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沈羡见她高兴,又见那月白身影形容温雅,心想大约是顾丛。

  她倚靠在赵绪怀中,忽然低声问道,“赵绪,裴贞与先帝,可是有旧。”

  便听得赵绪在耳边淡淡道,“自周肃与其夫人死后,镇南王便与裴贵妃有些不睦,时有一些流言,称先帝曾醉酒临幸了夫人安氏,于次年秋生下一子,也有流言称周氏夫妇死于裴贵妃善妒,前尘往事,也不得而知,最终流言也不过是流言罢了。”

  沈羡心中一叹,又问道,“赵绪,三年前,于帝京脚下三拜而归时,你在想什么。”

  赵绪亲了亲她的耳垂,阖眼道,“大盛。”

  “大盛?”

  “大盛。”

  三年前,先帝驾崩,皇子叛乱,南北边境未平,赵缨已得先机,再起战端动摇的是大盛国本,赵绪那时已至帝京城门,最终却是三拜而归。

  沈羡忽然生出一些悲悯,她想先帝膝下子女皆是龙章凤姿,风华出众之辈,他瞧着自己一众儿女,可曾预见到了这样一日的来临。

  夜晚的烟花渐渐消逝,只余下满街满树的花灯余光映照,赵绪仍要回灵川,沈羡垂眼瞧着手中的金狮面具,低声道过平安。

  “沈羡,”赵绪摸了摸她的面庞,“不必再回宫了。”

  她只是笑了笑,“我要去。”

  只有她在宫中,赵绪才能握住北方的兵权。

  月色自消逝的烟花中显出了一些,温柔笼罩过今夜的离人。

  姻缘树下,那袭月白身影也已悄然不见,只余下裴嘉鱼一人犹立在原地,兔儿面具遮挡了她所有的神情,却能叫人瞧见她雀跃的心情。

  “鱼儿。”沈羡转过神坛,轻轻唤了她一声。

  “沈姐姐!”裴嘉鱼取下了面具,白玉面庞沾染着一些绯色。

  “方才是顾先生?”沈羡含笑问道。

  “呀!”裴嘉鱼笑了起来,并无扭捏之态,“被沈姐姐瞧见了。”

  沈羡微微笑起来,“回罢,元宵要过了。”

  裴嘉鱼应了一声,沈羡与她一道走出月老庙,穿过了树下淡薄的酒香。

  繁华尽处,裴贤立在面具小摊前,向主人家打听未果,方才有些觉出遗憾来,便见路的尽头立着一人,浑身都隐没在黑暗中,面上覆着一张狐狸面具。

  他停下脚步,打量了对方片刻,方才笑道,“是你。”

  对方并不曾说话,只是缓缓摘下了狐狸面具,露出了一双漂亮又狭长的丹凤眼。

  子时已过了,未见到裴贤,顾丛与裴赞皆要回书院,与沈羡同路,裴贞与裴嘉鱼便留下来等一等裴贤。

  “顾先生!”裴嘉鱼喊住三人的脚步,“还有沈姐姐和四哥,今夜真是高兴!”

  三人俱是回以微笑,沈羡将目光投向裴贞,便见他只是淡淡立在裴嘉鱼的身旁,眼底有一些说不出的苍凉感。

  作者有话要说:  高举我羡绪大旗哈哈~爱我的绪绪三千遍~

  另外!

  超级感谢颜文字小天使为我浇的营养液!过期君感动到暴风哭泣!啊!!冲鸭!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鱼 4个;浮生岂似风中雪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w`?) 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章 和亲书

  赵缨很少在承明殿与大臣议事,多数时候他都喜欢去南面的大书房,今日却带了李镛和顾丛回殿。

  沈羡替新帝换了一盏温茶,见他们要议政,便行了礼打算先行退下。

  “不必退下。”赵缨吩咐道。

  沈羡应了一声是,便恭然立于阶下,垂首不言。

  赵缨将南疆国书递与李镛,淡淡开口,“南疆国书送至大盛已有月余,南面传了消息过来,南疆使节已经动身有些日子,不日便会到京,丞相如何看。”

  李镛接过国书,片刻后沉吟道,“南疆有意修盟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连年征战,虽我大盛将士骁勇,毕竟兵疲人乏,若能以此定止战约,有利于我朝征北。”

  赵缨并不表态,只是问道,“南疆提出和亲一事,丞相可有人选。”

  “我大盛朝如今只有一位公主,只是……”李镛踌躇片刻,一时未有后文。

  “长公主身份尊贵。”顾丛立于一旁,声音不高,却气势沉着,“先帝封号盛华,乃与大盛共华之意,若是以长公主之尊,和亲南疆,乃是下嫁,有损我大盛国威。”

  李镛点头应道,“顾院首言之有理,况长公主年少有军功,积威犹在,若放其入南疆,恐后患无穷。”

  赵缨淡淡瞧了国书一眼,“依二卿之见,皇姐非良选,孤应当选谁呢?”

  李镛思索道,“前朝有旧例,可封郡主和亲,臣以为,裴氏明珠郡主可为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