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8章海星一样的记忆





  买了块表,可以测压力。不太清楚是怎么样的测法,最开始填了一张问卷,类似于心理咨询室里的自测表。内容记不清了,回答完提交后那张问卷就不见了。之后想想有些问题回答的不准确,也没法改了。

  手表可以测到脉搏不难,其它的呢?情绪、感觉、觉察……用脉搏加一次性问卷的检测,好像说不过去。

  戴了这些天,压力值波动得挺频繁,有很奇特的规律。比如,明明看书写东西烧脑得很辛苦,抬腕一看,压力值正常。又比如,坐在沙发上捧着咖啡发呆,压力值显示超标……总之,一般与我自己预估的相反。

  所以,我以为的,和我其实是怎样的,非但不一致,常常是对立的。这个看起来有点意思。

  社会人的表演和掩饰每天都有,这把年纪了,用起来自如顺手,也不再会因为人前人后真我假我的落差纠结。

  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最自己的那个时候,是什么挡在真实的自己面前。虚伪,面具,防线,居然有好几层。

  最近开始学心理学,有点后悔没有早点接触。尽管还是在学习脑结构的阶段,但是很有意思,看起来很枯燥的分区、裂沟、神经元、触突……无可估量的能力和各种可能。

  看到一个几秒钟的视频,有人拍下的神经记忆细胞消失的瞬间。原先舒展的细胞,像个透明的海星,携带着某个记忆,快乐或痛苦。它一点点努力收缩突触触角一般的部分,最后蜷缩成为极小的一团……

  那里头的过往,或许曾经十分珍视的,又或许曾经的痛彻肺腑,就这么——没了。留下的那一点点是什么?一个身影?一句话?一个模糊的影像?

  想要永远记着的。

  想要尽快忘记的。

  像海星一样的记忆。是希望它强大到无坚不摧,还是希望它能果断决绝地将自己抹去。

  即便是极权威的心理学著作上,也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这种现象,目前的科学还无法解释,仍在研究中。

  讲真,都研究透了,还有啥意思?

  某个动作被归结为某种反射,某个表情被归为神经电元的一次激发……我们互相看着,清清楚楚看见每一个微小情绪的背后,明白透彻的定义理论和逻辑。

  你笑了一下。大脑收到外部刺激调动身体机能,飞快地忙碌了一下下而已。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