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章(1 / 2)





  牢中的人愣住了神,连牢头将门重新锁上也不曾发觉。

  那人告诉他,只要他认罪,便应他除去霍展白,他知道那人就是暗杀翊王的幕后黑手,却从未知晓他是如何进行暗杀的,若真如翊王所说是涉及了蛊毒,莫说让安国公府全身而退,只怕到了最后,他要杀的人被翊王保住,而他要保的人会受他所累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而他自己,只会成为替别人顶罪的一条冤魂罢了……

  霍琅轩越想越是心惊,待缓过神来,才发觉身后已密密地渗出了一层冷汗……

  在大理寺监牢来去折腾了两回,苍翊着实有些疲累,怀着郁郁的心情回到王府,想着只有快些见到那人,这些烦闷的心情才能得以缓解,回屋时那人早已歇下,轻手轻脚走到床边,看着那人熟睡的容颜和丝毫不设防的神态,不禁勾唇笑了。

  脱了外衣爬上床榻,他本打算连着被子将人抱入怀中,却还是惊醒了那人,一道温和中带着迷蒙的声音传来:“回来了?”

  “回来了。”苍翊轻笑,凑过去在他额头印下一吻:“睡吧。”

  “嗯。”

  ……

  ☆、走水

  次日天未见亮,颐都城外某处驿所忽然间走水,周围邻近的枯树杂草烧尽了一大片,火光冲天惊醒了守城将士,遂也惊动了皇城守卫的禁卫军,禁卫军的行动又惊醒了尚在睡梦中的百姓,便有了黎明时分,街道也似日中时那般繁华喧闹的景象。

  翊王府内一人早已换上一身紫色朝服,听着府外街道上不断传来的动静,看着城门的方向隐隐的火光逐渐熄灭化为浓烟升起,勾唇笑了笑,才踏出了府门。

  市井间猜测讨论,朝堂上却是恭默守静。

  百姓只知城外起火不知其他,而朝堂上的人却有各种渠道摸清了此事的内情。

  庆元帝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殿中的文武百官沉默不语,有人耐不住寂寞开始交头接耳时,一人从百官中走了出来。

  “微臣有事启奏。”

  “说。”

  “今日卯时城外突起大火,燃了一处驿所及周边草木,本以为只是普通的走水,微臣派人前去处理时,却在那一片残骸中发现了一批官银,经点算竟有五十万两之多,微臣惶恐,不敢擅自妄动,请皇上示下。”

  庆元帝双眸微眯,这皇城内外发生的事他自然是上朝之前便已知晓,经京兆尹所提出不过是将事情提到了明面上以便百官商论罢了。

  “可查出这批官银由何人押送?”

  “本是禹州负责押送贡银的兵士。”

  贡银本是各州郡百姓缴纳的赋税,而官银是由户部点算之后充入国库的银两,一般用于赈灾救济或者行军打仗之途,官银银锭底下刻有官印以便于区分,如今作为赋税上缴的贡银中却出现了如此大一笔数目的官银,不得不让群臣感到哗然。

  殿中议论声此起彼伏,相较之下庆元帝一人倒显得尤为平静,喜乔走上前将手中的托盘递上,庆元帝取出一份奏折,随意翻阅了几下,淡淡道:“前几日翊王呈了一份奏章给朕,其中提到一事,朕命户部派发的赈灾银在抵达郢州时无端缺了三成,收到奏章的当日朕便让人去探查,却始终不曾寻得那批银两的去向,而如今在颐都城外又无端出现了多达五十万两的官银,这事,众卿如何看?”

  苍翊本想着看看苍离听到此事时的神情,闻言愕然抬头,这奏章他明明是今日才呈上,他本还打算若是皇兄不曾看到这份奏章,便自己在朝堂上提出来,不料皇上会突然说出这番话,不明其意。

  而庆元帝与翊王这无意间的对视落在朝臣眼里变成了心照不宣,不由得纷纷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