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然后赵铁牛非常有干劲儿的,朝门缝儿跑,挑了一堆核桃仁在桌上。

  看着这两人相处的这么甜蜜默契,韩友根忽然对自己棒打鸳鸯的计划没有了信心,看着小女儿讨好地推了一堆核桃仁过来,韩友根吃着核桃仁丧气的想大不了到时候把这小子一起弄回城。

  ……

  韩小雨昨天被收到电报的韩友根痛批了一顿,本来事情过去好几个月,她的日子其实不难过。

  家里人虽然怨她,但却不会在吃喝上为难她,只是好几个月没给她买新衣服而已,而且她临时工干的也不错了,虽然有点儿累,但因为她爸的关系,也没人敢欺负她,每个月15块钱的工资,都拿十块钱给韩友根一起给韩小月寄过去,本来看她知道错了,又努力弥补家里人都开始对她心软了。

  不过因为韩小月在农村谈了个对象,她努力了好几个月,又一朝回到了解放前,不仅被韩友根痛骂了一顿,而且她想到了要是韩小月以后真嫁到了农村,受了委屈受了累,爸妈是不是都会想到她这个罪魁祸首。

  其实韩小雨这几个月看到她爸爸往乡下寄那么多的钱票,麦乳精,饼干,糖什么的,就已经后悔了,有家里寄得这么多东西,哪怕在农村什么也不干,也是饿不着的,她当初还不如老老实实的自己下乡去,也好过现在做了亏心事,累死累活的工资给了别人不说,家里人对她也没个好脸色,本来以为撑到韩小月回城这事就过去了,现在恐怕一辈子都过不去了。

  韩小雨一个姑娘家,都20来岁,快嫁人了,就算家里父母对她有点儿怨气,也不会在外面表现出来,都是亲生的,找婆家这种一辈子的大事儿,也绝对不会敷衍了事的,疼了的这么多年的女儿,嫁妆啥的也会精心准备的。父母对她的怨气冷淡,其实对她的生活影响不大。

  或许别的姑娘对父母的几个冷脸还能忍受,可这对于韩小雨这个从小到大非常致力于抢父母宠爱的姑娘打击相当的大,特别是韩小月还找了个农村对象,这辈子都不打算放过她的时候。

  想到她好不容易打压了一众兄弟姐妹,成功成站在了父母的心尖上,现在因为她自己作孽,被摔到了最底层,估计翻不了身了,那叫一个郁闷,一整天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

  垂头丧气的韩小雨心不在焉地上了一天班,下班儿以后在外面磨磨蹭蹭不敢回家,最后等到天都快黑了,实在磨蹭不下去了,才慢悠悠地回家去。

  韩小雨回到家的时候,饭已经做好啦,韩友根都坐在饭桌上等了,看到她回来不满的说:“小雨,你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知道小月今天回家,下了班也不说回来帮你妈做做饭,在外面磨蹭什么呢?天都黑了才回来。”

  失宠了的韩小雨可怜兮兮的站在门口沉默着。

  还是王素云不忍心,对韩小雨招呼:“好了,老韩别再骂孩子了,昨天还没骂够啊?小雨过来给妈端菜。”

  韩小月对被韩语小雨坑去下乡的事儿,虽然也没多大怨气,更何况家里补偿的也挺到位,但也不可能跟她太亲近了,也不想帮她求情,所以这时候也沉默地坐着。

  一家人挺和谐的,吃完了晚饭。

  由于韩向远上初一,现在住校没在家。所以韩友根也没把赵铁牛安排到招待所去,就让他住在了韩向远的房间。

  晚上睡觉的时候,韩友根对王素云把他棒打鸳鸯的计划说了一遍,还让她尽量配合。

  王素云在黑暗中对他翻了一个白眼儿。哪怕今天没跟赵铁牛相处多大会,都能看到他跟自家小女儿相处的多么默契自然,还处处让着,哄着。而且小闺女那羞涩甜蜜的样儿,一看就知道被哄得心都丢人家身上去了。

  从赵铁牛拿过来的野味儿干货和聘礼看来也知道他不仅在家里得宠,还有挺有本事,真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棒打鸳鸯的。

  陷入爱情里的小姑娘,她最是知道的,谁还没有年轻过呀?她自己当时不也是看上了年轻的时候帅气,有本事的韩友根,死活不听他爹的,不愿意招赘,要不然老爷子也不会去收养一个白眼狼,后来老爷子被举报了,她也内疚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当时把小月送过去,既有调养身体的意思,也是看到老爷子一个人孤零零的,想找个人陪去陪陪他。

  这陷入爱情里的小姑娘可不是一点儿糖衣炮弹就能回头的。

  要是她找的男人不靠谱,家里还能狠下心来耍耍手段把他们拆开,可这赵铁牛一看就不是个软的,在农村才20来岁就能置办上这么一份儿丰厚的家业,而且全部给小月当聘礼了,说实话,这样有本事又有情义的男人,小姑娘最抵抗不了。再说只要他不变心,小月哪怕以后在农村也是不会受苦的。

  王素云对棒打鸳鸯的计划一点儿都不看好,却对韩友根后面说,把赵铁牛一起弄进城挺赞成的。

  到时候在自家眼皮子底下,也不怕女儿受欺负了,这隔得远了看不到人怎么都放不下心,就怕她受了欺负,还没人撑腰。

  赵铁牛躺在床上也是激动了好一会儿,虽然岳父大人没有明确的答应他的提亲。但也没有反对,而且你岳母大人对他印象应该挺好,还这么热情的招待他,他和月月感情这么好,现在见过家长心里也踏实了。

  坐火车累了一天,应付岳父大人也消耗了不少精力,赵铁牛这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了,想着结婚以后幸福生活,心情很好的睡着了。

  第31章 订婚

  韩小月在家呆了两天就准备回村儿了,其实她在家待着挺舒服,主要是看赵铁牛在她家待的不太自在。

  毕竟城里口粮什么的都是定量的,看到赵铁牛吃饭都不敢放开了吃,虽然韩小月知道家里不缺这点儿,但也不好劝,毕竞家里这种灰色的收入就跟赵铁牛去山上打猎一样,都是不能拿出来明着说的,所幸在首都逛了一圈儿,还去□□广场看了升旗,探亲假也到了,韩小月跟爸妈说了一声,就准备回村了。

  探亲假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多待,家里人也没有再挽留,王素云把家里准备的钱票,麦乳精,奶糖,饼干什么的收拾了一大堆。

  又想到有赵铁牛在东西也能拿的下,就把给韩小月准备的冬天的厚被子,棉袄,毛衣什么的都收拾了出来,让他们带走,省的寄了。

  等韩小月他们回去的时候到铁牛又扛了两大包,虽然没有去的时候扛的一大袋熏肉有分量,但棉袄,厚被子什么的占地方,即使捆得紧紧的,也还有两大包呢!而且赵铁牛看到韩小月拎着一袋子吃的手都勒红了,也把那袋子也接了过去,拿的东西太多,上火车的时候挤得满头大汗的。

  韩小月又一次坐在火车上跟外面的爸妈挥手道别,有赵铁牛在身边,跟上次刚来的飘荡迷茫不一样,这一次心有了停靠的港湾,踏实多了。

  他们随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又回到了甜水乡。

  由于不知道他们回家的具体时间,家里也不可能耽误一天工在那等着,所以这次赵铁牛他们下火车的时候也没有人接了。不过赵铁牛在县城那些厂子里认识不少人,他叫韩小月在火车站等着,他跑出去转了一圈儿,找人借了一辆自行车回来,载着韩小月像是打了胜仗一样精神抖擞地往家赶去。

  一路上唱着不知道跟谁学的《打靶归来》,一句都没在调子上,把韩小月笑的不行。

  赵大娘看见他们回来了,也提早下工回去做饭去了,等两人先去了知青点,把东西放下了才一齐往赵家走去。

  他们回去的时候,还没有下工,赵大娘一个人在家忙活,这下婚事定了,韩小月也想给赵铁牛的家人留个好印象殷勤地帮忙去了。

  赵铁牛看着被撇下的自己,无奈的摇了摇头,却干劲儿十足的又是挑水,又是劈柴的忙活着。

  赵大娘看着在厨房帮她烧火摘菜的准儿媳妇儿,又看了看现在勤快的不行的赵铁牛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晚上一家人回来听说赵铁牛搞定了老丈人的时候都挺高兴,看着小儿子老大难的婚事终于敲定了,赵老爹把珍藏的酒都拿了出来,看见赵大娘和赵大嫂他们都喝酒,自从来到这个年代就没有在喝过酒的韩小月也喝了两口。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商量好了,把订婚的日子定在了韩小月生日的时候,酒足饭饱以后,赵铁牛费了老大劲儿才把喝的只是有点微醺,却格外粘人的韩小月送回了知青点。

  —— —— ——

  订婚那天虽然没有大摆宴席,但赵铁牛把他的三转一响都买了,拉了回来,拿回来的时候,整个村儿里都轰动了,听说是给韩小月的聘礼都羡慕得不行,以前那些看不上赵铁牛不,愿意跟他相亲的,悔的肠子都青了,不过都不觉得是赵铁牛自己出的钱,以为是他家家底厚实,还愿意给赵铁牛出这么厚重的聘礼。

  不过这些东西,韩小月没有都拿到知青点去,一个是放不下,一个也是知青点儿人太多,这结婚用的新东西,不想拿回去,大家都用。所以她只带上了手表,还拿了收音机回去,其他的都放在了赵铁牛的房间里,锁了起来。

  虽然只把亲近的人都请了过去,也坐了二三桌。由于请的人不多,也就没有请大厨,本家的几个嫂子一起来帮了下忙,外面男人们摆了两桌席面,厨房里几个嫂子给外面两桌席面上完菜以后也舀了几碗菜在厨房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