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好运的九零年代第38节(1 / 2)





  张跃民:“这边的荒地也不便宜,他手里估计没钱了。一边赚一边建吧。这样也好,等他慢慢建成,俄国的经济也该差不多了。”

  梁好运一听还得几年,便丢开不管:“买机器租厂房真不用我去?”

  “你别去。”张跃民摇头。

  梁好运不光是个女人,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女人,跟人谈的时候肯定会欺负她。与其让她扯来扯去扯很久,不如他和段老三过去一次搞定。

  张跃民解释说:“老三的大金链子大墨镜一戴,没人敢跟他七扯八扯。”

  “他去也行。今天他帮你,明天他弄好房子你帮他看着电脑。”

  张跃民用段老三用的理所当然,正是想到这点。

  说起段老三,梁好运不由得想起段老三之前说的事:“你说你生父生母那边,他打听到了没?”

  张跃民愣了一瞬间,方反应过来,“管他呢。这周六下午没课,咱们回去看看爷爷奶奶。”

  翌日下班经过百货公司,梁好运买几包东西,周六下午随张跃民坐公交车回去。

  饶是他们出发的早,走走停停又转车,等他们到家天也黑透了。

  张奶奶和张爷爷都要等睡着了。看到他们进来,惊得一下起来,连声问:“出啥事了?咋弄这么晚?”

  张跃民实话实说:“周六人多,每到一站都停好几分钟。”

  “市里这么多人啊?”老两口有几年没坐过公交车,忍不住惊呼。

  梁好运:“不光人多,车也多了。现在人挤人,以后得车挤车。”

  老两口觉得她夸张,闻言反倒忍不住笑了。

  张爷爷看到有奶粉,奇怪:“咱家又没孩子,你买这个干啥?”

  “给你们喝的。听说年龄大了,骨质疏松,要多喝点这东西补一补。刚开始别放太多,免得乳糖不耐受拉肚子。习惯了会好点。”梁好运想到老两口很回会过日子,“这个有保质期,您看着点。”

  张爷爷摆手:“拿回去留你们喝。”

  “我们年纪轻轻,用不着。”梁好运给他们放卧室里,然后才问:“做饭了?”

  张奶奶:“不知道你俩啥时候回来,我们先吃了。厨房里有菜。”说着就往厨房去。

  院里黑看不清路,张跃民连忙说:“你们坐着,我们去就行了。”指着桌上的挂面,“以后晚上不想做,就煮点面打两个鸡蛋,再放一点院子里的菜。”

  张爷爷禁不住说:“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不知道饥饱。”

  以前日子不富裕,一天两顿饭。老两口这么过几十年习惯了,现如今日子好了,晚上也是随便吃点。那还是张跃民和梁好运端到他们面前。让他们自个做,老两口要是懒省事,极有可能直接不吃,早点睡觉,睡着就不饿。

  张跃民很清楚他们的毛病,直接说:“我不管你知不知道。我只知道折腾病了,别想在这儿住。”

  “你还管我?”张爷爷瞪眼。

  张跃民淡淡地瞥一眼他,就去烧火。

  张爷爷莫名觉得孙子鄙视他,就找老伴儿:“你看看他,考上帝都大学,连我这个——”

  “你少说两句。”张奶奶道:“明儿一走,还不是你跟他说啥是啥。”

  张爷爷恍然大悟:“对啊。我跟他扯这么多干啥。吃饱了撑的。”

  梁好运在厨房里听到这话,无声地笑了。随之小声问:“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你有跃华哥办公室的电话?”

  “不知道。”张跃民连忙说:“别提醒他们。”

  梁好运点一下头,菜放锅里,又在炉子上放几个他们从家里拿来的馒头。待菜出锅,馒头也热透了。

  洗漱后,俩人就去休息。

  这半天赶车赶的,两人都有些疲倦。

  晚上睡得早,翌日天蒙蒙亮就醒了。

  张跃民跟梁好运一起去菜市场,卖十多斤肉,留两斤中午吃,余下的全剁碎包成饺子放冰箱里。

  张奶奶愁得慌:“这么多我们咋吃啊?”

  梁好运:“慢慢吃。只要不断电,能放好几个月。”

  饺子馅是张跃民剁的,面皮是梁好运擀的。老两口帮忙包,虽然包的多,张跃民和梁好运也不是很累。于是,中午就多做几个菜。两个放冰箱里,留他们明天热着吃。

  张奶奶看着小小的冰箱塞的满满的,忍不住说:“你们回来一次,我们半个月都不用买菜。”

  “还是得买。”梁好道:“下午我再给你们擀点面条,留雨天吃。天气不好就别出去了。”

  老两口听闻这话瞬间明白,梁好运担心他们摔倒起不来。

  孙媳妇一片孝心,老两口跟俩小孩似的,梁好运说什么他们都点头,听话的让张跃民侧目。

  梁好运眼角余光注意到这点,连忙瞪一眼张跃民,你可别说话了。

  张跃民撇一下嘴,转移话题问:“大哥的房子买了没?”

  “买了。前几天刚交齐钱。”张奶奶说出来就叹气。

  梁好运顺嘴问:“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