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章(1 / 2)





  楚昭摇头,他现在没有胃口。

  苏璇也明白,但是楚昭午膳还没吃几口就离开,在密室待了这么久,怕也是没吃过东西,即便他没有胃口,但身体还是需要啊。

  苏璇暗自想了想,便道:“臣妾可还饿着,殿下陪臣妾吃些东西吧。”

  语落,她不等楚昭回话,便走到门前,吩咐屋外候着的丫鬟去厨房拿吃食。

  小丫鬟应了,不多时,她便端来两碗热腾腾的面条。

  这面条是苏璇要厨房做的,她的考虑很简单,楚昭不知何时能出来,备着热菜凉了难吃,不备着,想吃又难做,就这面条最合适,一来做法简单不费时,而来如今下雨湿气重,吃些待热气的东西也好。

  她这些想法没办法跟厨房的那些个管事们说,管事们听说太子妃和太子要吃面,一个个吓得跟什么似的,生怕以为他们平时做的不合两位主子胃口,让主子们不高兴。

  一个个一边担惊受怕的做着面条,一边则是拿出了祖传手艺,拼尽了十二般气力把自己的所有本事都弄进那两碗面里。

  太子殿下在苏璇的央求下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碗筷,苏璇见了,也没了胃口,招手让小丫鬟撤下,两人简单的梳洗后便上床榻休息。

  苏璇白日睡的多,晚上睡意不浓,而她身侧的太子殿下许是因为白日太过劳累,上榻后不过一盏茶便睡了过去。

  清浅的呼吸声在耳边萦绕,苏璇半撑着身子,俯视着楚昭。

  许是因为白日的思虑太多,致使他即便睡下眉间也是紧锁。

  她看着他好一会儿,然后她俯下身在他眉心轻轻一吻,像是对他说也像是对她自己说的一般,她轻声道,“都会好的。”

  这句话说出来,其实有些苍白,但却奇迹的抚平了楚昭眉宇间的折痕。

  苏璇浅笑,靠近他躺下,也缓缓睡去。

  作者有话要说:  老妈明天到家,为了不被她骂,今天一天都在家大扫除,累得我头晕眼花~更新晚了,抱歉啊~~

  ☆、赈灾银

  笼罩着大都城的雨幕仍然没有停止的意思,太子殿下这几日变得格外忙碌,他几乎一日都在密室之中,早出夜归,脸上总是长带疲惫之色。

  苏璇将一切看在眼里,她心疼,但是却只能让楚昭注意身体,替他料理日常琐事。

  雨没停,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楚昭时常忙起来就是废寝忘食,苏璇也不得不下密室,亲自去给他送膳食。

  就这样,楚昭接连几日的忙碌,苏璇也跟他一起操心。大雨又接着下了五日,到第六日时,大都城上空的乌云散开,已经近一个月没见到的太阳,终于有冒出了脸。

  大都城百姓们一派欢天喜地,而这日的朝堂之上也是热烈至极。

  明楚国多处地方连绵大雨,如今已经造成多地洪涝,百姓们深受其害,不少人流离失所,日子苦不堪言。

  地方官员上书大都,当今圣上起初接到此类折子的时候,虽然心中也曾忧心,但却苦于这是天灾,实在难以作为,便放了放。

  放到如今,雨势已缓,洪涝成形,百姓已经受害,他召集群臣商量赈灾之策。

  五皇子率先出声出策,他道,“如今涝灾已成,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父皇应当立即加派人手赈灾。”

  皇上便问:“皇儿有什么赈灾良策?”

  五皇子楚奕道:“儿臣以为,无论什么灾害,首当其冲应当是解救百姓,所以儿臣觉得,父皇应该多增派人手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协助当地官员拯救百姓。”

  皇上掀了掀眼皮,道:“皇儿说的不错,还有呢?”

  楚奕心中一喜,继续道:“救人乃是第一,其次便是治水,涝灾容易频发,儿臣以为父皇应当派工部能将去往灾区,建坝治水,一劳永逸。”

  “嗯,不错,不错。”皇上脸上带着笑意,看向五皇子的目光十分和蔼。

  五皇子满面春风,腰背挺直,越发自得的说道:“再有便是灾民安顿,儿臣以为父皇可以开库赈灾,解救目前尚从涝灾中幸存下来的百姓们。”

  皇上手在龙椅的龙头把手上磨蹭,五皇子说完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站在殿中,他眯眼打量着这个他自小就宠爱的儿子,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皇上笑了笑道:“皇儿所言,众位卿家有什么看法?”

  “五殿下才思敏捷忧心百姓,赈灾策略方面俱全,臣等自愧不如。”

  “哦?”皇上勾唇挑眉,众人有些摸不透他是什么意思。

  底下又一名五皇子派系的官员出列道:“回禀皇上,臣以为五殿下所言已是最佳之策,如今灾事吃紧,皇上还需早做决断,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啊。”

  “臣等附议。”近半数官员齐声这般道。

  皇上见此,脸色不变,眸子却完全冷了下来,他道:“如此,那爱卿认为此次赈灾之事,应该交由谁来主持?”

  此话一出,下面产生了些议论声。

  先有一位官员说,这赈灾之策是五殿下所出,由他去最好。

  随即便有其他人反驳说,五殿下平日忙碌,赈灾之事交由别人也并非不可云云。

  五皇子派系的官员有一半是不想五皇子去赈灾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对五皇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反而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出了事,岂不是反受其害。

  但有些官员却觉得五殿下该去,如今的五殿下在朝中已成大势,如果此次赈灾之事他能做好,得到百姓的民心,那未来的储君之位还不是他的囊中之物?

  两厢意见相悖,在朝堂上争论不休。

  过了一会儿,皇上突然开口道:“老四,你有什么看法?”

  朝堂众臣闻言一脸惊愕,五皇子一系更是全然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