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节(1 / 2)





  这样高的办事效率,这在平时是绝对不可能的,有时候找村委开个证明,这些干部们都推三阻四踢皮球,这大概是他们同仇敌忾齐心协力的头一回。

  不过在姜沁渝看来,这绝对是求之不得了,她也没含糊,立马就在合同上面签了字,然后就直接往村委的公共账户上面转了一百万的租赁款。

  拿到了货款收据,这就算是合同生效了,姜沁渝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水库和荒山到手了,问题就解决大半了。

  至于梯田,那不属于村里的集体财产,是分配到了各家各户的,想要继续承租的话,就需要挨家挨户去签合同。

  但这点姜沁渝也不担心。

  因为水库那边的梯田地理位置特殊,不比山下村里的那些平整农田,要种植收割都不是容易的事儿,所以村里的人绝大多数都不爱那一块的梯田,如果有人承租,只要价钱合适,这些农户绝对毫不犹豫地就会租给她,连半点条件都不会讲。

  合同到手,接下来就好办了,这回她也不用担心会被人知道她从水库里捞了大批河鲶上岸的事儿了,就算知道了,她已经续租了二十年,合同在手,也不怕会有人把水库抢了去,就是彭万里也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姜大伯姜姑姑那边,如今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余力来她这儿闹,而且就算来闹,她也不怕,她那箱时空垃圾里,可还剩下不少祝咒符呢,只要这些人不怕倒霉,只管放马来试试。

  一切进展顺利,接下来就看她系统升到二级,凑足够的积分购买鱼苗了。

  姜沁渝带着合同欢天喜地地回了家,正巧看到臭臭跟姜妈蹲在院子里,正拿着刀在剖什么东西。

  小家伙撅着屁股,也是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

  这几天臭臭跟姜妈熟悉了不少,可能是姜妈时不时会拿糖果来诱惑他,小家伙已经被姜妈给收买了。

  有时候姜沁渝有事外出,这家伙虽然也会追,但只要姜沁渝说让他跟姜妈在家里呆着,他也不会哭,反而屁颠屁颠地跟在姜妈身后跑,已经不复刚来时的陌生和胆怯了。

  姜沁渝纳闷:“你俩在干什么呢?”

  姜妈抬起头来,看姜沁渝一脸轻松的样子,就知道事情应该是办成了,遂指着那大脚盆里的几只河蚌,道:

  “你上回弄的那个小河蚌味道不错,所以我打算把这个给杀了,弄点河蚌肉来尝尝。”

  姜沁渝看着那几个大脸盆差不多的河蚌,这才想起来这玩意儿也是之前她从水库底捞上来的,就点了点头,冲着姜妈道:

  “您先等等,我把这文件放好就来给您帮忙。”

  把合同锁进柜子里,她就戴着一副手套出来了,但这么长时间的功夫,姜妈也没能将一只河蚌给搞定。

  很显然,这可能也是姜妈头一回碰上这么大的河蚌,想要杀死这玩意儿可不容易,越大的蚌壳咬合力就越强,所以想要剖开这河蚌如扇面一般的外壳是需要很大力气的。

  姜沁渝找来了一把长刀,顺着那河蚌壳的缝隙一点点戳进去,跟姜妈两人齐心协力,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河蚌给杀了。

  两手一掰,两个坚硬的壳子就分做了两边,这时候,河蚌里面的东西就露了出来。

  不过,这一撬开,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后,母女俩就都愣住了。

  在这只脸盆大的蚌壳内,被长刀削开的两瓣贝肉之间,露出了一排排毫无规律形状也各有差异的囊袋。

  这些囊袋,就如同刚刚切开的母鸡肚子里怀揣着的一连串黄色鸡蛋卵差不多,有大有小,看起来很是古怪。

  姜沁渝下意识地就伸出手戳了一下其中的一个囊袋,结果这一戳,就戳到了一个圆圆的硬硬的东西。

  她心下一惊,猛地意识到了什么,伸出手来一把就抠住一个囊袋,一把就将那囊袋给撕开来。

  一个圆咕噜咚的淡粉色珠子就从里面滚了出来。

  姜沁渝被这一颗珍珠给惊呆了,再看看那边蚌肉里那并排着的几十个圆鼓鼓的囊包,她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

  我的个乖乖,她这不是在做梦吧?

  一旁姜妈也傻眼了:

  “这……这是,珍珠?”

  姜沁渝故作镇定,实际上心跳都开始加速起来,她站起身来就往屋子里跑,找了一把剪刀又找了个塑料盆急匆匆地跑了出来,直接就将贝肉里面那些囊袋全部给剪了下来。

  一只老蚌里面,足足剪下来二十多个囊袋,里面大大小小地藏着二十多颗淡粉色珍珠,虽然这些珍珠有的圆有的扁,但是每一颗都光泽细腻柔亮,看起来质地非常上乘。

  姜沁渝不信邪,跟姜妈对视了一眼后,两人默默无语地继续忙活,把剩下那几只老蚌都给杀了。

  毫无例外,剩下的那几只老蚌,也都怀揣着囊袋,满肚子都是珍珠。

  就姜沁渝捞上来的这五只成年老蚌,里面就没有一只不产珍珠的,就这么五只老蚌,从里面割出来的珍珠,就大大小小差不多有近两百颗,直接将那只塑料盆给爆盆了。

  而且这些珍珠颜色各异,有的是粉色,有的是紫色,有的则泛着淡淡的绿色,装到姜沁渝事先准备好的那个塑料脸盆里,在夏日的阳光映照下,竟然泛起了淡淡荧光,看起来珠光宝气,非常漂亮。

  老蚌生珠,这一点不奇怪,毕竟明罗山水库底下就有泉眼,以明罗山水库的高品质水质,能产出这样的珠贝完全符合逻辑。

  而且这明罗山水库,有产珍珠的先天条件,那就是这座水库因为河鲶为患的关系,早就荒废很多年了。

  这就意味着,这十几二十年来,这座水库来光顾的人很少,在水底打捞河蚌的人也少,给与了这些河蚌天然的生存环境,让这些家伙一长就是十几二十年,半点都没受到惊扰。

  这样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才能使得这些河蚌能长出这么优质的珍珠来,这听起来很离奇,但实际上只要细想,就觉得完全都在情理之中。

  姜沁渝懂玛瑙翡翠鸡血石这些跟地质有关的宝石的行情,但珍珠这一块儿,她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了。

  不过哪怕不懂珍珠的品质和价值,她也有一点常识,贵的珍珠,肯定是又大又圆,而且没有瑕疵的。

  这些老蚌里面抠出来的珍珠,每一颗都干净剔透,不带黑渍麻点,但要论形状,可就没那么规则了,姜沁渝在这一大盆珍珠里面三挑四捡,最后才挑出来二十来颗肉眼看上去很圆很周正的,剩下的那些,基本上就只能碾成粉了。

  而且就姜沁渝挑出来的这些,最后到底能不能用,估计也需要经过专业机器检测,才能判定是不是真正圆到了能用来充当珠宝的级别。

  只是就这也足够震撼的了,姜沁渝这真是无心插柳,全然没把这些老蚌跟珍珠联想到一块儿去。

  当日在那水库底下,她见到的老蚌简直不知凡几,数不胜数,只是因为怕这些蚌肉太老了不好吃,加上这玩意儿体型巨大,太过沉重,她细胳膊细腿的拎不动,所以挑挑拣拣地就只抓了这么五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