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卖画(1 / 2)





  杨黎真的在哥谭定居下来。

  查尔斯最后还是给他安排了课程——从心理医生变成了心理老师,这不怎么出乎杨黎的预料,鉴于那超大的学校里众多的学生和对比显得有些稀缺的教师资源——他一周只有两节课,鉴于变种人大多是都是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心理课偶尔会夹杂一些生理内容,那些躁动的毛头小子们还是挺喜欢上他的课的。

  (老司机露出了无辜的笑容)

  定居在哥谭这件事,鉴于他用魔法赶去上课,居住在哪里并不重要,哥谭是靠他独特的黑暗吸引住杨黎的。

  感觉就像是单纯的年轻人终于接触到了nc17内容,他心中带着点跃跃欲试。

  顺说,这个nc17并非是爱情意味上的,而是人性意味上的。

  他阅读过非常多的书,关于基因编辑器研制出来之前人类的黑暗面。

  但是从书中看到的和亲眼所见还是有很多不同。

  至少在哥谭住了三个星期之后,他可以把小说里的反派角色写得更加活灵活现了。

  比如杨黎遇上的第一个广义上的坏蛋——杨黎将自己的画卖给了他,作者署名却不是杨黎。

  杨黎登门拜访的时候,得到了一种完全崭新的逻辑。

  关于穷人不配拥有名誉,世界属于有钱人,贫穷出身的人没有权利,巴拉巴拉。

  杨黎把一场一个小时的谈话去除了各种无意义的谩骂和威胁,基本上就剩下这么几句能代表个人思想的话了。

  二十一世纪的人说话似乎没什么效率。

  他回家,将自己作画的过程发布到网上——这个操作不可避免的带着点魔法元素,因为他用时间魔法提取了过去的影像……虽然网友们都觉得这是录播。

  他还把和那个人的对话画成了小短漫。

  不得不说“现实世界”里的评论和屋子自动生成的评论画风还是不一样的——评论区不再只是“大大画得好好看旋转爆炸”,也多了不少“怎么能这样”和“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评论。

  他看着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长篇大论地表达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末了非常肯定地说,即使杨黎将这一切披露出来,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真相,这幅画永远都不会有他的署名。

  以为这样就能达到公平公正?你太天真了,你这样可能只会让所有画商拒绝你的作品而已,没有关注和利润的画算个【哔】啊?

  杨黎对着这句评论思考了好久。

  ……他倒是真的没觉得自己很天真啦。

  “我很看重自己的每一幅作品没错,”他在评论下面回复,“但是没有觉得这就可以公平公正——不过是一幅画。”

  这样好像有点奇怪,正常的年轻画家大概不会这样评论自己的作品……任何一个创作者都不会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

  杨黎删去了这半句话。

  ……因为它无关紧要啦,真正重要的是剩下的部分。

  他能做到任何画商做的事情,他自己就可以做到宣传以及剩下的一切,但是他站在任何一个可能被盗画的穷画家角度看待这件事情。

  “——也许我做不到让事情按我的意思发展,我只是想告诉全世界现实是什么样,并且,即使现实是这样,因为它是错误的,人们永远不该放弃反抗。”

  #

  然后永远不应该放弃反抗这句话火了,杨黎被刺杀了。

  这是他第一次发现哥谭雇佣兵有多便宜,人命有多便宜。

  “我只值两千块哦?”他可怜巴巴地问,“我还以为会更多。”

  被控制着坐在沙发上的陌生佣兵明显见多识广,感觉杨黎不像是要杀他的样子,开始谈生意,“给我五千,我把上个雇主的头给你拎回来。”

  “不需要啦。”

  有人要杀他,即使打发走了这个佣兵,总会有下一个——杨黎不想杀人,所以换个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