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章(1 / 2)





  孔铭扬将筷子重重放到桌上,“就是苏青不这样做,我的手段估计比这还狠,知道我看上的女人,还敢强抢?这赵家也太猖狂了,连我们孔家都不放在眼里了?跑到二爷头上来拉屎。”

  苏青那晚所做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单凭谭老五的能力是不可能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他在后面动了不少手脚,同时也消除了引起赵家怀疑的痕迹。

  孔老爷子闻言,也动了气,像他们族类,地盘意识以及占有欲极强,别说别人碰触了,就是看一眼都不行。沉思一会儿,说:“赵家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不行,就除掉,如果连自己的女人被觊觎都要容忍,那还真玷污了我们高贵的血统。”语气霸气十足。

  半响后,语气缓和道:“这么些年,不爱与他们计较,是怕暴露,虽然我们自视是上古血统高贵的银狼一族,但在这个社会儿,却被别人视为异类,是会引起不少麻烦的,尤其是苏青,见过你的真身,而且相处时间不短,若是发现你是异类,不知道会不会……”

  孔老爷子的话被孙子打断,“我的妻子只能是她,她也只能跟我。”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坚决。

  ------题外话------

  读者们今天还有一更,时间下午。

  这几天码字没有动力,请亲们,多给点支持,花花,钻钻,月票,订阅什么的,我才有动力好好打磨文文啊,多谢支持了。

  第六十二章 买房,章老求见

  更新时间:2013-9-16 14:40:37 本章字数:3668

  按照城市规划局的要求,京市目前到处都在拆拆重建,很多旧式楼房都要推到,重建新式住宅区,或者建成高楼大夏,商场写字楼不等。

  拆迁问题自然会引起民众不同的反应。

  要拆迁的住家户有不愿意搬的,原因要么是住久了滋生了感情,不舍得搬出,要么是嫌陪得钱不够多。

  还有住家户不想加钱住进新楼房的,这从而滋生了一批转卖房屋的人,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限购令,个人买房不受限制。

  这个时期很多市民还不了解房价或者房地产这个概念,更不知道若干年后,房价成了天价,买房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于是,很多老百姓就想拿着一大笔赔付款,做些生意什么的,好过加钱再买一套房子。

  苏青的同桌许玥家就是这样,她们家正在拆迁,家里因为房子的事情,一时拿不定注意。

  她的父母都是工人阶级,工资不高,家里还有个弟弟要养,所以日子过的紧吧,再加上厂子里在搞下岗再就业,他们夫妻俩有可能在下岗名单中,于是他们就想着拿这批赔付款做些生意,总比买套房放在那强,等以后有钱了再说买房的事。

  “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怕我们担心,实际的问题是,再买房还要加钱,而我们家日子本就是精打细算,哪有闲钱啊。”课间休息时,许玥说起了这事是满面愁云,抱怨道:“你说干嘛要拆迁啊,住的好好的,不拆迁这些问题不都没有了?”

  “从京市的发展来说,拆迁是必须的,也是合乎发展逻辑的,现在很多房屋建的地方不合理,浪费了土地资源不说,还影响都市城市的面貌,这是大势所趋。”周放说的头头是道,虽然他们看似无所事事,但是毕竟家世特殊,了解的事情多,自然而然眼光就长远些,见解独到些。

  “不要卖?房子只会增值不会掉价,到时候房价涨的可能就买不起了。”苏青好心提醒。

  那岂是买不起啊?若干年后,有的人一辈子挣得钱还不够买一套房子的,很多人因没钱买房结不了婚的大有人在,房子成了人们生活的中心,一生奔波有可能都是为了房子。

  而那些持有房屋的普通老百姓有可能在一夜间暴富,而那些勤奋苦读上了十几年学的大学生,却是无房族,靠着一月几千块钱过活,生活的美不美满,房子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过,想到若干年后堪比天价的房子,苏青心中隐隐有所明悟。1

  “二哥也说了,这房子过不了几年就会翻几倍,要是你们家现在把房子卖了,到时后悔的都找不到地哭。”周放说。

  苏青闻言,不由得吃惊,难道这孔铭扬也是重生的不成?居然能料到房价会翻倍的涨?还是说这人有先见之明,能预料到几年之后的事情?她转身看向后排的孔铭扬。

  那货正惬意地靠在教室的墙壁上,翘着二郎腿,捧着自己的手机,像看自己媳妇般的,边看边得瑟,抬眼察觉到苏青的目光,忙惊慌失措地关闭了屏幕,不放心地给塞进了口袋里。

  苏青要是知道他刚才看的是偷拍她的照片,早一巴掌拍飞他了。

  “你怎么知道房价会翻倍的涨,你能掐会算?”苏青对他这一惊一乍,奇奇怪怪的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

  孔铭扬见苏青没察觉出什么,心下松了一口气,听到苏青的问题,忙正了正神色,准备来个精英范的演讲,好好在他家苏青面前表现表现。

  于是从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农民蜂拥进城,导致住房紧张,再到国际发展全球化,物价的上涨等一系列经济,民生政治等相关问题,说的是一套一套的,理论新颖,颇有深度,让苏青更加震撼的是,这家伙对未来的预料,竟然到了十之八九的程度。

  不得不说,人的智慧是非常可拍的东西,以她一个重生者的角度来说,都不得不叹为观止,同时也让她对孔铭扬有了不同的认识。

  这家伙不单单是一个太子党,放在任何一个位置都可能独当一面,成就不凡。

  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不能再以重生者的姿态去站在高处看待问题,而应该脚踏实地,融入这个时代。

  苏青后来回去想了很久,再结合未来的变化,决定要趁着这个拆迁时期,拿出手中的资金尽可能的置办房产。

  房产属于不动产,放在那里不需要投入多少管理,经过时间的洗礼就能几倍不止的增值,对于她想要积累财富而又要低调来说,房产是最适合的手段。

  再过几年限购令一下,想要买房也就难了,再说经过这几个月,茶舍也赚了不少钱,本来准备还四合院的,不过,规定是两年内还清,现在一年时间还不到,刚好可以先用上。

  要买房,苏青才不会傻到直接去售楼处买,而是找上了许玥,说是她姑姑家开店有些闲钱,想置办几套房子,让许玥的父母在邻居里帮忙问问,要卖房的可以找她,价钱上会比别人高,作为报酬,每套房子成交后会给他家五千块钱。

  许玥说问问倒是没关系,反正那些人也是要卖房,卖给谁都是卖,再说苏青给的价钱高,他们捎带着也会落好,五千块钱太多了,不能收,苏青却劝她这是姑姑的意思,再说到房屋中介所,手续费用,不止这个钱。

  许玥一想也是,全当是做了一回中介,只是对苏青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同学而且苏青对她还不错,谈钱有点伤感情。

  其实苏青比她还高兴,一套房子成交她省出的钱那是哪点小钱啊。

  许玥父母听了自然愿意,同时邻居关系都不错,也好说话,又能拿一笔中介费,对于正缺钱买房的他们来说,正是雪中送炭,对苏青自是感激万分。

  苏梅手中也有些闲钱,有钱赚苏青自然不会忘了亲人,给姑姑将了下,苏梅二话不说,就将钱全拿出来买房,根本不需要与张志平商量,苏青每次做事,她都看在眼里,不会无的放矢,从现在她们家已经是中产阶级的水平就能知道,有苏青在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房子成交了十套,两套是苏梅家的,不过房子是有着落了,就是这中间需要的手续有点难办,好像是有人故意压着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