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2 / 2)


  并非崔海正心里犯疑,去年宁国侯派人来请崔世君为宁国侯霍嘉做媒,当时他就不愿崔家接下这桩差事,奈何霍家是世代的勋爵侯府,哪是他们一个小小官媒敢得罪的,好容易宁国侯的亲事说成,崔海正原想着两家就此各走各路,谁知事与愿违,老侯爷和崔世君来往愈加密切,如今更惹来许多闲言碎语。

  崔海正生怕自家大姑娘有非份之想,他见崔世君不语,语重心长的说道:“君儿啊,宁国老侯爷乃是皇亲国戚,身份不同一般,你自己可要拎得清才是。”

  崔世君被她亲爹气笑了,她道:“爹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传出去岂不是叫人笑话,他是堂堂宁国府的老侯爷,我一个九品官媒,有幸得了他老人家青眼,能在他面前说上几句话罢了,外人茶余饭后说的闲话,爹难不成还当真了。”

  崔海正一时语塞,他嘴里嗫嚅了半晌,又怕把女儿说恼了,便只能放软口气,说道:“好孩子,我老了,这几年腿脚越发不好,你几个弟弟妹妹全靠你来照顾,你可不要让我和老姑姑失望呀。”

  崔世君听她爹话里有话,心头很不是滋味,却不好与他计较,她暗自叹了一口气,叫来阿智送他回屋,并道:“爹你放心,我当年答应你的事,就不会反悔,你不用时时来提点我。”

  她停了一下,又道:“明日寿宴客人来得多,你腿脚不便,就留在老姑姑的院里陪她老人家,省得别人冲撞了你。”

  崔海正见女儿不要他见外客,难免有些不悦,可是崔世君神情冷淡,他便不欲多说,由着阿智将他送回去。

  且说崔海正回屋不久,徐氏端着热水进来伺候他洗漱,徐氏早已得知他去找过崔世君,她和崔世君虽不是亲生母女,二人自有情份,因此言谈之间对崔世君多有维护,她道:“大姑娘是个心中有成算的,她的为人家里上下有目共睹,老爷何苦去讨这个嫌呢!”

  崔海正瞪她一眼,骂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我要不是为了安哥儿的前程,何曾会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俗事。”

  放在以往,徐氏被他骂了自然不敢回嘴,不过自从她被扶为正室,崔世君又把内宅的事情交给她打理,徐氏说话也有底气了,她道:“安哥儿的前程,靠他自个儿去挣,大姑娘说了,他若有造化考个功名,家里再艰难都要供他,要是没那个官运,好好经营家里的田庄铺子,也能保他衣食无忧的过一辈子。”

  “蠢妇,蠢妇!”崔海正险些被气个倒仰,他道:“你左一个大姑娘,右一个大姑娘,她说的话你就奉做金科玉条,你也不想想,倘或她一时糊涂,铁了心要跟着宁国老侯爷,咱们这个家交给谁呢?”

  徐氏不比崔海正想得长远,她说道:“大姑娘要真有这好福气,老侯爷就是看在她的份儿上,也会关照安哥儿的前程。”

  崔海正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崔家一门七代,是太/祖皇帝御封的官媒职务,君儿跟了老侯爷,家业岂不断送在我这一代的儿孙手里?”

  说到此处,崔海正长吁短叹的说道:“再一则,咱们小门小户的,哪里配得上宁国老侯爷的家世,能做填房继室倒也罢,要是一房妾室,日后安哥儿入仕,在同僚里连头都抬不起!”

  崔海正所作所为是为儿子谋划,却不知徐氏此时已是心口发寒,她本是妾室出生,为崔家生了儿子,然而她并不敢为此居功,熬了十几年方才被扶正,今时今日发觉日日睡在枕边的人这般自私自利,竟连亲生女儿也要算计。

  徐氏心内酸楚不已,她强忍着眼泪,说道:“老爷信不过大姑娘,当年又何必将崔家交给她呢!”

  “我难道不是为了安哥儿?”崔海正眼见就连徐氏也不理解他的苦心,顿时勃然大怒,他道:“我若非双腿残疾,何需要靠女儿当家,如今更落得连你也要埋怨我。”

  他恼羞成怒,徐氏不敢再言语,只顾低头垂泪不止,崔海正见了心烦不已,说道:“你既是不懂我,就赶快离了我这里罢。”

  徐氏一片好意,却落了个没脸,只得含着眼泪扭头出了屋子。

  且不说崔海正是如何的苦恼,隔日是崔老姑姑的寿辰,前几日崔宅扫洒清理,四处张灯结彩,已是焕然一新,一大早,崔世柔携着夏小清回门,不一时,三姑爷毕远文也到了,可惜崔世雅产期将近,是以毕远文只能带着小元宵来给老姑姑寿贺。

  多亏徐氏这些日子的悉心照料,崔老姑姑今日的精神格外好,她身上一色的簇新衣裳,早起用了半碗燕窝粥,这会儿受了小辈们的跪拜,便嘱咐崔世君给崔福他们派发红封,崔世君笑道:“我先替他们多谢老姑姑,前院正忙,等喜宴过了再叫他们来给你人家磕头。”

  崔老姑姑心知等会儿必定宾客来得多,便不叫他们在内院久留,只道:“你们都去忙,我这儿有世柔陪着呢。”

  只因崔老姑姑身子不好,除了亲近的家人,崔世君并不叫外人来扰她清静,临走前崔世君对崔世柔说道:“外院人多,你和爹就留在老姑姑的屋里,有事支使招弟。”

  崔世柔月份渐大,等闲不爱动弹,她道:“我省得,你自忙去罢。”

  老姑姑院里安排妥当,崔世君带着徐氏和崔世安,并两个妹夫来到前院,此前崔世君就已吩咐好每人要做的差事,崔世安和毕远文读过书,男宾就由他二人招呼,夏小清自认是个粗人,又不会说漂亮话,他只管各处杂事,女眷就由徐氏来接待,而崔世君也没闲着,他们有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靠她来决定。

  过了半日,唱堂会的戏班和说书的女先儿到了,夏小清带着他们一番忙活,很快就将戏台搭好,戏台刚搭起来,崔福家的领着一群人进到二门,崔世君一看,都是住在左邻右舍的妇人,她们见了崔世君,嘴里说着恭贺的话,并道:“厨房里人手够不够呢,不怕大姑娘笑话,我们这几个手脚还算麻利,要是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开口。”

  家里有喜事,请邻里的妇人来帮忙本是常事,不过这回崔老姑姑过寿,崔世君全包给酒楼的大厨和小工,她道:“婶子们能来赏光就好,何需要你们出力。”

  因着家里地方不够,先前就借了隔壁宅子摆席请客,崔世君崔福家的领着她们到堂屋喝茶叙话。

  待到日头升高,客人渐渐来了,最先到的是徐氏娘家的亲戚,随后崔世君生母林氏那边的几个堂舅舅也来了,论理都叫舅舅舅母,崔世君便请他们一处坐,来的女眷则让进后院,单请女先儿与她们说书逗趣儿。

  随后崔家的远房亲戚,并有崔世君的同僚,崔世安的同窗,另有时常来往的世家也打发家人前来贺寿,就连夏小清那一班好兄弟也来了不少。

  离宴席还有半日,另有几家客人没到,请来的堂会已开唱,后院的女先儿也说上了,崔世君各处看了一遍,家里上下虽说都忙得脚不沾地,总算还井然有序,她正准备往后院去看看老姑姑,就见崔世安找来了。

  他一见崔世君,便道:“大姐,我那老丈人和岳母刚刚到了,岳母说要去给老姑姑问好。”

  第76章

  只因崔世安和陈姑娘的亲事已定, 陈姑娘此次不便前来,故此来给崔老姑姑贺寿的只有陈氏夫妇二人, 而这陈氏夫妇与别人不同,往后陈家就是崔家正经的姻亲,崔世君自是不好怠慢, 她瞪了崔世安一眼, 说道:“你呀,真正是老实, 陈举人和陈太太来了, 怎么还不快请太太来相陪?”

  原先家里的事情,一向都是崔世君做主, 崔世安忙糊涂了,就直接来找她, 此时他见崔世君这么说, 便道:“那我这就去请太太。”

  “且慢。”崔世君略微一想,她道:“太太在前面陪舅舅和舅母说话,我这会儿闲着, 索性陪同陈太太去见老姑姑。”

  崔世安点头, 带着他姐姐前往偏厅。

  他姐弟二人到时, 陈氏夫妇正在喝茶, 这是崔世君头一回见到陈氏夫妇,只见陈举人身形颀长, 头戴方巾, 身着一袭青色长袍, 浑身上下透着读书人的作派,听崔世安说他为人有些清高,却并不迂腐,这半年得了他指点文章,崔世安的学业精进不少。

  站在陈举人身旁的妇人是陈太太,她长着一张瓜子脸,五官端正,虽已年过四十,依旧显得风韵犹存,一见便知年轻时是个美人。

  崔世君在看陈氏夫妇时,陈氏夫妇自然也在打量她,那陈太太收回目光,扭头看向崔世安,温和的问道:“这位便是你姐姐崔大姑娘吧。”

  崔世安拱手施了一礼,回道:“正是家姐。”

  两边由着崔世安引荐,崔世君眼角含笑,嘴里先赔了一句不是,说道:“家里乱糟糟的,怠慢了伯父和伯母,还请二位见谅。”

  崔世君待人和气,况且她是崔家的当家人,陈氏夫妇不免高看她,陈太太对崔世君说道:“知道你们忙,原本不该添乱的,不过我听世/安这孩子说崔老太太前些日子身子欠安,我们既是过来了,很该亲自去问侯一声。”

  崔世君笑道:“托福,这几日她老人家好多了。”

  陈太太心思细腻,又问了几句崔老姑姑的病情,崔世君一一答复,寒暄几句,她就要带陈氏夫妇去见崔老姑姑,走前,她还吩咐崔世安:“我和伯父伯母先去老姑姑屋里,你快请太太来。”

  崔世安低头应了一声,就准备去找徐氏,谁知陈太太喊住崔世安,她摇了摇头,说道:“一屋子都是客人,想必你们太太这会儿正忙,何苦叫她特意来陪我,等她闲了,我们再一处说话。”

  陈家太太通情达礼,崔世君也便不再多说,她笑道:“既然如此,我先带伯父和伯母去吧。”

  说完,四人出门,直接往老姑姑的院子去了,小丫头阿月早先一步前去通报,她们一行人到了里屋时,崔老姑姑已经穿衣下床,崔海正和崔世柔陪在一旁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