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错换人生第44节(1 / 2)





  安然:好像哪里不对劲!

  无论她出什么,小丫头都能克她,那种感觉就像她已经事先知道她会出什么。可安然明明是把手藏在身后,秒出拳的啊,她就是反应再快也来不及调整。

  “乖乖,告诉妈妈,你为什么总是能赢妈妈呀?”

  “萄萄,甜甜哒!”

  “不是,妈妈是说,你怎么知道妈妈要出什么呀?”

  小猫蛋歪着脑袋,似乎是在思索,可惜她的脑容量还是理解不了这是什么意思,嘴里依然是哼唱着那首儿歌,转头跟严斐玩去了。

  “我家这个跟你闺女一比,简直就是二傻子。”胡文静一直觉着自家儿子算聪明小孩,谁知道在人家安文野旁边简直就……唉,不忍直视。

  “孩子还小,哪有什么聪不聪明的。”安然嘴上谦虚,心里却暗爽不已。她觉着,她的闺女,可能遗传到她爸的智商了。

  别看石头剪刀布是小游戏,可一岁多点的孩子能搞懂游戏规则就非常非常不错了,她闺女还能根据前三把摸索出对方,尤其是一个成年人的出拳规律,这靠的是啥?

  一把两把是运气,连续十把那就是她已经摸清对方出拳规律!

  规律是一个接近科学的东西,考验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迅速的应变能力,安然自诩有点小聪明,可也掌握不了对方出拳“规律”这个东西,她觉着,等晚上宋致远回来她得好好问问,或许高智商的人更懂?

  然而,一直等到天黑,孩子爸也没回来,快九点孩子们都睡了,胡光墉来告诉她们,说宋致远又出差去了。具体去哪儿,干啥都没说,安然就知道,估计是上一个项目又有进展了。

  一个项目未完,下一个已经交到他手里,真是日理万机·宋大工程师啊。

  ***

  普法讲座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接下来几天安然再也没听说大院里谁家孩子出去打架斗殴的事了,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孩子们不怎么出门,可把大院折腾个人仰马翻,枇杷树让他们爬断了,葡萄架让他们拆了,就连围墙也让他们爬得狗啃似的,每天一抬头就是一溜儿臭小子骑在墙头上,要么往大院里扔土坷垃,要么往外头大路上吐口水……

  陈文慧不是爱养花嘛,还把花养到了工会办公室门口,一溜儿全是她的兰花宝贝。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宝贝们好不好,该浇水浇水,该捉虫捉虫,下班最后一件事是看花,生怕夜里刮风下雨伤了她的宝贝,必须一盆一盆的抱进办公室里。

  可现在,她兰花刚开出的几朵花苞让人摘了。

  虽然没啥名贵品种,可那也是她的心血啊!比让人当韭菜割了还郁闷,老太太气得哟,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安姐,你说这都是哪个缺德孩子干的啊?”陈媛媛现在习惯啥事都问问安然。

  就连牛正刚也说:“怕不是这些孩子闲着没事干,又闲出屁了吧?”

  安然十分赞同,这些熊孩子,不在外头闯祸就来祸害自己人,真是闲的!看来必须得找点事让他们干干才行,暑假还有二十多天才结束,再这么霍霍下去,二分厂都要被他们拆了。

  可大院公共厕所和垃圾堆已经每天排十个孩子打扫了,扫地也有八个人干了,剩余那么多劳动力,必须干点什么才行。

  放眼望去,全城还有好些插队回来的初高中毕业生没工作呢,安然想找点事给他们做也不容易,总不能也去挑大粪吧?

  这天,包淑英回小海燕去了,安然带着小猫蛋准备出去溜达一圈,想想办法。

  刚走到大门口,看见一对年轻人笑眯眯的看着她:“安干事好!”

  女同志从兜里掏出两枚红色的带大“囍”字的水果糖递给小猫蛋。

  猫蛋馋得口水都快滴下来了,但她不吃,只眼巴巴看妈妈,意思是“我可以吃吗”,因为妈妈昨天晚上刚跟她讲过小红帽的故事,乱吃别人东西可是会被大灰狼吃掉的哦。

  “阿姨给你糖糖,拿着吧,谢谢阿姨哟。”安然以为是二分厂的职工,她时不时会下车间,估计是见过的。

  小丫头这才接过来,“蟹蟹,姨姨。”

  女同志笑得花枝乱颤,这孩子咋这么懂事呢?

  安然跟他们聊了几句,可听着女同志怎么也不像二分厂的职工,“你们好,你们是……”她实在是没印象,在哪儿见过他们。

  小伙子“嘿嘿”一乐,摘掉头上的绿军帽:“你看,想起来了吗?”

  安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芝麻大饼的形象来,“你是徐建东?”

  “到!”徐建东“啪”敬了个礼,正步走得哐哐哐的,板寸头精神得不得了,脸上虽然还有青春痘的印记,可洗得干干净净,一身绿军装一点油污也看不见,哪里还有当初机修邋遢王的影子?

  “行啊徐建东,就你现在这精气神你妈也不一定认得出。”安然打趣两句,“你爱人怎么称呼?”

  女同志立马学着徐建东“啪”一声,“报告安干事,我叫黄咏梅,是阳三棉一名纺织女工。”

  看来,这是联谊会后第一对修成正果的,这年代结婚一般很快,相亲后处几个月,合适就扯证,很少有爱情长跑的。

  一行人出了厂门,往马路上走。原来,黄咏梅的父母都在市火柴厂,有职工房,徐建东的条件在阳钢不符合分房要求,当然也没房子分了,只能跟爱人一起搬回火柴厂宿舍去住,小两口现在可真是蜜里调油。

  安然正好跟他们一个方向,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火柴厂。她原本以为,全市所有单位大院在暑假里必然都是熊孩子的天下,要么上房揭瓦,要么掘地三尺,总不会闲着的。可这儿的孩子,对,是没闲着。

  人一个个排排坐,正在糊火柴盒呢!

  见安然惊诧,黄咏梅介绍道:“我爸他们厂厂能高,几十万件火柴没盒子装,就让没工作的家属和放暑假的孩子来糊,给他们加工费哩。”

  徐建东也咂吧咂吧嘴,羡慕道:“糊二十个火柴盒有三分钱,孩子们都乐意干着呢,我也想干来着,可手没他们快,怪不好意思。”

  这种手工活,基本没啥技术含量,全靠熟能生巧,而且孩子比成年人占优势,因为他们手小,眼神也好,可以从各个角度把一个火柴抽屉翻来覆去的研究,大人手指头粗,还不好操作。

  几十名青少年儿童,大的十六七岁,小的五六岁,都乖乖坐板凳上,嘴里说着话,手上却“刷刷刷”的动着,做内抽的,刷浆糊的,贴纸片的,贴木片的,贴商标的,几乎是流水线作业,没一会儿一个方正硬朗而光滑的火柴盒就弄好了。

  安然叹为观止,她可算是知道怎么收拾大院那群熊孩子了。别扯啥童工不童工的,肚子都吃不饱还有力气搞破坏,就该接受社会的毒打!

  第36章 三更合一

  “来都来了, 安干事上家坐坐吧。”徐建东小两口热情邀约,这可是他的红娘啊,要不是安干事, 他现在还在鱼塘里等着刘小华垂青呢, 哪能遇到这么好的爱人。

  但他还算有点脑袋, 从没跟黄咏梅提过“前任”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