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1 / 2)





  明珠很少听到严鹤臣用这样平静的语气说话,他的语气似乎带了几分诱哄,也带了几分鼓励,让她按照他的想法一步一步说下去。

  “按照宫规,这个小黄门该怎么处置?”

  严鹤臣似乎一笑,淡淡道:“杖毙。”

  这不留痕迹的两个字,说得明珠打了个冷战,严鹤臣见自己把她吓到了,有些不自然:“你不用怕,这是他自己做了糊涂事该有的下场,若是在景帝时期,”他突然顿了顿,不过又若无其事地接过话,“小太监做了错事,扑杀、车裂都是有的。不过挨过一刀的东西,也得了一些体恤,做太监的,若是砍头,也向来不用拖到菜市口斩首,一般都给我们留些脸面来。”

  听着他把自己也归集在太监这类人里,明珠心里竟升起了几分涩然。严鹤臣倒是神情如常:“不过,杖毙了他是万万不够的,方才你也听见了,郑贵人自己给自己断了后路,这事若是轻描淡写地算了,以后会更肆无忌惮,不过这事,自然要由皇上来处置。”

  看样子,严鹤臣已经想好了后面的招数,明珠轻轻点了点头:“我已经好多了,今天晚上,我去和连翘睡吧。”

  严鹤臣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到底于理不合,日后若是送她入宫,说她在一个太监的床上睡过,像什么样子。

  严恪给她拢着披风,送她出门,连翘的住处是司礼监外的厢房,虽说是厢房,可却是严恪专门安排好的,里面拢了炭盆,门窗都修得很结实,看样子,严鹤臣确实打定了主意,让她常住在这里了。

  这一夜,严鹤臣睡得并不安稳,合上眼,就能闻到一股极淡的,属于明珠身上特有的味道,在黑暗中,严鹤臣睁开眼,郑贵人,槿嫔,姚皇后,这些人的脸都在他眼前闪过,只怕明日又是血雨腥风,他轻轻闭上眼,明珠的脸庞出现在他的眼前。

  初六这日一早,皇上在慎明阁起身,有黄门宫女上前为他整饬着装,宇文夔腰间挂着青玉佩绶,他身边的贴身太监刘炳全为他在佩绶边上,加了一个络子。

  宇文夔瞧见了,用手摆弄了一下问:“手艺倒是不错。”

  刘炳全笑着说:“还是早先皇后让人送过来的,说是今年内务府给娘娘送去的,娘娘觉得这个颜色好,专门献给皇上。您知道这络子是谁打的?奴才也是前一阵才听说,原来是明珠姑娘打的。”

  宇文夔哦了一声,想到什么似的问:“明珠如今人在哪呢?一会下了朝,让她来慎明阁,前阵子朕让她看书,也不知道她看没看出门道来。”

  刘炳全面露难色:“明珠姑娘刚从鬼门关里闯过来,嗓子也倒了,只怕污了皇上的眼。”

  宇文夔抬起眼,平淡道:“怎么回事,说来听听。”

  慎明阁分东暖阁和西暖阁,东暖阁是皇上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而西暖阁却随意多了,皇上有时在这用膳,有时候小憩或是临摹字画,西暖阁也比东暖阁里头多了几分闲适和诗情画意来。

  明珠立在暖阁正中,脚下的波斯的长绒毯,站在上头,像是站在棉花里似的,屋子里摆着时令瓜果,一旁的博山炉里沉香袅袅,暖阁正中挂着装裱好的四个字“明德惟馨”,龙飞凤舞,说不出的狷狂张扬。

  今上有逐鹿天下,堪比秦皇汉武的政治野心,字如其人,确实不假。

  明珠今日的衣服是严鹤臣挑的,因为身份的原因,也不好穿得太张扬,只是浅青色的褃子,衬着一张清水脸。只是褃子的领子低,刚好能露出明珠颈间触目惊心的淤青。

  宇文夔走进屋,就瞧见了端庄而立的明珠,她穿得清淡,整个人透着一股子水灵,方才严鹤臣已经把实情道出,他听得几乎火冒三丈,可如今看见她站在面前,心里头的火消了大半。

  “到朕跟前来。”宇文夔在桌案前坐好,叫了明珠。

  明珠走到他面前,亭亭着行礼。

  “你受委屈了。”宇文夔抬起眼看着明珠,看她精致玲珑的下颌,纤细白皙的脖颈,偏偏上面的青紫,毁了美玉无瑕,宇文夔又觉得恼怒起来,耐着性子说:“郑贵人欺上媚下,大错特错,朕这就将她降为答应,罚去北三所。”

  明珠福了福身,哑着嗓子说:“奴才人微言轻,请皇上莫要因为奴才责罚郑贵人。”

  盈盈双目,我见犹怜。

  宇文夔摆了摆手:“这事与你无关,是她自己犯了错,你不要进心,这几日好生休息。”他顿了顿,又问,“一晃数年,你父亲可好?”

  “父亲身体康健,一切都好。”明珠答对从容温和,宇文夔很是满意,“严鹤臣告诉我,你如今在司礼监,这也好。”

  又说了几句,宇文夔摆了摆手让明珠退下。走出西暖阁的门,明珠看见严鹤臣站在日光里等她,他身上的行蟒图案被日光照得潋滟生光,明珠站在三级台阶上,倏而对他展颜一笑。

  她笑得无声,像晚香玉绽开,嫣然无方。

  有笑意一闪而过,严鹤臣迎着她走过去,轻声问:“怎么这么开心?”

  明珠哑着嗓子,轻声说:“我觉得自己不是个好人。”

  严鹤臣失笑:“何出此言?”

  “皇上越是怜惜我,我就越是伏小做低。”严鹤臣听懂了,亦是笑笑:“这怎么就不是好人了,不过是两句话的事。”

  严鹤臣是真心实意地教她该如何在生死场里生存,如何和皇帝相处,她的欢喜是因为得偿所愿,没有辜负严鹤臣的教导,可若想着和皇上相处,心里便欢喜不起来了。她抬起眼看着身旁的严鹤臣,就这般一个皎皎如明月的人,哪里能让她联想起去岁那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

  入夜之后,掖庭里是寂静空旷的。严鹤臣从御前回到司礼监的时候,四下阒无人声,他专门绕了个远,绕到明珠的厢房外面。厢房里面已经熄了灯,估计都已经睡下了。他这才缓步走回自己的西配殿。

  也不知怎的,如今却觉得司礼监也不似以往那般冷冰冰地冻人骨头了。

  他走到廊庑底下,朱红的灯笼随着岑寂的夜风左摇右晃,一个人头戴兜帽,立在灯笼底下,严鹤臣站住了脚步,和她四目相对。那人抬起手,缓缓把兜帽拉了下来,露出一张妍丽的脸。

  过了不知多久,严鹤臣拱手行礼:“微臣见过长公主。”

  四下万籁俱寂,只有草丛深处,虫豸幽鸣,称得夜色岑寂,晚风徐徐,严鹤臣抬起眼,神情平淡而冷肃,眼眸深处,透不进一点光。

  =

  第29章

  二月的天气, 春寒料峭,严鹤臣走上前,推开了西配殿的门:“夜深风露重, 长公主贵人临贱地, 当真折杀臣了。”

  襄平长公主默默抬步进了西配殿,在桌边坐下,而后又抬头看向严鹤臣,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声说:“你有多少日不曾到昭和宫来了,可还知道?”她也不等严鹤臣回答,轻声道,“二十五日了,自那丫头离了昭和宫, 你就再不曾来了。”

  她说话的语气也不像是兴师问罪,是平静得如同死水般无波无澜地叙话:“我今日来问你这么一件事, 东狄屯兵,皇上是战是和?”

  烛光盈盈地照着她秾丽的眉眼, 襄平长公主是宗室女,她的亲生父亲是景帝的兄长,戎马倥偬的祁王,她身上流着将门的血液, 此刻目光如炽, 咄咄逼人。

  严鹤臣沉默了, 襄平长公主冷冷一笑:“看来我猜得没错,便是要主和了。那不足为惧的百越之君, 他都靠和亲求和,如今面对狄人的铁骑,他又怎么会派兵呢?这一次嫁哪位公主,也该轮到我了,是不是?”

  严鹤臣看着襄平长公主,其实她说得没错,乾朝国库不丰,十多年前的掖庭宫变耗费巨资,再加之景帝时期的开疆拓土,如今施行与民休息之策,经过数十年的励精图治,已初有成效,只是不宜再大动干戈。他在这方面是可以理解皇帝的政治构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