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云越往事第107节(1 / 2)





  昭灵心想,西越国开始强大,应该是在越潜征服典国之后吧,他向西南开疆辟土,开发了当时较为落后的西南。

  展厅里的文物十分丰富,昭灵细细观览,他慢慢地从铜器的展柜走至玉器的展柜。

  此时导游已经带着游客前去参观云越王的地宫,他解说的声音比较响亮,昭灵能听见几句,譬如:“咱们南方的土壤偏酸性,骨头很难保留下来,但是很幸运,越穆王的颅骨保留完整,能做颅面复原。”

  导游说:“等会看完展品,大家随我去放映厅看越穆王颅面复原的纪录片。”

  放下手中的相机,昭灵抬起头,将导游的话听入耳。

  身边游客不知道问了什么,导游回答:“越穆王长得多高我不知道,但他是个浓眉大眼的帅哥。”

  浓眉大眼的帅哥?

  昭灵摇了摇头,继续拍展柜里的一件玉佩,他脑中浮现越潜的模样,剑眉星目,身姿英拔,确实仪貌出众。

  身为一名国君,越穆王的随葬品比较多,玉佩就有数件,昭灵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像个游客那般。

  昭灵当自己是游客,尽量以游客的心态来参观。

  展出的玉器比较多,种类也多,这些玉器因为沁色,大部分失去光泽,不再具备玉的特征,唯独其中一枚白玉,仍晶莹剔透,温润喜人。

  它是一枚玉觿。

  昭灵非常眼熟,因为这是自己送给越潜的那件玉觿。

  展柜上方贴有玉觿发掘时的照片,从照片中看,这件玉觿出土于越穆王脖颈处,是他的项坠。

  玉觿是组佩玉的一部分,一般应该是挂在腰间的,它却成为了越穆王最珍视的,佩戴在胸前的物品。

  手指隔着玻璃柜摩挲玉觿,昭灵望着它许久,许久。

  导游和游客从地宫里出来,昭灵才离开玉器展柜,往地宫走去,他通过长长的墓道,进入幽深的地宫内部,按着指示牌一直向前走,走至主墓室,远远地,便望见一口巨大的船棺停在主墓室正中。

  他深吸一口气,而后,转身离开主墓室。

  昭灵再不肯踏前一步,亲眼去看船棺中越潜的骨骸。

  无法知道,当越潜知道昭灵病逝的消息时,他是何种心境。

  快步离开地宫,径直走出展厅,来到户外才止步,昭灵吹着林道扬来的秋风,心里空空荡荡。

  原主的职业教师,昭灵曾经的职业是王子,后来是城主(云水君),他当教师期初感到吃力,渐渐就适应了,做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昭灵发现这份工作挺清闲,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多,还有寒暑假。

  空闲时,昭灵不是旅游,便是去弓箭射击俱乐部射箭,还有与兄嫂一家吃顿饭。

  生活十分简单。

  结束南邑的旅游,返回孟阳市的一周后,那是个周末,昭灵在学校停车场里,听见两名老师在交谈,一人道:“紫铜山那边现在尘土飞扬,要爬山这回得换个地方。”

  另一人问:“怎么?”

  一人答:“正在搞考古发掘呢,发掘古铜矿遗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两名老师启动汽车走了,昭灵还坐在车内,手指轻叩方向盘,在思考着什么。

  紫铜山距离孟阳市有一些距离,在一个叫官铜县的偏僻地方。

  重生后,昭灵就住在孟阳城,但之前一次也没去过紫铜山,那里毕竟不是个有美好记忆的地方。

  启动汽车前,昭灵打开某聊天软件,给哥哥昭禖留言,说道:“哥,我今天要去爬山,明日回去。”

  汽车驶出校园,穿行在热闹繁华的街道上。

  现代人的生活很好,很美满,但昭灵毕竟内芯是个古人,也许给他一些时间,他会淡忘往昔。

  两千年后,沧海桑田,曾经位于紫铜山东面的孟阳城,和孟阳城冶炼场肯定早已荡然无存,即便金谷关,金谷渡口也难觅踪迹。

  唯有那条南夷水,到现代还在流淌。

  唯有紫铜山上的铜草花,像两千年前那样,仍在盛开。

  **

  前往官铜县的大路笔直而平坦,越潜手搭方向盘,听着歌,吹着风,是难得惬意的时候。

  行驶的路途过半,前方的桐油路很快变成进村的土路,一时菜市场的人语声相伴,犬吠鸡飞。

  驶出铜紫山脚下的村落,汽车沿着陡峭的山道盘旋而上,看着十分惊险,越潜面不改色,轻车熟路。

  汽车终于爬上山腰一处平坦的空地,那儿搭有数栋简易房子,房屋前还有一片农田,那儿就是考古驻地。

  越潜和队员平日吃住都在那里。

  打开车门,风沙扑面,越潜下车,一只大黑狗汪汪叫着从房子里蹿出,直奔而来。越潜蹲身,撸撸狗头,又起身,朝房子走去,狗子紧跟其后。

  蒙上更厚一层尘土的越野车停在瓜棚下,深秋,棚架上的藤蔓早已枯萎,吊着两颗风干的丝瓜。

  一阵大风起,风沙如幕,风沙的源头,正是驻地后头的考古工地。

  越潜到自己的房间里换身工作服,携带上干活的工具,迈着两条大长腿,快步绕过驻地,准备前往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