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三章奇货可居





  太宗的诏书很快便下到了尚书省,对这等事关无数伤兵性命的大事,房玄龄自不敢掉以轻心了去,第一时间便召集了各部尚书前来议事,最终决定将验证酒精一事交由工部侍郎刘德智主持,其余各部配合行事。

  刘德智,出身彭城刘氏,其长兄刘德威乃是现任刑部侍郎,其二哥刘德敏,现任太子右虞候率(正四品上),绝对堪称是满门富贵,于朝中人脉极广。办起事来,自然是左右逢源,这不,短短八天时间而已。他便已通过在死囚身上做实验,证实了赵文振所献的酒精配合以煮沸过的绷带对刀枪创伤之愈合确有奇效。

  在接到了检验报告之后,太宗龙颜为之大悦,着令民部(亦即后世的户部)尚书唐俭负责大量购入酒精,以为战备物资之用。

  “末将左武侯卫右郎将赵彦参见唐大人。”

  时近七月,朝廷出征吐谷浑的各路兵马皆已陆续开拔,一场规模浩大的灭国之战已是箭在弦上了的,值此关键时刻。赵文振自是希望能尽早将酒精卖给朝廷,故而,在一接到民部那头发来的召见指令,他第一时间便赶到了民部正堂。

  “嗯,来人,赐座。”

  唐俭出身晋阳系,素来就不怎么瞧得起瓦岗系的泥腿子们,加之与侯君集私交不错,对赵文振自然是不甚待见的,这不,饶是赵文振持礼甚恭,唐俭也就只是不咸不淡地吭哧了一声了事。

  “谢大人。”

  别看赵文振才刚入仕没多久,可他对朝中的势力分布却是门儿清着呢,自然不会在意唐俭的冷淡以对,在恭谨地谢了一句之后,也就施施然在唐俭下首处的几子后头入了座。

  “咳,赵将军文武双全,乃社稷栋梁才也,自该将心思多用于朝廷正务上,胡乱折腾那些个奇淫巧技,实有失人臣之本分。”

  唐俭显然没打算给赵文振留啥情面,哪怕赵文振的态度一直很是恭谦,可唐俭一开口之下,还是毫不客气地训斥了赵文振一通。

  “唐大人的教诲。末将自当牢记不忘,只是末将以为无论何事,但消能有利于社稷,那便是好事一桩。”

  儒家思想就是这点不好,总觉得儒家高人一等,对技术革新之类的技艺,一贯斥为奇淫巧技,殊不知那些所谓的奇淫巧技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在这一点上,赵文振自然不会有所退缩。

  “狡辩!”

  这一听赵文振居然敢顶撞自己,唐俭的脸色立马便是一沉。

  “唐大人明鉴,末将以为技术之进步意义重大。君不见马镫诞生,遂使骑军取代了战车;蔡伦造纸,遂使经书子集可遍传天下;末将所创之酒精,可保无数血战沙场之将士不致有后顾之忧,此类种种,又岂可以奇淫巧技论之。”

  唐俭位高权重又如何,赵文振可没打算惯着这厮,左右大家伙本来就不是同路人,大不了一拍两散也罢,当真没啥大不了的。

  “哦?如此说来,赵将军是一心为国了?那好啊,就请赵将军将酒中精华的炼制之法献予朝廷如何啊?”

  赵文振这等振振有词的架势一现。唐俭本就难看的脸色顿时便更黑沉了几分,只见其眼珠子略略一转,便即狠狠地将了赵文振一军。

  “唐大人,请恕末将实不敢陷朝廷于不义!”

  早在决定上马精馏塔项目时,赵文振就已预见到某些人会以大义的名义来谋夺他的产业,又怎可能会不早做提防的。

  “嗯?”

  一听赵文振此言蹊跷,唐俭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扬。

  “末将且举一例好了,某县之百姓因机缘巧合。养出了只会下金蛋的母鸡,遂以此致富,县令闻之,分外眼红,便着人传之来,言曰:某乃县中父母官也,尔当孝顺父母,何不将鸡进献于本官?”

  赵文振才懒得管唐俭是何等表情,绷着脸便编了个段子。

  “噗嗤!”

  “嘿嘿……”

  ……

  赵文振话音刚落,边上站着的那些民部属员们顿时便全都忍俊不住地笑了起来。

  “哈哈……,好你个赵彦,竟敢如此编排本官。就不怕本官打你的板子么?”

  众人这么一笑之下,唐俭的老脸也自不免有些个挂不住了,不得已,也就只能是故作爽朗地跟着大笑了好一阵子。

  “不怕。唐大人乃宰辅之大才也,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以大人之心胸,又岂会是斤斤计较之人哉?”

  虽无惧于唐俭的权势。可若是能不翻脸成仇的话,那赵文振也不愿真将其得罪死了,这当口上,奉承其几句又不用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罢了,本官懒得跟你计较那么许多,说罢,那酒中精华,你欲售价几何?”

  在见识过赵文振的能言善辩之后,唐俭便即放弃了刁难之心思,笑骂一句之余,紧着便转入了正题。

  “好叫唐大人得知,酒精乃酒中精华也,若以之兑水,再配上些不甚值钱的香料,一升酒精可兑出两升半的‘满堂春’。故而,末将以为一升酒精当值百文钱。”

  酒精目下就只有赵府有,奇货可居的情况下,赵文振在开价时,自然不会客气,当然了,他之所以敢如此开价,那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啧。此价过高了,朝廷购此,乃为拯救沙场负伤将士所用,若量不足,何堪用哉?”

  “满堂春”近来暴火,满朝文武少有没喝过的,唐俭自然也不例外,实际上,他家里就囤了不少此酒,对酒价,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即便如此,本着为朝廷节约之原则,唐俭还是没同意赵文振报出来的价码。

  “唐大人所言甚是,末将自不敢因私废公,那就八折好了,再低,末将怕是有心而无力焉。”

  光靠卖“满堂春”,赵文振其实就已经赚了不老少了,酒精这一块,不管卖什么价,那都是纯赚的,有鉴于此,适当退让些,于赵文振来说,自是无所谓之事。

  “善!”

  即便是百文的价码,唐俭其实也能接受,先前的讨价还价不过只是职责所在罢了,并没真指望赵文振能主动降价,而今一见赵文振竟是如此之识趣,唐俭顿时大喜过望,毫不犹豫地便将此事敲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