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章(1 / 2)





  “皇阿玛,儿臣心里头难受。”太子顾不得脸面了,直道委屈,“儿臣昨儿回了毓庆宫后,左想右想都不是味儿,心里记挂着若不让皇阿玛知道就是觉得憋着自己还愧对皇阿玛。”

  “到底怎么了?”康熙被太子说得越有些心急。

  太子这时才抬头,却瞧见康熙的脸色不是很好,反而开不了口说自己的事,担心的问道,“皇阿玛,您昨儿可是没休息好?”

  康熙见太子的眼里的担忧不似作伪,心里发暖,“朕只是没睡踏实。”

  “皇阿玛,可要召太医来看看。若是有什么烦心事,儿臣也能为您排忧解难,只要皇阿玛能休息好些。”太子听到康熙没睡踏实,想也知道是心里挂着太多的事。

  康熙摆摆手,道,“你有心了,朕没事。倒是你,有什么事憋着?”

  太子想了想,“儿臣本不该拿这事来烦扰皇阿玛的。不过既然来了,也就不瞒着了。”

  “嗯,说吧。”康熙让宫人伺候着,听太子的回话。

  “皇阿玛,前些日子,皇玛嬷让太子妃领乌日娜格格到毓庆宫教养,好能指个好人家,儿臣也让太子妃好生上心,免得辜负皇玛嬷一片慈心。这本是太子妃的事儿,儿臣也信任太子妃,为了避嫌更从不曾见过乌日娜格格,可不这些天不知从哪儿冒些话来,说儿臣这是要纳了乌日娜。”太子说到这儿,脸上怒意显现,“皇阿玛,儿臣从不曾有此心。乌日娜格格好歹也是科尔沁亲王嫡枝的格格,自进了毓庆宫也处处守礼谨慎,却不曾想听了这等闲话,这一气就回了慈仁宫去了。”

  “太子妃没劝住,儿臣训了太子妃一顿,但心里挂着这事,也不知道今儿还会被人编排成什么样,就过来找皇阿玛说说。儿臣与乌日娜格格之间清清白白。”太子觉得自己简直可以对天发誓,言外之意,皇阿玛,儿臣对蒙古真没垂涎。

  康熙听完有些复杂地看了眼太子,说实在的他对太子的这番说辞是真的有些意外,太后当初没把话说清楚,康熙是知道的,但他一点都不担心,太子会不纳了乌日娜,毕竟进了毓庆宫,人就是毓庆宫的了嘛。乌日娜背后的黄金家族,多大的诱惑,太子必定会高高兴兴有这么一位侧室。

  哪知道太子居然守着太后的话,真把人当客人一样摆到毓庆宫,看来这也不全是太子妃的错,太子对蒙古没心思,康熙有些高兴又有些失落,高兴的是儿子还是一样的贴心,他什么意思都谨守,不曾多生分毫不该有的心思,失落的是太子这孩子怎么越发没了野心了呢,在乌日娜进毓庆宫后就该把人给拿下好为自己添助力呀。

  如果太子知道康熙这心理,恐怕得感慨皇阿玛这心理该多别扭啊。

  “你这孩子,怎的这般谨慎。”康熙叹了一句,转头又对李公公道,“你去查,看是谁传的那些混账话。”宝贝儿子都告到他跟前了,哪能不做主。

  “嗻!”李公公领命去吩咐,至于查传的什么话,只要是编排主子的话就都得查,不然要他这个大太监出马做什么。

  太子听了心满意足,皇阿玛发话要查了,那么那些说太子妃善妒容不得人,还利用他儿子的人就没那么好过了,起码得断了她们几只爪子,还名正言顺。

  原本太子妃是要自己出手整治后宫不安分的几个主子,太子本也想着借乌日娜回慈仁宫的事自己来谋划一番,好弄个前朝后宫都倒个人仰马翻,但细思如今朝堂正是多事之秋,不宜再生事端,免得惹火上身。想来想去要出一口气,又不牵连过大,还得减少对太子妃的影响,最好最快的招数就是看皇阿玛了。

  来一趟得偿所愿,太子很孝顺地伺候康熙洗漱,接过宫女呈上的帕子,浸水拧干,“皇阿玛,擦擦脸。”

  康熙难得见太子这殷勤的样子,倒是被他取乐了,笑道,“何必做着小儿女样,亏了朕的教导。”

  “皇阿玛,儿臣孝顺您是天经地义。”太子笑嘻嘻地回道。

  “哼,也只是有事了方献殷勤。”康熙佯怒,取笑了道。

  “皇阿玛,您可冤枉儿臣了,明儿起,儿臣天天过来伺候您。”太子忙为自己辩解,“儿臣还得为弘昇哥几个做个样子。”

  “行啦,弘昇他们可都是懂事的孩子,你这个当阿玛的倒是越活越回去了。若要你伺候,那还养那么多奴才干嘛?”康熙又道。

  “儿子跟他们能一样么。再说了,儿子倒是想越活越回去,好回到小时候,嘿嘿,那时皇阿玛可不舍得骂儿臣。”太子说起哄康熙的话来,那是一串一串不带重样的。

  “难道朕现在就不疼你了。”康熙斜了太子一眼,接过太子递过来的配饰,自己动手挂上,原本该贴身伺候康熙的宫人都静立一旁,没敢打扰这父子俩的说笑。

  太子笑了几声,又与康熙说了一些家常话,然后才随康熙一道去上朝,哪管他一大早来这一出会掀起什么波浪。

  太子妃没想到太子的工作效率那么高,一大早刚到慈仁宫请安,就得知钟粹宫延禧宫两个宫的人没来,说是身子不舒服,碰见的德妃与荣妃,还有几个皇子福晋,大家的脸色都不算很好。看到她们都不舒服,太子妃就舒服了。

  大大方方去见太后,结果太后也不舒服,太子妃愣了一下,心知肯定是因为乌日娜回慈仁宫的事,面上也不露,问了太后的贴身嬷嬷吴嬷嬷,“太后的身子如何,可请了太医没?”

  吴嬷嬷听到太子妃询问,细声回道,“太后只是年纪大了一时不松快,让奴婢不用惊动太医。”

  “这怎么行?”太子妃倒是觉得太后对自己身体太大意了。“吴嬷嬷,你是太后身边的老人,太后的身子金贵,你怎么也该劝劝。”

  吴嬷嬷被太子妃说得老脸泛红,太子妃平日都这么机灵,怎么今日倒犯傻了呢,昨儿乌日娜格格回慈仁宫,太后心里不快,哪有那么快就想开,毫无芥蒂地召见太子妃?这么一问再问,莫不是真要把太医请来。

  吴嬷嬷久没回太后内室,太后知道太子妃不见到她是不会走了,只能让吴嬷嬷把太子妃领进来。

  太子妃进去后,见太后躺在榻上,没什么精神,到底也是关心了许久的老人家,心里是有些软的,走上前去给太后请了安,问太后身子哪儿不舒服,就听到一道娇蛮的声音,不屑地哼了一声。

  “乌日娜格格,你昨儿来慈仁宫侍奉太后,倒是辛苦了。”太子妃瞧乌日娜同志在太后这儿依旧生龙活虎,想来也没受什么教训。

  乌日娜见太子妃望向她,怒目而视。昨日回到慈仁宫,才说明来意就被太后给骂了一顿,又没脸再回毓庆宫,好不容易捱了一晚上,还要看到太子妃这张脸,真是碍眼!“侍奉太后是我该有的本分,不想有些人面甜……”

  “乌日娜!”太后打断乌日娜,坐起身子噼里啪啦一阵蒙语训骂,听得懂蒙语的宫女嬷嬷都低了头,太子妃被太后中气十足的骂声给惊到了,这骂得真狠哪,乌日娜彪悍的基因果然是遗传的,不过太后好歹比乌日娜要会做人得多。

  太后骂完,又瞥了一眼一脸委屈不满的乌日娜,恨其不争地咳了一声,才对太子妃道,“你有心了,哀家还好。”说着又看了眼乌日娜,想了想才道,“昨儿乌日娜过来,跟哀家说了,也怪那起子小人胡乱编排,坏了你的名声,乌日娜气不过才回来哀家身边,倒让你挂心了。”

  太子妃见太后主动给台阶,要掀过这件事,也道,“皇玛嬷别这么说,您让我指点教养乌日娜格格,反倒让格格听了闲话受了气,说来也是我失责的地方。我倒也不怕那几句闲言碎语,只是乌日娜格格,恐会受委屈。”

  “她小小年纪也不够稳重,很该磨一磨她的性子。不能听风便是雨,一不高兴就来找哀家撑腰,反倒害得你受累。”太后很是推心置腹地说道。她听得明白太子妃说的受委屈是什么意思,不外乎是乌日娜会因为那些闲话损闺名,在京城难嫁。

  本来太子妃把乌日娜拘在毓庆宫教养,不把她给太子,不能说是太子妃的错,太子也守礼,这样子只要乌日娜老老实实的,好生被太子妃教养一阵也能找个好人家,名声清清白白嘛。可乌日娜一门心思要当太子的人,她的小动作只要宫里有心的人都能探出一二,这就容易让人做筏子。

  太后还准备把乌日娜甩给太子妃,要乌日娜再忍些时候,哪想得到乌日娜自己主动跑回慈仁宫,这下好了,盯着毓庆宫的那群人还不得高兴死。

  太后在见到乌日娜的时候,就已经气得恨不得把乌日娜给扔回蒙古去,她多难得才有个清静日子,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蠢笨的侄孙女扯她后腿?骂完乌日娜后,又气太子妃,怎么也不忍多几日,这样把乌日娜给激回慈仁宫,太子妃自己的名声就不要啦?

  有了这段心事,太后今早才不想要见太子妃,可是事情出来总是要解决的,不愿见也得见,见了太子妃商量个对策,大家把话圆了,她想好的说辞是乌日娜去毓庆宫让太子妃教养,然后因有流言说乌日娜本是进毓庆宫的,但太子妃善妒不肯,乌日娜一气之下回慈仁宫以证清白。这样的话,乌日娜的名声也算保住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日子才好过下去。

  太子妃也算机灵地附和了她的说辞,也许太子妃与太子商量过了,也是这般想的吧。

  “皇玛嬷您千万别这么说,总归是我办事不周全。乌日娜格格也别生气了,那些流言只是流言,不要去听便是,咱们说开了,也就不会有那些闲话了。”太子妃与太后说完了,还不忘再逗一把乌日娜。

  乌日娜被太后与太子妃的话说得眼睛冒着圈圈,明明她是被太子妃给气回慈仁宫的,怎么到了太后和太子妃嘴里,她是受不了流言才回慈仁宫证明自己与太子清白的?就算传流言也该是传太子妃善妒不容人才是,怎么能扯到她身上?“你说什么?这关我什么事?”

  “什么你啊我的!”太子妃还没说话,太后就又被乌日娜给气着了,“来京这么久,还没学会规矩吗?太子妃是你****!怎么能如此不敬!”

  “她…”也配!乌日娜在太后的怒视下,把剩下的两个字给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