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节(1 / 2)





  房间对出去就是一个庭院,一株梅花枝叶正绿,尚未含苞。

  邢墨悠然地坐着,神情怡然温和。

  叶莲灯忽然问:“你是不是来过?”

  邢墨摇头,“怎么?”

  “觉得你过分淡定了。”其实她就是想

  “嗯?我应该很激动吗?”

  “你父亲是慕容家先家主的同僚,按理说你认识慕容涵秋就应该也认识慕容千雪,你为什么要装作不认识他?”

  “谁和你说我认识他了,”邢墨笑了,“之前我父亲和慕容家关系很好,但我并没有来过这里,因为我不怎么插手父辈的政治党争,当时父亲也不许我参与,所以关于慕容家的事情我只是听长辈们提起过而已。”

  叶莲灯还有一个疑问,但是她不能说出来。

  因为那个雨夜,邢墨对她用了安眠散,但是邢墨却并不知道这对她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用,当晚,慕容涵秋和他的对话她全部都听到了。

  从中她听到了邢墨对澜炽的用情至深,自然也知道了慕容涵秋和邢墨是旧识。

  但是,邢墨从来没有告诉她任何关于他与慕容涵秋的事情,或者说,刻意回避与她有关的所有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在刻意回避澜炽吗?

  所以看到一个与慕容涵秋如此相像的人,他当然一眼就能认出,然后他装出不认识的样子,甚至莫名地吃起了醋?

  叶莲灯思绪飞快地闪过,随之面上不动声色,她手枕下巴看着邢墨,笑得弯了眉眼:“那你给我讲讲。”

  邢墨压下眼底波澜,望着屋外未绽的梅树,将一段往事娓娓道来。

  屋外微风浮动,轻轻带起门扉极小的幅度,盈和着邢墨低低的温润嗓音。

  叶莲灯静静听着,却莫名觉得有什么东西看似千丝万缕杂乱无章,其实却彼此交织。

  比如此刻,听的分明是别人的故事,却在冥冥中让她觉得有些东西一定和澜炽——或者和自己有关。

  “慕容家是蒲城最大的药商,但当年的慕容家却并非仅此一个身份。多年前,流寂还不是大漈的君王而只不过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皇子,前任帝王云磬帝尚以铁腕手段掌握着举国要务。彼时,慕容涵秋的父亲慕容疏作为他的亲信,还是大漈朝廷中大权在握的重臣。但后来,太子谋反,连同太子妃被云磬帝以极刑处死,那一场动乱死了太多人。”

  邢墨看着屋外忙里忙外的仆人们,神色恬淡。

  “几乎满朝的大臣都被卷入政党之争,只有在云磬帝一党和太子一党中站位才能活下来。而当年慕容疏则是太子一党,动乱被镇压后,太子一党悉数被罢黜,也包括我的父亲在内。而慕容疏本就一直在做药庄的生意,他在入仕前本就是个做药材买卖的精明商人,在他为官期间,慕容疏依然不遗余力地兼顾着老本生意,他开的药庄不仅没有受影响,反而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即便慕容家被罢黜慕容疏惨死,药庄的生意虽颓败过一阵子,但在新帝登基后就有很快便恢复了生气。方才我们过来的路上见到的药庄基本都是慕容家的产业。”

  “啧,那慕容涵秋为何做医女便情有可原了,不过,她有这么好的家境不回来真是浪费。”叶莲灯叹道,目光灼灼地凝视着邢墨的侧脸。

  邢墨转过头来扫了她一眼,便移开话题继续道,“我们起初见到的那名疯妇则是慕容府的三姨娘,慕容疏一共有过三位夫人,正房多年前小产后郁郁寡欢早就死了,二房被扶正,但在慕容疏死后便立即随之殉情而去,而这位三姨娘在慕容疏死后三年便疯了,至于慕容涵秋和慕容千雪究竟是哪一房所生我便不得而知了。”

  邢墨顿了顿。

  “不过,慕容疏死后五年内,慕容家的妻妾子女们相继死的死疯的疯,真正还活着清醒的慕容家的人大概就只有慕容涵秋和这位慕容千雪了。”

  忽然,一片白影晃入眼帘。

  千雪看着邢墨,笑得明媚,双眸却幽深不可见底。

  “公子倒是对慕容家的事情很是了解。”

  邢墨也笑,眼底温温,“过誉,满蒲城都知道的事,随便听说书人讲讲就能听个大概。”

  “我和姐姐是慕容家最后的希望了,姐姐好几年不回来,我可是十分想念她。”

  邢墨没再说些什么,端起桌上早就斟好的茶搁在鼻尖闻了闻,尚有缕缕清香。但他和叶莲灯一样,都是一口茶也没有喝。

  叶莲灯察觉到了气氛的尴尬,尬笑了两声,“没事儿,她的小侄女儿失踪了,她人估计早就已经来到了大漈,说不定你很快就能见到她呢。”

  苏谢是慕容涵秋的侄女儿,那也是千雪的侄女儿。

  可是,千雪听了这话,却什么也没说,只是礼貌地笑笑——就像浑不在意一般。

  “也罢,二位先请吃饭就坐吧,让我来好好款待一下二位,饭后还想带二位逛逛蒲城的夜景呢。”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小天使们,蠢作者今天去爬山啦,忘记定时来晚啦。

  -

  千雪和主线还是有很大关联的,嘿嘿嘿~

  第56章 伍拾伍 明白

  明月高悬,映着蒲城的烟柳画桥和万家灯火,让人从这夜色中觉出一种柔婉细腻的繁华。

  云中月自水中穿行,行一场转瞬即逝的旧梦。

  饭后,千雪提出带他们逛夜市,邢墨礼貌地拒绝了。

  可叶莲灯却对此充满了好奇,同千雪一起去了。

  此刻,千雪和她并肩而行,一路上给她介绍了许多稀奇的景色物什,一主一宾聊得十分欢愉。

  夜已深,已入深秋,行人渐渐少了,街上的灯火再暖也留不住人们的归心。

  叶莲灯和千雪走至一处人迹罕至的拱桥上,桥的另一头垂着一颗巨柳,长长的枝叶远远地延伸而出,有许多柳条刺入了水中,扎破了水镜中的溶溶月色。

  她停下,指着那处垂柳对千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