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不是的。”小小和尚摇摇头,“师兄太能吃了,师傅种的菜总是不够吃。但是,每次师兄在家,师傅都会担心他吃不饱,所以总是多摘一些菜回来……”

  “师傅对我跟师兄都是很好的,就像别人说的那个……那个,刀子嘴……”下半句小家伙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于温宁接过话:“刀子嘴,豆腐心。”心里想着,看来连清的师傅人挺好的。这就像是正常家庭的家长,一边嫌弃子女太能吃或太胖,一边又担心孩子吃不饱而可着劲劝吃。

  “哥哥,你懂得真多,跟我师兄一样!”

  见小家伙一双大眼睛崇拜地看他,于温宁忍不住弯腰将他抱起来。小家伙双手自然而然就圈住于温宁的脖子,小声靠在他耳边说:“哥哥,这件事千万别让师兄知道,这是我们俩的小秘密。”

  于温宁轻轻摸着他光溜溜的后脑勺,说:“好,我答应你。”

  小家伙有点开心地在靠在于温宁肩上,想了想又有说:“其实师兄他什么都知道,我骗他他也是知道的。师傅说,师兄看起来傻乎乎的,但是其实是很聪明的。师傅还说,师兄是大智若愚。”

  回想起连清的种种,于温宁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边抱着边小小和尚往外走,边说:“你师兄确实是内外兼秀,你也很聪明。”

  虽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早熟,可像小小和尚这般懂事的,却是极少。大多数孩子的早熟往往伴随着皮与熊,总能轻易让人失了耐心。而眼前这小家伙,却让人觉得暖心,

  连清跟他师傅回到庙里时,远远的就看到身材高大的于温宁抱着他家小师弟,正在给那小小孩子举高高。

  暖暖的夕阳、孩童的欢笑、男子的温柔构成一幅极为美妙的画卷。连清忍不住放下东西,掏出手机,“咯嚓”一声,将这一刻的美好定格下来。

  手机拍照的声音引起那二人的注意,于温宁将小小和尚重新抱回怀里,转过头。看到连清的那一刻,他忍不住扬起笑容。待看到连清身边的老者,他笑容又隐了下去,颇为庄重地双手并于胸前,微微躬身:“师傅好。”

  师傅同样双手合并,道:“于施主多礼了。”

  连桑小和尚早在看到师傅与师兄时便挣扎下了地,此时已经跑到连清面前,张开双臂:“师兄,抱抱。”

  连清熟练地将小家伙抱起,让他两腿张开,然后将他放到肩上,令他跨坐在自己肩颈上。小家伙也熟门熟路地两只手抱住他师兄的头,一双小脚紧贴师兄的胸前两侧,稳稳坐好。

  确定小家伙已经坐稳了,连清又重新挑起那两桶水以及一盆子菜,往院子一侧的小厨房走去。

  于温宁本瞧着他那般,有些担心。可看看大家都是一幅见怪不怪的模样,便压下那些担心,礼貌地与已经走上前来的师傅交谈起来。

  哪怕连清先前已经跟他师傅说过他跟于温宁的一些情况,可老人家还是不大放心,总担心自家孩子被人骗了。

  不过他也没能跟这位年轻小伙多谈,因为他的好徒弟喊他了。

  “师傅,快来帮忙做饭呀。”

  “来了。”师傅应完,让于温宁自己四处看看,转身进了厨房。

  于温宁哪里好意思什么都不干,便也跟着去了厨房。连清看他过来,也不把他当外人,指使他跟自家师弟洗菜去。他则是生火,师傅准备做菜。

  好在厨房挺大,这么多人倒也不显拥挤。

  天色擦黑时,这顿饭便做好了。

  白米饭、青菜汤、蒜蓉茄子、炒白菜、炖豆角。饭菜虽素,但味道并不会太差。连清跟于温宁都吃得津津有味,师傅还时不时叮嘱他们多一些。

  吃到最后饭菜还剩一些,师傅不无可惜地看着连清道:“你怎么回事,吃这么少!”

  “我吃不少了……”连清委屈道,明明是师傅怕他不够吃,做太多菜跟饭了嘛。

  本着浪费可耻的理念,剩下的饭菜最终被连清跟于温宁分着吃光了。

  饭后,几人在院子周围散步消食,顺带聊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连桑小和尚身上了。

  连清直接跟他师傅道:“师傅,我想把师弟带下山去。明年他就该上幼儿园了,我想先带他下山,让他多与外面的世界接触接触。还有就是,我觉得连桑的头发该留起来了。”

  他小时候没上幼儿园,直接就上了小学一年级。因为未曾受过同等教育,又是长期住在山上的土包子,加之是个小光头,使得他跟许多小朋友都格格不入,大家也隐隐有些排挤他。后来那些人又知晓他无父无母,大家对他就更不那么友好了。

  孩子们都是天真的,天真到看到有那么两三个人欺负另一个人,便会跟风欺负或嘲笑。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是为恶。

  他不想让师弟遭遇他以前遇到的那些不愉快。

  师傅显然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直接道:“去吧。顺便,让他还俗了吧。”

  “啊?”连清惊道,“不用了吧?”

  连桑小和尚此时正被于温宁牵着走,听到这话也惊讶道:“师傅,不用了吧?”

  师傅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就差没戳他的小光头了:“你傻啊,不还俗,以后你师兄吃肉你吃素啊?”

  于温宁憋笑,连桑小和尚恍然大悟,连清则是伸手一拍脑袋:“对哦,这不合适,师弟也要吃肉。”

  第46章

  双方就连桑小和尚还俗一事达成共识, 连清又问:“师傅,那你怎么办?要不, 你也下山跟我们走吧?”

  师傅直接摆摆手:“我就算了吧, 你们都走了, 我也该下山去找找老朋友,结伴四处云游。”

  “你跟那几位大师还有联系啊?”

  “不常联系, 只是偶尔会写写书信。”师傅说罢,又道:“你也不必太过担心, 在捡着你之前我便时常与他们四处游玩,不常在庙里的。虽说这二十年来我不大下山,但外面的世界我也不是一无所知。再者,如今我身体还很硬朗, 你就放心吧。”

  连清倒是没太担心, 一来他师傅确实身子骨挺硬朗,跟他打起架来生龙活虎的,他向来赢不了。

  二来, 他上小学之前师傅偶尔会带他出远门见见其他寺庙的大师。这些年,偶尔也会人过来庙里看望师傅。也因此,他是知道师傅在捡到他之前是常年在外,四海为家的。

  听说那会山上庙里的住持并不是师傅, 而是师傅的师傅所收的另一位年轻和尚。年轻和尚说父母年老,想还俗回家侍奉老人、娶妻生子。连清他师傅这才回到三连庙, 准备找个人继任住持或关了这座庙。

  只是在他还未做好决定之时,正好捡着了连清。怕把小孩送到福利院会吃苦, 师傅再三思量决定收养连清。也因此,他没能继续云游,而是老老实实在庙里住下来,一手将连清带大。

  连清大了之后,师傅本就与谈过他,说想在他考上大学,去外地读书之后自己也继续未完的云游大业。谁知一来高考当天连清出了车祸,不仅因此未能考上大学,倒霉孩子还愣是在山上养了大半年的伤才彻底好了。二来,他师傅又捡了连桑小和尚,于是又开始了带娃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