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好运的九零年代第272节(1 / 2)





  张跃民:“再活十年,咱们国家比现在还厉害。”

  “再活十年?”张爷爷笑了笑,“那就真成了老王八。”

  张跃民不禁皱眉。

  “啥时候吃饭?”张爷爷不想他唠叨,赶紧转移话题。

  段老三:“肉炖上了,炒几个菜就好。”

  “羊肉?”张爷爷问。

  段老三笑道:“中午吃牛肉。晚上出去吃羊肉。手把肉,烤羊肉串。人家做的好。”

  来到当地吃着当地人做的当地特色,却是正宗够味。

  张爷爷怕消化不良睡不着,通常晚上吃个半饱。今天却难得吃多。

  他和楚兜兜一个房间,怕翻来覆去打扰到他,就要跟小曾孙换换。

  张跃民本来给他订的单间,楚兜兜担心老人家,非要他俩住双人间。昨晚没也意见,今天要换回来,张跃民直觉不对。

  张爷爷说不过他,只能跟他说实话。

  老人胃口好,张跃民很高兴,也不嫌麻烦,大晚上的去买消食片,然后又陪他在酒店遛弯。

  十点左右,老人舒服了,张跃民也困得睁不开眼。

  翌日,一行人去骑马。

  草原没什么玩的,好在地方大,又特别,马场待一天,蒙古包转转,五号上午梁好运带着跟刘向东和段老三签的合同,建筑公司的那个合同,心满意足的一行人就打道回府。

  几个孩子觉得累,到家就各回各屋补眠。

  张跃民开一路的车也累,回房睡一个小时起来不见爷爷,就问梁好运,“又去哪儿了?”

  “我刚刚去买菜,看他在小卖部门口高谈阔论。”梁好运说着,忍不住摇头笑笑,“你真应该经常带他出去看看。老村长病入膏肓,看一次开幕式都能多活一个多月。爷爷心情开阔,他儿子也活不过他。”

  张跃民:“我大伯?他能活。”

  “大哥说的?”梁好运把刚刚从地里摘的青菜给他。

  张跃民一边洗菜一边说:“他这辈子万事不操心,一天三顿饱一个倒,脸皮特别厚,能活到七老八十。”

  梁好运想想他也没孩子闹腾,想吃啥买啥,“你我还不如他舒坦。”

  “你跟他比?比不了。”张跃民看看青菜,“晚上吃什么?我这几天吃肉,总感觉吃伤着了。”

  梁好运:“煮粥,炒一盆青菜。”

  张跃民满意,几个孩子也非常满意。一盆炒青菜吃的干干净净。末了张运运还嫌不够,“爸爸,明天早上还做这个吃啊。”

  张跃民:“明天做醋溜白菜。”

  “也行。”保姆还没回来,张运运和张好好吃好就帮父母收拾碗筷。

  俩孩子以前也不干。

  家里就江大姐一个保姆,买菜做饭洗衣服拖地,他们要不搭把手,给再多工资人家也不敢——有命赚没命花。

  张跃民念叨俩孩子一次,别把人累病了。俩孩子挺喜欢保姆江大姐,偶尔帮忙扫地,擦桌子,久而久之,不需要张跃民提醒,也会帮一把。

  连着吃四天清粥小菜,一家人吃的想念荤腥,正好参加赵新宇的婚礼。

  赵家办酒跟农村不一样,农村办喜事会拉张桌子收礼金。赵家是谁收谁的。赵爸爸这边的亲戚朋友把红包给他,赵妈妈那边给她。

  赵新宇和他未婚妻也是各收各的。所以梁好运那份就给赵新宇。

  赵新宇一见除了礼金还有礼物就忍不住皱眉,“师兄,不是说了,什么都不缺。”

  “你嫂子买的,送你老婆的。”张跃民推的干干净净,“找她去。”

  赵新宇不好意思,让他表妹招呼张跃民和梁好运,他给妻子送去。

  伴娘好奇传说中的梁总送的什么,所以赵新宇一出去,就把门关上,让新娘拆开看看。

  赵新宇的老婆可不是这么不讲究的人,不论伴娘怎么撺掇,就是不碰。直到两人回到自己的小家才把东西拆开。一对水晶摆件,特别精致。

  赵新宇的老婆惊得捂住嘴巴。

  “这么高兴?”赵新宇诧异。

  他老婆摇了摇头,“不全是。我之前想买,我妈不让。说这东西贵,不实用。我要自己买,她又说易碎,家里有孩子不能放这种东西。摔碎事小,伤着孩子事大。她这样说了,我哪敢买。没想到……那个梁总审美真不错。”

  赵新宇:“她和我师兄的审美都不错。对了,师兄让我明天下午过去一趟。”

  “什么事?”

  “我没顾得问。”

  “那我跟你一起去。算认认门。”

  赵新宇想到什么,笑了:“他们家好认。”见老婆好奇,“明天你就知道了。”

  两家酒席一起办,不存在回门。可很多东西还在娘家。翌日上午,两人回一趟娘家搬东西。下午,赵新宇从他岳母家开出来十多分钟,拐进胡同口走十来米就把车停下。

  赵新宇的老婆诧异,“这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