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王越表示赞同:“太欠揍了!”

  “许久不动武,有些生疏。”

  “那一起不?”王越眨眼。

  “且慢。”诸葛亮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第24章 讲点道理

  徐庶闻言转头看他。

  诸葛亮几乎是下意识的说了出来:“你们要同路?”

  还没等王越开口,徐庶就安慰他:“无妨,孔明你就安心呆在荆州,我与崔州平还有这二位去教训了那祢正平便是。”

  诸葛亮看了曹初一眼:“可……”

  自从清楚了这家伙的本质,他担心这两个友人恐怕一去就回不来了啊!

  不过以徐庶的脾气压根儿就没法阻止他去江夏,诸葛亮也没这个立场劝,是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几个人一起去找了他的另一个友人崔州平。

  曹初一笑:“久仰大名。”

  崔钧拱手:“女郎唤钧州平即可。”

  然后诸葛亮就瞧见她跟崔钧聊上了。

  作为司空府的女公子,曹初的学识还是说得过去的,否则也不可能被曹操允许跟着曹昂在许都乱跑。加之生的也赏心悦目,自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良好,极难让人心生恶感。

  于是诸葛亮就一脸麻木地听着曹初跟崔钧一路从遍地食不果腹的流民聊到了安置流民的政策,又从如何安置流民聊到了屯田制。

  曹初状似不经意道:“建安元年时,许都的曹司空曾经下令在许都屯田,单单一年便收成了百万斛粮食。”

  崔钧眼睛一亮:“此言当真?”

  “自然不会是假的,先人屯田皆为军屯,而许都所行的却是不损军队的民屯,曹司空的这个政令不但没有劳累军队,反倒安顿了不少流民呢。”

  曹初对此如数家珍,接着道:“司空还给招揽过来屯田的流民免去了兵役和徭役,鼓励农耕,休养生息。”

  崔钧感叹:“若无子劭提醒,钧竟不知世间有如此之策,奈何许都路途遥远,又有战乱,钧无幸得见……”

  诸葛亮:“!!!”

  这么一会连子劭都喊上了!

  曹初霎时感觉背后一凉,立即见好就收,对着崔钧笑了笑。

  崔钧不明所以,下意识地回了个笑容。

  诸葛亮又望向另一边。

  王越指着锋锐的剑身:“若两人皆是高手,其过招往往一招决生死,通常不会多出招而轻易暴露自己的使剑路数。”

  徐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如此说来,我当年为人报仇时倒是暴露了不少路数,难怪会被人轻易识出来。”

  诸葛亮默默扭过头,虽然崔钧和徐庶这两个友人一左一右地立在他的身侧,但他总觉得不久之后这两个人就要长翅膀从他边上飞走了。

  而且飞的方向绝对是许都。

  几人回了隐居之处牵了马,徐庶转身对诸葛亮道:“不出三月,我定归来,孔明放心。”

  诸葛亮一点都不放心。

  但他似乎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亮也欲往江夏去,不知可不可行?”

  面对友人的要求徐庶自然一口答应:“既如此,我去取一物,速速就回。”

  不一会儿,徐庶就拿了把剑过来,递给诸葛亮。

  崔钧曾经和袁绍一道起兵讨伐过董卓,文人的气质中带着一丝杀伐,身上自然佩了剑。

  徐庶虽然弃武从文,但好歹底子还在,身上也佩了把剑。

  曹初和王越更不用说了,几乎到了剑不离身的程度。

  这样望下来只有手里拿着羽扇的诸葛亮不佩剑了,身长八尺的他看起来虽然要比寻常人都高一些,但徐庶总觉得他不佩剑好像少了些什么。

  毕竟他们是去怼人的呀!

  诸葛亮接过剑佩上,望着徐庶关切的目光,莫名有一丢丢小开心。

  ……

  荆州,江夏。

  一艘船远远地行到渡口。

  “到了。”曹初远目,“这儿的水路真快。”

  徐庶点头:“荆州水路多。”

  只听身侧一道欠揍的声音传来:“水路都没走过几次,果真女流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