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六章送子观音案(五)





  “大人英明,下官、下官……”

  卢策正自惶恐不已间,冷不丁发现赵文振那冷厉的视线已然扫了过来,赶忙挤出了几丝比哭好看不到哪去的笑容。

  “卢大人,事情都已到了这般田地了,您不打算说些什么吗,嗯?”

  赵文振一直静静地看着卢策,直到见其冷汗狂淌不已了之后,这才面无表情地发问了一句道。

  “呼……,卢某自问所提交之案宗并无疏漏之处,实不知大人是如何看破端倪的?”

  夏、陈二人既已被擒,卢策又怎会不知自个儿其实已经暴露了的。只是心下里的不甘之意却又难免大起了。

  “呵,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得,卢大人所为不过枉费心机罢了。”

  赵文振并未急着道破谜底。而是满脸不屑之色地讥讽了卢策一通。

  “请指教。”

  尽管明知道赵文振这就是在打击自个儿的自信心,可卢策到底还是摁捺不住狂涌不已的好奇心,不得不跟着赵文振的步调来走。

  “很简单,据卢大人所提交之卷宗描述,死者郑拓少年丧父,与寡母相依近十载,向有孝顺之名,与柳家女成婚三年而无出。却依旧不改恩爱,怎么看都是个良善之人,今秋,其妻有孕,照常理而论,于那郑拓无疑是桩大喜之事,可结果却是其竟悍然于白日杀妻,以魔怔来解释,似乎颇是有理,然则问题可不就出来了——按卷宗所述,那一日,案发时,其寡母亦在现场,那郑拓若是真魔怔了,为何只杀妻不杀母呢?这显然解释不通。”

  “再有,案卷中又有描述称郑拓杀妻之后,手持尖刀奔行于市,咆哮怒骂连连,状若疯癫,可沿途却并未伤及无辜,足可见他并不是真的魔怔了,而应是要去寻仇,再一联想到其妻之突然有孕,那本官便可得出个结论。郑拓欲寻仇之对象必是令其妻突然受孕之人,如此明显之事实,卢大人在案卷中竟然毫无置评,这岂不是糊涂官乱断糊涂案么,本官又怎能不怀疑那奸徒必然与你卢大人有瓜葛,本官说的可对?”

  这都已到了图穷匕见之时了,赵文振自然不会再藏着掖着,但听其一声冷笑之余,不徐不速地便将谜底娓娓道了出来。

  “呵,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啊,唉……。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听完了赵文振的分析之后,卢策总算是搞清楚了漏洞之所在,自知无力辩解,只能是无奈地长叹了一声了事。

  “可。”

  局势已基本尽在掌握之中,赵文振压根儿就不怕卢策还能翻出啥花样来,再说了,以其绝强的身手而论,也自用不着担心卢策的可能之行险。

  “不瞒大人,案宗是下官改的,郑拓也确实是下官下令灭的口,夏、陈二人不过只是奉下官之令行事罢了,还请大人从轻发落了去。”

  这一走到了无人的僻静处。骤然苍老了许多的卢策一开口便给出了个明确的交代。

  “隐情何在,嗯?”

  这世上压根儿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当然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对此,赵文振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在他看来,卢策竟敢拿国法来当儿戏,其中又怎可能别无蹊跷。

  “唉……。好叫大人得知,我县西南有一庵,名为清月,供奉观音大士像,数年前,县中便有流言,称到该庵进香许愿,可得贵子,一开始,只是村妇常去,却不曾想还真有不少多年不孕者突然有了,消息传开后。进香者众焉,便是城中富贵之家,也有前往者,那郑拓寡母媳妇自去岁起。也自没少去痷里行走,今秋,其母、其妻皆有焉。”

  卢策满脸苦涩地长叹了一声之后,这才语调低沉地述说了起来。

  “嗯?”

  这一听郑拓的寡母也有了。赵文振的瞳孔不由地便是一缩。

  “呵,说穿了也不奇怪,那清月痷的后头连着清静寺,看似有高墙相隔,其实暗有地道相连,所谓送子观音不过只是幌子罢了,进香有孕者,皆是那些秃驴之淫行尔,那郑拓不知从何处得知了这等消息,暴怒之下,以尖刀捅杀了其妻,却不忍弑母,于愤而去清静寺寻仇途中,为县中差役拿获。”

  “下官审明了案情之后,这才惊觉不对,本想着去将那群淫僧污尼尽皆拿下。却不曾想家门不幸,可怜下官之儿媳、小妾皆中了那群混账东西之算计,不仅如此,县中诸多大户也都受害颇深,此事若传扬了开去,实是骇人听闻,不得已,下官也只得设法大事化小。谁料到了底儿,还是被大人您给识破了,下官为掩盖事实真相,以致于一错再错,如今悔之莫及也,唉……”

  在明知自己已是注定难逃一劫的情况下,卢策倒是干脆得很,老泪纵横地便将此案背后的隐情细细道了个分明。

  “混账东西,就你这般德性,也配为地方父母官?可耻,来人!”

  一听卢策这般说法,赵文振顿时为之大怒不已。

  “大人。”

  随着赵文振一声大吼,随其前来的众差役们自是都不敢大意了去,呼啦啦地便全都冲了过来。

  “摘去卢策的乌纱帽,就地看押,严加审讯,另,封锁监舍,没有本官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去,违令者,斩!”

  这案子的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些,为防走漏风声,赵文振不得不下了道死命令。

  “诺!”

  赵文振虽说并无圣旨在手,可有着门下省开出的查案函件,也差不多等同于是钦差了的,他既是有令,众差役们又哪敢有丝毫的违逆。

  “刘斌,尔即刻持本官之印信文书,赶回长安,请陈长史多派差役前来协助!”

  鉴于此案涉及面过广,赵文振对县中的衙役、守备营自是都信不太过,在将卢策拿下了之后,紧着便挥笔速书了一封,而后方才将手下主事刘斌唤了来。

  “下官遵命!”

  这一见赵文振浑身煞气蒸腾不已,刘斌自是不敢在此时刨根问底,于恭谨地应诺之余,急匆匆地便转身就此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