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1 / 2)





  “哪能没事儿呢。”明珠从茶碗里倒了杯水,严鹤臣左臂伤了,勉强用右手接过。只听得明珠絮絮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阵子好好歇歇。若是落下病根,只怕在阴雨天里疼得厉害。”

  这厢正说着话,就听见严恪在门外说:“长公主派人递话,请大人过去呢。”

  明珠下意识抬头看他,严鹤臣拧着眉心,也没有旁的犹豫:“你告诉她,今儿也不早了,就不过去请安了,长公主若是有事,明天再说吧。”

  这话实在不像是个奴才该说的,严鹤臣知道,严恪传话的时候一定润色过了,他身子不爽快,不乐意同别人虚与委蛇,也根本没心思去猜长公主是个什么打算。

  他微微阖着眼,从外面瞧,根本看不出病态来,可偏偏脸色不好,唇色也极淡,他的脸笼罩在昏黄的灯影之中:“疼得很,想找个地方躲躲清闲。”

  严鹤臣几时用过这样的语气同她讲话,向来让众人仰望的人,今时今日倒显得没那么高不可攀了。他的额角上被刺客的剑气伤了,冷汗流过,只觉得伤口刺痛得很。什么样的苦不曾吃过,于他而言,便是折断一支手臂,也面不改色,方才一路从宝坤殿走到四库馆,像是没事儿的人,若是想遮掩,外人半分也瞧不出来,不过是他有心在她面前卖惨罢了。

  明珠啊了一声,两只手捏着自己的衣摆,倒当真有几分手足无措来。

  “这该是怎么个疼法,我想不出来,大人若是难受,该早点回去叫太医来瞧瞧。”明珠如今细声细气的,十足十的小心。

  严鹤臣睁开眼瞧她,又闭上眼,唇角微微弯起:“也不是什么要命的疼法,过去的苦日子多得很,那时候都熬过来了。”严鹤臣很少提及过去,明珠也不是个喜欢打听事儿的,她一直觉得知道得越多,死的就越快,如今严鹤臣提及过去,她忍不住打起精神陪着小心。

  “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苦,大人的福气在日后呢。”

  “是么。”严鹤臣似乎笑笑,他睁开眼看着明珠,“你说错了,我觉得你的福气才在后头。”

  明珠拉开椅子在他面前坐下,严鹤臣总给她一种喜怒不形于色的阴沉,光看表情,猜不透他到底是欢喜还是恼怒,只今日莫名觉得他比过去要放松得多。

  许是灯火莹莹,明珠倏而觉得严鹤臣不似以往那般吓人了,她轻声说:“我能有什么福气呢?从我进了紫禁城开始,我这条命就不是自己的了。”

  她是正经的嫡小姐不假,只是生母病故后,父亲又立了继室,她原本还有兄长,可自从张知陵死后,她在家里头才真真是孤立无援。父亲指望她入宫光耀门楣,又不愿意落一个“争当国舅爷,送女儿入宫”的名声,才出了这么个下策。

  人人都觉得她好性情,不似别的小姐们骄矜,殊不知,旁人娇贵自然有娇贵的道理,她圆融,不过是希望自己活得更好些。

  “母亲去了十几年了,我连母亲的容貌都记不得了,”明珠抿着嘴,“只记得是极温柔的女子。”

  严鹤臣看着她的模样,知道她许是勾起了心中的伤心事,停了一会才说:“我没有见过母亲,她连画像都没留下。”明珠不知道他的身世,听闻此言,心里亦是伤感非常,她低下头抚平了自己的衣角:“怎么说起这些来了,还是该想些开心的,你母亲若是知道大人如今的风光,只怕也会欢喜的。”

  风光?严鹤臣垂下眼,看着明珠莹然的眼睛。就这般不人不鬼的活着,只怕母亲都会嫌他蒙羞。外头那些人怎么骂他的,阉竖、权阉,什么难听的词他没听过,再怎么风光无两,也不过是被桎梏在皇庭里面,是奴才,是走狗,偏她觉得他风光。

  他在屋子里坐了这么一会儿,只听得外头朔风呼啸,紫禁城的夜晚就是这样,除去风声虫鸣,还有数不清的走兽鸟雀,保不齐晚上还有刺猬一头撞进来,那些狸猫老鼠,更不用说了。

  “你自己住在这,害怕么?”严鹤臣突然问。

  他向来也不是个习惯关心别人的人,这话说出口,他自己反倒觉得有几分别扭,明珠没那么细心,也没有深思他的话外之音,只老老实实地答:“有时候也怕,初入宫的时候还在仰光门那边看见过蛇,如今惯了,也好些了。”

  严鹤臣张了张嘴,想跟她说,不如叫了个人来和她作伴,话还没出口,就被他吞了回去。真是糊涂了,这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如今怎么连分辨是非的本事都不成了?

  又坐了一会儿,严鹤臣说:“你若是有什么不习惯的,就去找严恪,他每隔三日在仰光门那里上夜,找到他便是找到我。”说罢扶着桌子站直了身子,方才失血过多,又打起精神说了好一会子话,精力不济,身子晃了晃,明珠下意识伸手去扶。

  严鹤臣不喜欢被旁人瞧见自己病恹恹的模样,本想躲开明珠伸过来的手,鬼使神差的,到底没躲开。隔着布料,感受不到她手的温度,可柔韧如蒲苇的力道,却传进他心里。

  明珠送他到四库馆门口,严恪在门外守着,明珠松开手轻声说:“严大人就麻烦你了。”想了想又补充,“莫要沾水,每日都要让太医来换药。”她垂着眼睛低声地说着,从不知道这小女郎还有这般絮絮叨叨的一面。

  这话大有一种自家人的感觉,严恪听得奇怪:“姑娘说哪里话,这是我该做的。”

  严鹤臣抿住唇,眼睛里有一闪而过的微光。

  走在永巷悠长的路上,严鹤臣神色如常,根本叫人看不出受伤的样子来,他脑子里依然转过许多念头,突然想到什么,道:“明日和何福海说一声,给明珠腾挪一间干净屋子来,离园子远些,把窗户钉好,别让走兽进来。”

  严恪点头说是,心里忍不住犯嘀咕,这做奴才的哪个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屋子里进个把老鼠也是平常事。他看了一眼严鹤臣,没敢再说旁的话。

  严鹤臣自那日来过之后,有三天没有谋面,严恪在第三天午后来过一次,说是给她找了一个新的住处。明珠见缝插针地打听了一下严鹤臣的近况,只见严恪皱着眉毛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干爹歇了两日便去御前了,明明没好利索,偏偏伴驾到深夜,谁劝也不听。忙起来的时候,药热了两三遍才想起来喝。”

  明珠哦了一声,心中亦五味杂陈,严鹤臣原本有句话倒是说着了,若想人前显贵,到底还是要人后受罪的。

  严恪忙完了,突然像想起什么了一样拉着明珠道:“今天晚上我要去东厂那头,干爹身边没人,姑娘要是有空,替我过去瞧瞧可好?没有旁的事,就是煎两副药。”

  其实明珠心里还是有几分畏惧他,可依旧没有犹豫,她点点头:“你只管去,待严大人从御前回来,我就过去看看。”

  第22章

  严鹤臣今日不值夜,回到司礼监的时候不过天蒙蒙的擦黑。这刺客的事已经吩咐了东厂去严查,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折子递上皇帝案头。

  像他们这类人的荣宠都系在皇帝一人身上,平日里只能想着“惟愿天家千万岁”,严鹤臣的肩膀依旧疼得厉害,不过处理起政务来倒也想不起来。

  走到司礼监门口的时候,依旧有守在门口的小黄门给他打千行礼,今日司礼监里头同往日一样,自有人过来把一应事宜和账簿拿来给他过目。严鹤臣一目十行地扫过了,把几个关键的账目指出来:“去年太皇太后的奠仪银两数目不对,重新去查。兵部的粮饷派人去督查……”他一连说了几宗,底下的人喏喏的应了。

  严鹤臣舒了口气,向他自己的居处走去。他原本就住在司礼监的西配殿,这些有头有脸的权宦,大都在宫外头有自己的居处,严鹤臣也有几个宅子,可向来是空着,里面连家具都没有几件。

  反正里里外外都没有人气儿,还不如就宿在宫里头,还免得白日奔波。

  往日熄着灯的西配殿,今日的灯光却是煌煌的。宫里头的主子确实有的有彻夜点灯的习惯,可他向来没这么要求过,他浅浅地蹙着眉心,倏而瞧见一个纤细的影子投在窗棂上,连同她头顶的宫花一起都描摹着细细的轮廓。

  她微微探着身,好像正在用剪子剪油蜡的灯芯。

  严鹤臣站在窗外的石板路上,静静地看着她的影子,看着她那双纤纤的手指像上下纷飞的蝴蝶。

  没有人气儿的住处,投出暖融融的光。身后传来小黄门们正把宫灯挂起来。这日复一日都是紫禁城里数见不鲜的事,可偏偏严鹤臣觉得和以往不大一样。

  他在门外站了好一会,终于抬步走进了西配殿,明珠已经来了好一会,正坐在他常坐的位置上,见他进来才起身行礼。

  “你怎么来了?”严鹤臣示意她坐下,而后在她对面也坐下,桌子上有六部送来的折子,他拿了一本翻开看,严鹤臣看完了一本抬起头,正和明珠对了个正着,二人四目相对。明珠垂下眼,白皙如细瓷般的皮肤在灯光下细嫩得恍若透明。

  “严恪说晚上你身边儿没人,让我过来瞧瞧。”桌上放着药碗,还冒着热气儿,明珠用手背碰了碰碗沿,“我刚煎的,还热着。”

  严鹤臣又拿了本折子:“先放着吧,一会儿喝。我这也没有什么事,严恪太小题大做了,你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