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错换人生第42节(1 / 2)





  既然是自家东西,安然就开开心心收下,“走,上家里坐去。”

  反正也快下班了,她跟陈媛媛打声招呼,搀着沈秋霞上了二楼。楼道里,炉子上正熬着一锅米粥,香味扑鼻,包淑英正准备摘白菜,昨天熬了一碗油渣一人吃了几块,还剩大半她准备用泡姜和白菜一起炒,加几滴醋,夏天吃着特开胃。

  包淑英活了半辈子,也被沈秋霞的大肚子惊呆了,这年代大部分人都是瘦条条干巴巴,她这么大的肚子实属罕见。“当心当心,小沈你快坐着,别动了。”

  沈秋霞倒是大大咧咧,“没事儿婶子,我好着呢,还能开拖拉机呢。”

  安然大惊:“可不行可不行,这么大的肚子你驾驶位都坐不下去了吧。”上辈子她在节目里亲口说,怀他儿子怀到八个月的时候开拖拉机出车祸,连车带人翻下山坡,她又给自个儿爬起来上医院的女强人。

  安然自问是做不到的。

  “嘿嘿,是俺家那口子,不让俺开。”

  母女俩连忙劝她,再逞强也不是这么逞的,不开几个月坏不了啥事。三个女人絮絮叨叨,一面聊着天,一面摘菜洗菜。

  安然把石榴分成几瓣,剥开皮子,露出里头红宝石一样晶莹剔透的米米来,吃进去又酸又甜还特别嫩,连核都是软的。“秋霞姐你们这石榴哪儿来的种呀?可真甜。”

  “我家那口子有时会跑长途,从南方嫁接来的。”

  “沈大哥平时都去些什么地方?”

  “东北,山东,河北河南,贵州四川和湖南都去过,全国也就只有内蒙和福建广东没去过了。”别说,沈秋霞人看着粗糙,可说起国家地理那是如数家珍,一点也不像文盲。

  所以安然相信,她一定是个去过很多地方,走过很多路的人,故意打趣道:“沈大哥是一个人去的吧,你咋知道这么多?”

  “害,他们这种跑长途的,矿上允许有一个押车的,他就带我去长长见识。”

  是这样的,这个年代各种物资都很紧缺,尤其是天气冷的地方,煤炭那可是最最稀缺的东西,敞篷货车拉着满满一车黑漆漆油亮亮的煤炭,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那得招多少人的眼啊?在某些路段,就曾发生过偷煤、抢煤的事,公安管也管不了。

  有些时候,不是公安不想管,是不敢管。

  人红卫冰红小将扒着火车皮就能上京市串联,全国各地都能去,最高领袖都能见,不就扒你几车煤嘛,地方公安也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有个跟随押车的,也相当于是给司机壮壮胆。

  老沈沉默寡言,遇事只会用蛮力,但沈秋霞性格开朗,跟谁都能说上话,一刚一柔,出门在外倒是最佳搭档。

  “今年我有了身子,他也没怎么去外地,你知道吗,咱们这边贵得要死的人参,在人东北就一块钱一根,好的两块。反倒是咱们这边顶便宜的茶叶,咱们省南边种的茶叶,石兰人谁喝过对吧?你猜他们卖多少?”

  沈秋霞咂吧咂吧嘴,华国地大物博,南北差距,东西差距,没亲自见识过的还真不一定知道。

  安然其实已经猜到了,这就是地域差异,商业的意义就在于互通有无。

  “唉,就我跟老沈说的,咱们每次开着空车回来要烧油,拉点东西也一样烧油,那还不如买点这边没有的东西,说不定还能赚……”她欲言又止,捧着肚子笑了笑。

  安然又何尝不知道呢?她比谁都想挣钱啊!

  “喝水喝水,你们慢慢聊啊,我做饭去。”包淑英把煤炉子搬到门口,又回屋端出一个竹篾编的深口篮子,里头是油盐姜蒜和各种调料,谁家的都是用的时候拿出去,用完再拿进屋。

  虽然已经竭尽所能的勤快收拾,可家里还是显得拥挤不堪,俩孩子只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回来,其他时候都不愿在家待着,就是因为房子小,太挤了。

  因为房子小,有时做饭油烟往里飘,三门柜每日一擦还是会沾油,里头刚洗过的衣服也是一股油烟味,洗脸毛巾,洗澡毛巾,孩子的口水巾……一切和身体接触的东西,都有股油烟味。

  安然太想换个大房子了,不说像隔壁一样的独栋小白楼,至少也来个八九十百来平吧,她要求不高,真的。

  “唉,可惜我们胆子小,也没本钱,老沈矿上有的同事,就这么来回顺路倒腾点茶叶香烟,都能赚不老少呢。”沈秋霞感慨着,心情确实苦闷。他们孩子马上出生了,到时候奶粉钱也要不少,她不能上班就没工资,生产队连工分也不给,愁人啊。

  安然忍了又忍,终究是啥也没说。

  本钱她有,拿出三分之一就是八百块。

  八百块已经算一笔巨款了,甚至她还知道什么样的货物最赚钱,可现在形势不明朗,她要敢撺掇沈家两口子做小买卖就是害人。

  他们,可是未来的阳城市最大的货运公司老板,不仅承包了所有的长途货运,在只有汽车运输的落后地区,小到一块橡皮一张卫生纸,大到钢筋水泥和汽车,都要过他们家的手。

  另外,他们还租下阳城市至全省多个地市和省会的客运路线,拥有上百辆班车,请了专门的中巴车大巴车司机,只要车轮一动,就有源源不断的钱进账。

  不需要任何人干预或者插手,他们凭自己就能拥有辉煌的人生。安然告诉自己,不能仗着自己的“先知”,影响到别人的人生进程。

  谁也不敢保证蝴蝶效应会不会全是正面的,这个年代的“万一”,她承受不起,沈家两口子也承受不起。

  因为最近她本来是有点蠢蠢欲动的,可上个月发生了一件荒唐事:辽宁一位叫“张铁生”的考生,在物理化学卷子背后写了一封求情信,说他是某个公社的知青、生产队队长,平生最看不惯的就是“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希望判卷老师看在他忠于本职工作的份上,能给他加点分。

  结果,就是这封大言不惭的,自以为是的,谁看了都得问一句“是不是脑子有大病”的求情信,让他愣是凭着六分(满分一百)的物理化学卷子被破格录取,成为造反派的马前卒,提出搞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1】。

  你说荒唐不荒唐?

  更荒唐的是,还当上了那啥代表。

  就凭这件事,就能彻底打消安然内心想要发财的小火苗。

  她还是在保护好自己和女儿的前提下,尽量多帮宋致远少走点弯路,扫清他科研路上的绊脚石吧。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几年,将是越来越白热化的几年,上头的斗争只会越演越烈,她作为一朵不起眼的小浪花,还是低调自保为主。

  第35章 三更合一

  铁蛋嘴里嚼吧嚼吧, 背着双手老干部似的进门,“姨今儿吃啥?”

  “吃麻辣兔丁可以吗?”

  门口小兔子瑟瑟发抖。

  “还吃麻辣啊,能不能换个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