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2 / 2)


  孟初霁低头一看,满满两筐的书,眉毛一皱,孟初霁踢了这两筐东西几脚,冲外喊:“这是怎么回事?”

  太子府拨来伺候孟初霁的婢女疾步入内,躬身答道:“回娘娘话,这是早上殿下命人送来的!”

  孟初霁眼皮一跳,捡了一本书起来,瞅了眼封皮——《绥人诗·千篇》?

  再一本,《文理集要》?

  再一本,《示人录》?

  这踏马都是些什么鬼!!

  “太子殿下送这些东西来干嘛?”

  孟初霁几乎当场暴走。

  天知道他生平最讨厌的东西就是读书看字!

  裴璟这是要他的命啊?!

  婢女徐徐道:“殿下说,话本虽是有趣,却有诸多不宜,娘娘应多观阅贤人之书,从中谋求真理,受益匪浅。”

  孟初霁犹记得他在孟将军府的时候,他老爹就爱揪着他说这些话,从小念到大,好不容易摆脱他亲爹,合着又来一个爹?

  孟初霁很生气,脸色阴沉得都能拧出水儿来了,摆手道:“快快,把这些都扔出去,扔得越远越好。”

  婢女迟疑,甚至有点为难:“娘娘,这是殿下赏的书,不能随便扔的。”

  孟初霁想也不想道:“那就把它藏起来。”

  婢女仍是迟疑,孟初霁拍了下身边的阿福,道:“还杵着干什么,把这两筐书全扔到床底下去。”

  阿福忙将搬了一筐到床边,将这一堆书倒出来,一本一本往床底下扔。

  扔着扔着瞅着好像有点不对劲,阿福举着书跑到孟初霁的跟前。

  “怎么了?”

  阿福眨了眨眼,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孟初霁恍然想起,在太子府呢阿福还只能是个哑巴,狐疑的从他手中接来一看,《狐狸报恩记》。

  居然是一本话本。

  “这筐留着扔那筐。”

  阿福又去床底下把扔进去的那几本掏出来。

  婢女这才又想起什么来,转述裴璟的话道:“娘娘,殿下还说了,这些话本皆是他苦心替娘娘搜罗的好话本,娘娘以后千万不可再看《凤仙传》那样不正经的话本了。”

  第22章 22.噩梦

  “……”

  嘿!

  孟初霁觉得裴璟这厮还真是有趣。

  男欢女爱多正常的事,他一个大男人枉为男人也就算了,还不准别人当男人。

  正人君子正到这份上,实在佩服佩服,甘拜下风。

  孟初霁挥退了婢女,阿福还在往床底下塞书,筐里见了底,床底下都快塞满了,只剩下他左手一本右手一本,孟初霁灵光一划,制止道:“等下等下。”

  没了外人,阿福放心大胆的说话,回头惊疑道:“咋了少爷?”

  “这两本留着。”

  孟初霁说着,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

  阿福住手不塞了,巴巴的拿着两本书凑上去,道:“少爷,这两本书留着有什么用啊?”

  “留着看啊。”孟初霁将他手上两本书接过来左一看右一看,低低念着书名,“《太子起居注》《夫妻恩爱千则》?”

  嚯,还夹带私货!

  孟初霁将《夫妻恩爱千则》放下,率先翻开《太子起居注》,里头竟然记载着裴璟从出生到大婚前一日的生平之事。

  五岁能作诗,七岁学骑射,十岁参政事,十四赈远灾,十七断玄案,弱冠之年便已成为大绥万千拥戴的仁德太子,端方克己,勤俭仁善,实在是天下男子的楷模。

  这哪儿是什么起居注,这明明是一本太子赞颂集。

  翻了翻他的生平,竟然一件糗事都没有,最大的过错也就是因为中午犯困在老师讲堂上打了个瞌睡,事后作文章陈述己过,挥挥洒洒万字,彻头彻尾的反省自身,引得交口相赞。

  可去踏马的吧!

  世上竟然还有裴璟这样的人。

  看了这本起居注,孟初霁只觉自己的往事不堪入目,满满的全是黑料。

  因他爹不愿意他以后行军打仗,久远不归,一心试着从他开始更换门楣,逼他学文日后入仕,请了大楚最有学问的老先生教他,被他气得归隐乡田。

  他还是个反骨头,他爹不让他学武,他就要舞刀弄剑,小时立志要做名扬天下的大侠,可偏生又不好好学,持着弓箭不爱射靶子,就爱射人家府门的灯笼、手里的苹果,闹了一通又一通事,长大后懂的事情多了,他觉得小时候的自己真是太蠢了,做什么不好要做大侠,人生在世要做就得做那一等的纨绔,吃喝玩乐,养狗斗鸡,销金窟里走一遭,漂亮姑娘腰细手软,琴师弹乐歌女展喉宛如天籁,与人冲撞了大显神威活络筋骨,干不过人家还能回家告状仗势欺人,天底下还能有更美的事?

  所以啊,若他的生平事迹编写成册,妥妥就是一本《荒唐册》。

  孟初霁不高兴,很不高兴,抬手将《太子起居注》扔到了一边,这种看了会自惭形秽的东西他才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