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1 / 2)





  “妹妹说的在理,咱们家地方大,人手也足,到时候分出一个婆子给他们三天洗一次衣裳,一个婆子每天收拾一次屋子,还有分出小厮跑腿的,这些都能收钱,零碎些,可是日积月累也是大钱呢!“

  付曲氏想的更细,袁长生听了,忙不迭的说,

  “那我那个小院暂时不住,也能借出去,住上五六个人还是行的。不对,我反正把地都租出去了,那西面的空地,也用不着养牲口,还不如建房子,好歹能建上两间小屋子,把柴房什么都搬过去,把西厢房建起来,就是住上十个人,也行了。要是人家包院子,那我直接收上二十两一年也是可以的。“

  “我家,我家房子多,三进呢!全空着,正浪费呢!表哥,你到时和我们兄弟住一进,剩下的房子,租出去,单进还是单屋都成,开个门的事情,正好补贴咱们的学费什么的。“

  张家老大也激灵,立马也从中看到了钱途。兴奋了起来,他今年也考了一个童生,张家舅舅没没什么想法,本就是想让孩子识点字的,不想倒是弄出个读书人来,正乐呵着呢!外甥成了举人,他很是喜欢,想着儿子要是能得个秀才,那也是祖上显灵了,就没让儿子回去,想着在让他们试试,读上一两年。可是张家老大也是个懂事的,想着自己这么大了,还只花消,没给家里添进项,心里不安,这有了现成的路子,自然也知道抓住的。

  付大师听了,也觉得不错,好像一下子给家里添了很多的来钱的路子。只是还有一个问题。

  “那这书院咱们建哪儿?咱们家好像没地方了吧!这要是从新买地开建,这要花多少银子?“

  这真的是实际问题啊!好在付清早就有了腹案了。

  “还能那里,西面咱们不是空着这么多地方吗!我开年的时候原本想着在西面沿着咱们这正房建上一溜的房子,连砖都买了,后来看看,咱们这和后面果林这里正好空着一个长溜,还是都属于咱们家的空地,只是没什么用处,便索性想着在那里建得了,还能多建上些,把家里的一些下人都分过去,把西面的菜园子再空出来,后来想到了这书院的事情,又停下了。如今在规划一下就成,西面好歹能建上三间宽的房子,咱们拆了原本的屋子,就用这些旧青砖瓦片的,就能坐北朝南的建出两进来,这书院的屋子就够了,头一进正屋放上孔子画像,圣人牌位,两边屋子放上各式书籍,放上桌椅,院子里不用建厢房,种上松柏即可。沿着南墙大门几步远,空间不大,却很显整齐。第二进就是正屋三间做课室,两边各两间厢房打通了当小课室,以后讲些钱粮,刑律之类的杂学。西园的水井也正好在这个院子里。倒是很合适。这后面的空地,西面留出一条小道给他们去茅房方便些,其余的,隔出几个小院子,以后给夫子住,那是正好啊!“

  说话间,付清连图纸都舀出来了,她这准备的不是一半的充分啊!这一看,得还真行呢!随着付清的指点说明,大家都看明白了,那西面整个就成了一个小四进的宅子,后面两进那就是两个带厢房的小院子,紧凑合理,连那里种树都有,后面靠茅房的边上还加盖了一个浴室,显然是给夫子用的,还有一个小灶房,方便烧水热菜。付家的茅房都是斜沟冲水的,直接可以冲到外头的粪池里,一般没有什么异味,倒是也不怎么打紧。相反这里还另外有一口水井的位置,方便夫子取水。边上小道这里还有个侧门,方便进出,可以说是很周到了。

  至于这北面一长排的下人的住所,那更是直接有十二间,除了大厨房和浴室,剩下十间,家里两口子的下人全住进去都绰绰有余,更别提付清在果园子里又加了几间房子,另建了浴室,准备以后下人们洗漱都放到这里,还有一个厨房,这是下人们自己吃饭的地方,并且付清还准备把不用种菜的林旺家也放到那里住去,牛棚也放到了那里。这样一来,家里下人的屋子几乎都宽裕了起来。那大厨房和浴室放到了最东面,还在东墙开了小门,墙外靠近果园处,还建了一个简单的茅房,为的是把这个浴室开放给学生们,也方便送菜的进出。

  只是因为改造,前正院和西园的连接门都堵上了,除了从正门走,就只有后罩房最西面那一间改成了通道。直通西面后门处,也方便去那边的茅房清理马桶。还有就是家里婆子往返,至于男丁?那不好意思,以后绕路好了,不是从东面走,就是西面书院走。然后从前门进入了。这给学生住的长夹道最南面也开了大门,这是才是他们这宿舍的大门呢。

  付清画的很细致,每一间房子都做好了分派,甚至有些还放大了做了详细的图纸,付大师一看就明白,他如今也是消息灵通人士,稍稍一算,就明白了这花费的银钱几何。

  “这样算来,开销不过三百多两,倒是也合适,一年就能挣回来,以后只要三五年的保养一回,这些房子就绝对没问题了,家里还添了产业,扩了地,倒是合适啊!“

  付大师也动心了,在想想,自家如今的家底,这书院其实挣不挣钱倒是次要了,相反,他看中的是这书院带来的名声,恩,这样一来,自家也能说一声书香传家了,倒是福佑后人的好法子。

  “成,咱们就建书院,恩,不过,闺女,好歹弄了,你多弄些花草什么的,办的漂亮些,雅致些,恩,咱们家的果园也能时不时开放一下,让他们有个作诗的地方,对了涌泉,恩,咱们这地方就是好啊!办个诗会的场所也多呢!果然合适啊!“

  家主一声令下,付家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92清泉书院

  从四年前这付家大院开始建造之后,这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改建,这动作

  引起了村子里不少人的注意,等听到消息,说是要建造书院,很多人都激动了,纷纷主动参加进来建造,顿时让这工程进度快了一倍不止。

  要说这些人能有这个主观能动性,一部分原因还是虚荣心作祟啊!书院啊!别的地方,别说村子了,就是县城也没有啊!当然官学除外,那是朝廷办的,不过那不是一般人都能去的地方,可是付家这个呢!明打明就是对外开放的啊!这名声估计能传出好几个州府去,到时候,涌泉村必然扬名,在加上这以后,村子也能算的上是文人胜地了,能不傲娇嘛?

  二来就是实际利益的问题了,他们不傻,这书院要是建好了,他们好处还是很多的,比如这人多了,菜蔬米粮必然消耗多了,还有这读书人都是文弱书生居多,出门什么的坐车的不少,自家弄个牛车是不是也多了生意,再有一个自家是不是能做点小生意?比如那篾匠,就准备编点小藤箱,竹书架,书生用的方形背篓卖,听说付家要准备好些学子的屋子呢,这说不得就是大生意啊!还有几个脑子活络的,比如大壮,还把前几年做的小红泥炉舀出来了,他可是听大虎说了,这包吃住什么的,那那些人来了之后自己想烧点水泡茶什么的怎么办?必然是想着弄个小红泥炉放屋子里的。有雅趣还实用不是!

  大壮二叔更是和大壮爹商量了一下,准备把卖肉的铺子搬到自家住的那一块去,就在山坡脚下,多弄几个摊子,把油坊,豆腐坊,就是自家的杂货铺子都搬过去,不过是买些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东西,那么好的地段浪费了,不用麻烦,就在水潭边的小道边上建上一排,那是绝对可以了,就算人家不和咱们合作,就是自家也能干啊!然后原本他们那两个铺子的位置重新修整一下,直接以后并拢了买些笔墨纸砚,还有些个什么笔筒,镇纸之类读书人的东西,不一定要多好,实用的就行,甚至自家还能做点竹子的文具卖钱呢!要是能在卖点书就更好了,至于来源,那不是可以让学堂和以后书院里的贫寒学子抄吗!绝对是有路子的,至于销量,不说别的,单是读书人的墨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再不行他还想着自己去书画行里请教一二,怎么装裱之类的,以后还能混口饭吃。

  这大壮二叔难得脑子这么快,听得大壮都觉得可行啊!不但全力支持,还帮着去找了路子,让自家二叔学手艺去了。甚至还想着二叔反正还住家里,是不是把二叔的院子,甚至是正在建造的周文博的院子到时候一起租出去挣银子了。商量的那个热切啊!他们愣是没有想过,这付家书院是不是能红火的问题,可见他们对于付家的信心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十一月的时候,所有的房子都建造完工了,就是大壮家的铺子都收拾好了,付大师正式挂上了新来的瞿县令题写的‘清泉书院’的牌子,并派人去了各县,各村宣扬,付家的这个书院明年开春之后,正式开始收学生了,目前夫子有两个,都是举人出身,凡是开蒙后,通读过四书五经的基本都能来,学费标准也已经传了出去。一切算是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人上门了。

  啊,不对,其实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藏书的那两间屋子的问题了,要说,这付家还真是属于藏书多的,不过这一家的收藏而已,还是属于这一代人的收藏,不像其他书香人家,那是几代积攒,虽然当时看着不少,可是真的放到了藏书的那两个房间,看着就不显眼了,再配上付清设计的那整齐的书架,甚至觉得有些稀少了,这下子付清也好,大虎也好,都急了。脸面啊!这可是事关脸面的大事啊!怎么就给疏忽了呢!

  大虎之所以说明年才开始收学生,一来是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时间不对,二来,也是为了空出时间,好收集书本。为了看着满一些,付清让人做的书架上用了不少的隔断,有的是四书五经,有的是名家注释,有的是历代史记,各朝诗词,名人游记,还有好些文臣自费出版的手稿,各种律法,各代断案集锦,甚至是本县的县志都有啊!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全的了。也微微空出了一些间隙,可以说是看着规律不少,也多占了些地方,可是看着还是少啊!连一个屋子都放不满啊!

  不得已,大虎把原本家里的那些营造,兵书,农政,甚至是医书也放了上去,这才是堆满了一个屋子,那还有一个屋子呢?总不能就空着吧?付清忙不迭的开始抄书了,她的有问必答空间里不是还有书架嘛,那上头各色的书籍还是很多的,抄吧,能多一本是一本啊!

  大虎更是忙啊!一天到晚的往外跑!各家的书局,甚至是州府,省城他也又跑了一个遍,就为了多收点书回来。到最后,连道德经,庄子之类的书也买回来了,还有佛经,儒道佛三家都有了。还有荀子,韩非子,墨子,等等,随着他不断的深挖各家书局的老库旧书,用当年一样的法子诱惑各家书局的小厮,书本才算是慢慢的堆积了起来,到了年前,两个房间堪堪能算的上摆满了。

  看到这样的两个屋子,那举人先生,啊,还没说人家姓什么呢,人家姓朱,朱夫子,朱夫子很是感慨,

  “大虎啊!就凭这些书,你这书院也绝对有底气啊!就是县学只怕书也没有你这里齐全啊!“

  这就是最好的夸奖啊!大虎只觉得自己这么辛苦值啊!满脸的红光啊!什么是书香人家,有了这么多书,不是也是了!

  ☆、93开学诸子百家的诱惑

  大虎为了书忙乎的晕头转向,付清也为了书秉笔疾书,就是付大师和其他人,

  看着这两人的样子也觉得自己不帮忙像是犯罪一样。索性也自己找了一个活干,不说别的,单单是当初从付家拿到蒙学的那些书,有好些只是借给蒙学的,只有一本,还没来得急抄写,他们索性也开始抄书了,二虎还机灵的对着蒙学的同学们表示,欢迎勤工俭学,笔墨纸砚他们家出,抄一本五百个大钱,这是直接拿自己的月钱招工了。别说,还真有不少人看中这活呢!最要紧的是有好几个本来自己抄了带了回家的人,那是直接把自家的那本拿了出来,先换了钱,反正这书在这里又不会跑,自己再抄就是了。

  还有好些,问大虎要了需要购买的书单,或者说是付家没有的书籍的清单(付清提供,有问必答作为信息来源)一个个都帮着去询问,别的镇子上,别的书局,甚至有些人还帮着去别的蒙学询问,表示希望抄写一份,还给租赁费。蔡家姑父更是直接,在路上问了不少人,然后找到了一个书商,那种家里有印书坊的书商,愣是跟着去了人家老库,翻检出了不少本。

  所谓的众志成城大概就是这样了,这两屋子书来的也真是不容易啊!这里不是江南,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的人家,这里本就文风薄弱,在这样的地方,能弄出这样规模的藏书,可以说,付家已经在这个小小的县城,在这个不怎么发达繁花的地方属于藏书丰富的人家了。这对于一个书院来说还真的就是底气啊!

  虽然这里头不知道又花费出去多少银子,可是看看,满满两屋子书,堆到箱子里,只怕也是有了十来个箱子了,这样一想,大虎也好,付清也罢,心里就觉得一阵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