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章(1 / 2)





  我以“体虚休养”的名义再次前往玉池行宫。夏天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这一路,我绷着脸,便没有任何人敢笑。一路上没人敢说一句话,车队除了车轮与马蹄的声音,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动静。

  我不再见任何人,包括哥哥,包括画未,包括舒十七。我拒绝见到任何能够让我想起他的人,我想,我也许可以忘了他。

  可是我不能。

  我想到一年多以前,我曾和玉瑶皇祈还有玄珠一起,踏上同样的旅途。他曾那样的捉弄我,我也曾那样的生气过。我找到我曾下棋赢他的那一片小竹林,竹林里的石桌石凳都还在,周围好像都还弥漫着他身上的龙涎香气。我摆了一副棋,话却只能对自己说。

  我想,皇祈。如果你能回来……

  然而这个人。这个我一生中唯一一个,让我无论如何也斗不过的人,他却再也不会回来了。

  月色微凉,我站在竹林旁。雨丝打在我的面上,浸湿我的身体,胸口一片冰凉。

  我站了很久,望着那局棋,心痛的无以复加。

  接着肩上一重,一件披风覆了上来。一把低沉的男声贴着我的耳朵响起:“嫂嫂。”

  番外一、恍然如隔世

  华服的少年立在湖畔,风吹得他的衣襟微微摆动,安静的湖边,唯剩下柳叶轻摆,腰上的玉佩叮咚作响。他在这里立了很久,望着旁边一片火红的花有些出神。侍从被他打发的站远了,都陷在树丛里。唯有一个小厮陪他站着。他微微出神,默了许久,说:“这花叫什么名字?”

  后头小厮上前了一步,躬身回道:“回皇上话,这是锦带花,又名弄色芙蓉,也叫五色海棠。”

  年轻的皇帝随手摘下一朵,笑了笑:“腾看这花颜色火红,倒是与木棉花有些相似。”

  小厮赔着笑道:“是。这花初开时是白色,后变得微微泛绿,之后又会变成这般绯红。颜色是与木棉相近的,只是木棉多长在极南之地,北地倒是见不着。”

  皇帝默了一默,叹一口气:“朕还记得,皇祖母还在时,是最喜欢喝木棉花汤的。”

  离太皇太后慕容氏驾薨已有七年。七年间,皇冼从未提起过这位皇祖母。这小厮李宁海是自小跟着皇冼的,皇帝的脾气,他这些年瞧着,倒也能猜着几分。

  早年朝堂不稳,慕容将军手握重兵为皇冼忌惮,摄政王大权在握更是有如猛虎。皇洗在这夹缝中不得安稳。七年前的温相谋反,皇洗被困皇城。那时太皇太后慕容氏已不在宫中,却突然只身回返,与她哥哥慕容少将军一起,率兵守城。

  后来摄政王皇祈率兵返回帝都斩杀温相,立了大功。却之后不过几日便惨死江州。月余之后,太皇太后慕容氏前往玉池疗养,銮驾还未到达行宫便突生暴病,还没等到皇帝前去侍候便撒手人寰。

  皇冼早年虽猜忌慕容氏,但后来却极重视这位祖母。不料还未来得及尽孝道,那人便早早辞世。离世时,年仅二十岁,还正是如花似玉一般的年纪,比如今的皇帝还小上两岁多。

  慕容氏一族,尽一生之力保全皇朝江山,保全年幼皇帝。那本是皇朝大族,如今本家却只剩下慕容以涵一个人。皇冼虽重用他,但早年的过错,到底是弥补不回来了。

  李宁海小心翼翼的抬眼觑了皇冼一眼,斟酌着说:“皇上又想起太皇太后了。”

  皇冼握着手里的花,重重叹了一口气:“朕待她,有愧。”

  李宁海自幼跟着他长大,不忍见到他如此这般,年复一年,放不下心里最大的疙瘩。这是他一生的愧疚,对着任何人都不曾提起过。只是在心里,日复一日的受着折磨。

  他轻声说:“逝都已逝,皇上千万珍重身子,不要太过自责了。”

  皇洗闭了闭眼,叹道:“皇祖母一生为朕,朕却来不及见她最后一面。七年前……你见着了吗?她就那么睡着,朕去碰她的脸,冷得像冰一样。皇爷爷爱了她那么久,却终究待她有愧,至死都不能饶恕自己的罪过。朕待她,亦是有愧,这些年朕梦里见到她,都不知该如何面对。”

  李宁海低身道:“皇上已追封太皇太后为慧宸圣贤德忠敏武孝顺懿宪皇后,这谥字这么多,已是史无前例。您还在先帝皇陵旁专门为太皇太后建了如此气势宏大的皇陵,逢年过节,无论如何都会亲自前去祭拜。这身孝道,世人皆知。荣华至此,太皇太后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皇上也不必太过自责了。”

  皇冼声音愈发低下去:“那又有什么用呢。”

  七年过去,皇冼从示对任何人说起过慧宸皇后。当日慧宸皇后驾薨,皇冼赶去玉池行宫,已是慧宸皇后死后三日。皇冼见到她的尸身,当场痛哭出声,连哭了三个时辰,以致数度昏厥过去,醒来却依旧不能自制。

  后来,他亲自跪着守灵。一连跪了三日,水米不进。任谁也劝也不肯离去。还是李宁海实在无法,将这事报予了沿在赶往行宫的皇太后那里,皇太后两日后赶到,这才将皇帝劝回了寝宫。

  这事是皇冼心口上的疤,七年来,宫中从未有人敢轻易提起慧宸皇后。李宁海也从未听他提起过,只是每每,当他因政事而烦心,总要进上一忠木棉花汤,遣散了下人,独自一人慢慢品尝。

  这此他都看在眼里,心里难受,却也无法相劝。这次皇冼是在行宫避暑,临时起意微服出巡南下。却不知为何,突然提起了慧宸皇后。

  李宁海无法,抬眼见着皇冼虽站在树荫里,额角却已泌出了细汗。忙转身取了一碗早已冰着的梅子汤,恭恭敬敬的奉与皇冼,道:“皇上,今儿天热,您喝一点解解暑气。”

  皇冼随手取来钦了一口,忽然眼角一动,低头看过去。

  李宁海心里一惊,冷汗立刻就流了下来,忙伸手去接,一避道:“奴才该死,奴才这就让人去换一碗旁的。”

  皇冼顿了许久,却摇头道:“罢了。”顿了顿,又道,“朕还记得以前喝的梅子酿。往年,皇祖母总让人收了梅花上的露珠,亲手酿了酒来。那气味清香扑鼻,喝到嘴里一点也不伤喉,最是好喝。七年了……”皇冼叹了一口气,“朕再也尝不到那般的手艺了。”

  李宁海见他不恼,心里放了放,却依旧担忧,想着劝一劝。便道:“皇上,这……”

  他话未说完,突然被一串笑声打断。

  李宁海忙抬头去看,只见湖面远处的荷花丛里,隐隐约约像是划过一弯小船。船上似有一女子,正笑着说:“你别闹我!”

  皇冼来此处之前,李宁海已将暗卫布了下去,但因他此次是微服出巡,并不能对旁人言及身份,又因为皇冼不愿扰了平民,是以不曾清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