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1 / 2)





  近年来, 倭寇连番侵犯沿海之地, 百姓们流离失所、痛不堪言, 匪徒也比往年多了太多,众多地方官员上书,永隆帝早就十分头痛了。他有心整顿,所以才在台州传来倭寇侵袭时, 便让唐照发兵前往。

  但没想到的是,倭寇连番侵袭内地,竟是有人通敌卖国,还是永隆帝向来倚重的文官。

  他怒气冲冲的指着夏冕,斥责道,“朕看你是昏了头了,竟为这种人求情。”他的声音里面满是愤怒“夏老,你和郭颂到底是同门师兄,难道就没有书信往来?你现在应该想想怎么为自己辩解吧。”

  夏冕的脑门上已经满是汗意,他跪伏在地上,肩头颤动。整个殿内都安静了下来,有几个交头接耳的也肃起了脸色。永隆帝冷冷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人,一撩龙袍,起身出了大殿。

  外面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孟阶出了太和殿的大门,脸色依旧淡淡的,没有任何改变。

  后面的官员接二连三的出了大殿,他们凑在一起,对着孟阶指指点点。夏冕也走了出来,他本就罗锅,刚刚又在大殿内跪了那么久,身子看起来整个都是弯的。

  孟阶在台阶上站了许久,当看到夏冕佝偻的身影,他才走了过来,拱手行礼,“老师。”

  夏冕听到声音,慢慢的抬头看了孟阶一眼。他脸色冷冷的,眼神里夹杂着愤怒,走在一旁的众官员也都慢下了脚步,都好奇的看着这一幕。

  两人面对面沉默了许久,夏冕才狠摔了一下衣袖,扬长离去。孟阶并没有追过去,他静静地站在原地,仅仅目送着夏冕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谢光就站在不远处的金水桥前,眯了眯眼睛。

  “大人,你说孟佥事真的没有事前和夏老商量一下吗?”刘祯看着走远的夏冕,问向谢光。

  夏冕被永隆帝当廷斥责了一顿,正是合了谢光的心意。他嘴角噙着笑,轻声道,“我倒是许久没有看过这般精彩的双簧了。”

  谢光这句话极有深意,刘祯一脸迷糊的道,“大人是说……他们二人是在演戏?!”

  “倒也不全是。”谢光挑了挑眉,看向孟阶,又说,“你且派人注意他些,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不能继续唱一出双簧来?!”

  松竹堂的门前摆着一个青地大瓷缸,是刘保善前儿派人挪过来的。里面注了半缸的清水,铺着一层湿泥,种了几株睡莲,又有几条锦鲤在里面游来游去。

  宋琬让明月去厨房拿了一些点心的碎屑,一点一点的撒在上面,立即有一条全身通红的锦鲤微微探出头来,小嘴巴一张一合,便吞下去好几粒碎屑。又有两条慢悠悠的游了过来,一会便将撒在上面的碎屑吞食了下去。

  明月指着躲在一片莲叶下面的锦鲤道,“小姐,你看这一条。”

  宋琬应声看过去,只见这一条锦鲤全身呈红色斑纹,红斑上的鳞片后缘又有半月形的蓝色网状花纹,是蓝衣锦鲤。它翻着肚皮,一动不动,像是死了一样。

  宋琬从头上拔下来一支簪子,轻轻地碰了它一下,只见它翻了个身,往底下游了游。

  “它还会装死呢?!”喜儿惊奇的道。

  宋琬点点头,含笑说,“是个调皮的。”她以前住在清夏斋时,院里有一个小小的池塘,里面就有养着一群锦鲤。她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坐在池沿上看锦鲤们争食。

  有时就会遇到这样的一只,她那时不知道它是装死,便让老嬷嬷捞了出来埋在树下,谁知道刚碰到它,就又偷偷地溜走了,着实可爱。

  天色暗了不少,刚刚还雾蒙蒙的小雨渐渐凝成了雨滴,落在撑着的青油伞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喜儿便催促,“小姐,咱们先回屋去吧。”

  宋琬将手心里的碎屑都洒在了里面,她正要提着裙摆进屋,却见月亮门前闪进来一个人影。

  是孟阶,他还穿着深蓝色的官服。大雨倾盆而下,像无数条线似的形成了一块巨大的珠帘。宋琬蹙了蹙眉,连忙接过喜儿手里的青油伞跑了过去。

  石子铺成的小道上长了一些绿苔,孟阶怕滑倒她,便快走几步,拉住了她的手。宋琬只到孟阶肩膀上,她举着伞才能够打到他的头顶。

  宋琬看到孟阶湿透的衣服,眉头皱的更紧了,她有些责怪的道,“你的伞呢?洗墨……”

  孟阶抿着唇,并没有理睬宋琬的责怪,却一把将她拉到了自己怀里,“琬琬。”

  宋琬愣了一下,她明显的感觉到孟阶的身子在颤抖,“你……你怎么了?”

  孟阶的双臂紧紧地箍着宋琬,他埋在她的肩窝里深吸了一口气,又松开了,接过伞打在宋琬身上。

  宋琬看到孟阶眼底的黯淡,她便握着他的衣袖,一句话都不再问了。两人就沉默着上了台阶,直到宋琬突然打了个喷嚏。

  孟阶摸到宋琬淋湿的后背,脸色便阴沉了下来。他打起珠帘,拉着宋琬进了屋,又一面吩咐明月,“去找件干净的衣服,给夫人换上。”

  宋琬看到孟阶身上还在滴水,便皱着眉头道,“那你也快去换身干净的衣服。”她坐在炕上,看着孟阶出去的身影,不免陷入了沉思。

  难道是朝里发生了什么事?

  她想了许久,也没想出个由头来。真是过去太久了,她只记得在永隆帝驾崩之前,夏冕被打入了昭狱,而孟阶似乎和谢光走到了一起。

  可永隆帝是在永隆二十三年正月才出了事,现在才永隆二十二年,能发生什么呢?

  宋琬又在炕上坐了一会,就见双雨捧着一个小茶盘进来了。离得很远,她便闻到了浓浓的姜味。

  “这是大人吩咐的,说让夫人一定要喝下去。”

  宋琬也害怕着了风寒,她便老实的捧了药碗。姜汤甜丝丝的,却有一股辣味,宋琬刚喝下去,就觉得额头上冒了汗意。

  “夫君呢?”宋琬一口气喝完,将药碗放在小茶盘上让小丫鬟端走了,又问双雨。

  双雨忙道,“好像是去了书房。”

  宋琬点点头,“你再盛一碗姜汤过来。”她一面吩咐,一面起身走了出去。从廊下到书房,宋琬推开门进去,见里面并没有人。

  她蹙了蹙眉,出了门问站在廊下的小丫鬟,“夫君去了哪里?”

  那小丫鬟福了福身子,回道,“刚刚才出去的,奴婢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雨还在下,雨水滴在瓦片上,溅出一小朵水花。远处的天依旧灰蒙蒙的,似乎还要下很久。

  宋琬抬头看了一眼月亮门前被雨水洗的发亮的湘妃竹,咬了咬下唇,她招了明月过来,“你去把刘管家叫来,说我有事问他。”

  刘保善听说宋琬找他,撑了一把伞就过来了。宋琬坐在炕沿上,脸色不太好,“管家,朝里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刘保善时常出去,兴许知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