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2 / 2)


  以此类推,与明少侠交手,众人便一个个得了‘几根针’的称号。甚至,江湖上还为此大打出手。比如:你也挑战一念君子,我也挑战一念君子。你叫‘三根针’,我叫‘两根针’。一念君子解决你用三根,解决我用两根,岂不就是我比你武功差?那怎么行!

  有些人表面上表现得十分不在意这个标准,心里却不由自主的拿鬼门十三针来作为武功高低的衡量工具。若是谁用的针最多,谁就最有面子,江湖上便人人敬佩,暗中想道:此人竟然能令明长宴用一十七根针,可见武功深不可测,不可估量,实乃人中俊杰!

  明少侠一觉睡到天亮,还未清醒,茯苓便猛地撞开门。

  “少侍!你快起来!”

  明长宴猛地拉下床帘,将外套胡乱一穿。

  茯苓喊道:“元侧妃疯了!”

  明长宴一顿,挑眉:“疯了?”

  他慢吞吞地穿上衣服,系上腰带:“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她疯了与我何干,昨天不还好好的吗?”

  芍药替他将头发拢上:“你可知道元侧妃是怎么疯的?”

  明长宴道:“我不知道,姐姐说了,我就知道了。”

  芍药脸色泛白,还没从侧妃一事中缓过来,她定了定心神,说道:“她是今早上疯的!”

  元侧妃的疯病和寻常的疯病不一样。今早,皇帝从昭和宫床上醒来,发现身旁睡着一个年老色衰,头发花白的老人。皇帝大惊,当即呼喊侍卫。结果众人进屋子里把老人翻过来一看,眉眼之间能辨认出,就是元侧妃。

  听到这里,明长宴一顿,漫不经心道:“这么玄乎的事情,估计要请小国相吧,他去了吗?”

  茯苓道:“去了,小国相在半柱香之后就赶到了昭和宫,但此时侧妃已经疯了。”

  试问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一早起来发现自己成了一个风蚀残年的耄耋老人,怎么不疯。元侧妃不但疯,并且在两刻钟之后,开始满屋子打滚乱爬。她尖锐的指甲不停地抓挠自己的脖子,忽然,布满皱纹的脖子,先是刺出了一根长针。

  接着,是第二根,第三根……从脖子到胸腔,密密麻麻,全都是针!元侧妃痛得无法忍受,开始拔扯嘴里留下的线头,一拉,五脏六腑搅得稀烂,开膛破肚好不凄惨。

  此刻,众人终于知道春姑姑和李公公是怎么死的:是活活被自己凌迟的!

  “又是针。”明长宴喃喃道。

  茯苓说到一半,小跑至门外,大吐特吐。

  明长宴道:“你去看看她,弄点儿爽口的茶水给她。”

  芍药得令,照顾好茯苓,对明长宴说道:“元侧妃先是疯,两个时辰之后就暴毙在昭和宫。小国相到时已经无力回天,皇上现在哀痛欲绝,六宫无人管理,因此下令召回了皇后。午时一刻,我们还得去永仙宫接驾。”

  明长宴道:“皇后?我还以为皇上那么宠着元侧妃,没有皇后呢。”

  茯苓道:“烟少侍到了就知道了。”她往门口一看,见四下无人,便说道:“少侍有所不知,元侧妃是皇后的堂妹,因生得与皇后有几分相似,才得皇上青睐。”

  明长宴道:“怪哉,那皇帝为何不直接找皇后?”

  茯苓道:“少侍,宫闱秘史莫要多问,只记得皇后地位崇高,千万不可放肆。”

  明长宴点头答应,往永仙宫走去。路上,元侧妃之死已经传开,宫女太监脸色皆如丧考妣。

  茯苓道:“元侧妃死后,宫里面的冤魂索命说法闹得越来越严重,原先还能搬出小国相的名字压着,现在连小国相都压不住了。”

  明长宴道:“冤魂索命?谁的冤魂?谁来索命?”他恍然大悟:“明长宴,一念君子?”

  芍药道:“就是他。元侧妃死前,还大喊大叫他的名字,不是他的鬼魂是谁。”

  明长宴哭笑不得:“别的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明长宴的鬼魂。说不定,侧妃是见他长得帅,喊喊名字,无可非议嘛!”

  说话间,二人已经到了永仙宫门口。皇后的仪仗队左右铺开,明长宴站在最后,见不到她的脸。约莫过去了一刻钟,明长宴打着哈欠,正欲离去。他谎称更衣,带着芍药和茯苓二人往御金池溜去。

  一边走,他一边想:本少侠没做亏心事,却偏偏有鬼找上门。

  宫中几件事情发生得过于巧合,每一件事都直指他明长宴。明少侠折了一根青草,刁在嘴里,冷冷地哼了一声:看来是有人要借我这个死了两年的人当刀使。

  绕过一条抄手游廊,明长宴忽然听道一人喊:“赵小岚,你给我站住!”

  茯苓道:“少侍,你赶紧把嘴里的草吐了。”

  明长宴换了个方向刁着,茯苓心悸道:“你在我们面前无需讲究礼仪,可在外人面前千万不能失态。”

  明长宴道:“外人?谁?”

  三人侧身望去,便看见御金池岸边,站着几名十七八岁的少年。

  其中,一名小朋友与其他人站得稍远一些,一身白衣,头发由一根木簪挽起,容貌昳丽,风神秀逸,活泼可爱,像个雪白的团子。

  茯苓道:“烟少侍,此人是小岚公子。”

  芍药接道:“烟少侍初来皇宫,有所不知。这位小岚公子原是皇后娘家赵家的嫡子,乃皇后的亲侄儿,从小养在宫中,又与妤宁公主青梅竹马,深受皇后溺爱。小岚公子性格温顺乖巧,不但皇后疼他,就连元侧妃也对他宠爱有加。皇上特许他随时出入后宫,陪伴皇后左右。前段日子皇后一直在大寒寺烧香,想来准要带上小岚公子,如今怕是同皇后一同回宫了。”

  明长宴见赵小岚确实十分惹人怜爱,又与他的几个天清派小师弟年纪相仿,叫明少侠心里很是亲切。

  赵小岚此时正被另一名灰衣少年拦住:“你几日没去书院了,先生叫你抄的课文,你抄完了吗?”

  灰衣少年气势汹汹,来者不善,双手叉腰,继续道:“还是你考了个倒数第一,索性破罐子破摔,连书也不念了?”

  明长宴问道:“这又是谁?”

  茯苓道:“是陆公子,名叫陆行九,梁国的皇子,在宫里住了好些年了。”

  明长宴心中了然:竟然是梁国质子。

  赵小岚作揖,天真道:“陆兄此言差矣,这个倒数第一不是我想考的,如果小陈公子不走的话,我理应是倒数第二。”

  “自己考倒数第一,还怪别人退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