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3章(1 / 2)





  上官道拱手往前走了数步,跪在段昭凌身前,“皇上三思!苏氏乱政,太子年幼,微臣忧我大乾社稷安危!”

  段昭凌咳了几声,摆摆手,“朕对嫣贵妃始信不渝,况且正因为太子年幼,才更需要她替朕分担,爱卿不必再言。”

  吃了闭门羹,上官道等人姗姗欲走,却听苏嫣静静开口,“上官大人留步。”

  那女子娇艳妩媚,微微停在上官道身前,上官道从前只听说这苏氏独霸后宫,恃宠而骄,今日一见,果然是祸水之貌。

  “上官大人即身为辅政大臣,就该一心辅佐太子,不疑有他。而你却屡次越界,企图妄议后宫,心思早已不在朝政之上。看来这辅政大臣的敕封,是该收回而另觅贤良了!”

  上官道怒目而视,不想被她反咬一口,登时就指着她,“你这妖妇血口喷人!”

  桑榆上前,“上官大人还请自重。”

  苏嫣理了理鬓发,蹙眉一叹,“只怕现下,还要加一个顶撞本宫的罪名了!”

  几日后,圣上有旨,撤去上官道辅政封号,所有政务交予养病归来的苏复处理。

  兰昭仪得到消息时,将寝宫的杯盘器皿砸了个粉碎,怒气冲冲地抱了靖言往漪澜宫来。

  跪在殿外,大呼小叫着要见皇上。

  段昭凌近日想要听一听诗文,苏嫣便搬了靠椅坐在榻前,段昭凌闭上眼,表情十分安和,一只手还搭在苏嫣腕上。

  正读到意兴正浓时,却被殿外兰昭仪的呼喊声打断,苏嫣撇撇嘴,“陛下可要出去瞧瞧,兰昭仪可在臣妾这里受了不少委屈。”

  段昭凌张开眼,雾气迷蒙,进而握住他的手,“不必了,教她回去安心抚养靖言罢。”

  --

  展眼春红落尽,盛夏已至。

  长乐王的兵马并未入皇城,而是在京都安营扎寨,而段昭烨本人亦没有现身。

  宁文远领罪后,交出兵符,但太子靖文赦免他罪状,仍是安排他兼任太傅一职。

  也因着宁文远的反击,戎狄各部短时间内不敢再犯乾朝,倒换的昌平一片。

  近来皇上每况愈下,夜间无法成眠,时常靠在床上一咳就是整夜。

  宫中太医束手无策,只是加重了药量调理。

  淑妃见皇上如此,时常暗地里抹泪,那个从前呼风唤雨的男人,竟是走到了如今这样狼藉的境地。

  宫中许久不曾设宴,苏嫣便想着七夕那日在飞凤台设流水宴,也好去一去沉闷之气。

  淑妃等人自是十分配合,将所有事务皆是安排妥当。

  开宴时,久未出宫的皇上竟然坐着龙撵而来,自是让所有人喜出望外。

  再看他席间谈笑风生,精神头很好,遂更为宽心。

  衣香鬓影,桂殿兰宫,花草芳貌。

  就连苏嫣也觉得,仿佛一切静谧安详。

  席间段昭凌兴致颇高,饮了一口黄酒,退宴时,由苏嫣与他同乘而归。

  喧嚣散去,段昭凌有些撑不住,就靠在她身上,“朕突然很想听你的箫声,已经有许多年不曾听过了。”

  苏嫣掀开珠帘,望了望漫天繁星,“今日乏了,明儿臣妾就取来玉箫。”

  第二日,段昭凌依然精神健朗,用过午膳,就将苏嫣唤来,仍是提起昨日要她吹奏之事。

  苏嫣拗不过他,只得替他盖好蚕丝锦,起身。

  却突然被他从后面拉住,没有焦点的黑眸长久地定格在她身上。

  良久,他道,“朕等你回来。”

  苏嫣心头一跳,笑了笑出门去。

  及至殿外,鼎盛天光从万里无云的高空倾泻下来,满眼花红柳绿,风中仍是有薄薄的海棠香气。

  安然,清净。

  苏嫣放慢步子,摘了一朵海棠别在胸前,举手投足间都似乎带着盛夏独有的芬芳。

  她收执玉箫,忽然想起,十多年前,自己也是如此一袭春衫,行走在东宫繁茂如海的花圃中。

  而那时,段昭凌就在花海尽头静静等着她。

  玉珂和王忠明一同,将皇上从殿中抬出来,安置在海棠花旁的桃花树下。

  桃花已谢,唯剩枝叶。

  阳光就透过枝叶,细碎地映在他轮廊分明的脸上。

  有那么一瞬恍惚,苏嫣竟觉得,那神态一如从前所认识的段昭凌,而不再是后来高堂孤坐的帝王。

  “嫣儿。”他低声唤了一句,然后摸索着,撷下一朵初开的海棠,苏嫣走过去蹲下,他便替她插/入发髻。

  虽然他手法拙劣,海棠花也歪歪斜斜,但段昭凌仍是赞道,“这花配你正合适,玉雪飞花,再为朕吹一次罢。”

  “陛下若是乏了,就闭目靠着,臣妾就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