着出了门,她不敢想象之后会发生什么,可她想好了,万不得已,还有一死。

  营帐之间,人来人往,即便夜色渐浓,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正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海兰珠被嫂嫂拽着手,不知要走向娜里,心中已是一片死寂,却在此刻,迎面过来几个男人。

  她的嫂嫂只顾着往前走,又或许是陌生不认得,竟没细看一眼走过的人,可海兰珠认出来了,宫中无数次的相遇,皇太极的身影即便在夜色里,她也能认得。

  两处擦肩而过,为皇太极引路的火把将海兰珠的眼眸照亮,她一面被嫂嫂拖着走,一面将目光留在皇太极的脸上。

  皇太极眼中所见,不是那日皇陵大殿上绝望求死的人,这一刻她依然绝望,可凄美的眼眸里,是求生的光芒。

  深宫里,大玉儿陪姑姑送走客人,在一旁笑道:“见不到想念,见到了又觉得麻烦,怎么能有这么多的人。姑姑,咱们还是想念想念,往后不要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