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9章 声名大振(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侯门飚女,不为皇后只复仇 !

国子监书院里发生的这个偷盗案,涉及各位学子的名节,搞不好会引起大事发生。

所以,在武正帝派太子同赵素一起去书院查案时,大王太傅匆匆寻来。

太子有两位太傅,一位王太傅是太子殿下的祖父王开。

另一位王太傅是王家的族长,他本是一家书院的山长,为教授王旭,特辞了山长之职,特地将家迁到了京城。

人们为了分辨这两位王姓太傅,给年纪长的王山长称为大王太傅,或者山长太傅。

大王太傅对太子道:“殿下,老夫知道您聪慧,但这事极为重要,学子们将名节看得比性命还要重,所以,您千万别大意。”

“学生谨记,太傅放心。”王旭郑重其事地保证。

“那好。”大王太傅点头。

他目送着自己一生最得意的学生—太子离开,眼神带着一丝担忧。

太傅忧心太子年轻,十三岁的年纪,去查这样的案子会对太子的名声有损。

他甚至在怀疑,是不是陛下用这件事来敲打太子,让太子遇到些挫折,不要太过自满。

太子殿下是他这一生教过的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位,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还精通算学。

那些教授太子的老师,没有一个不说太子聪慧过人。

半路上,赵素轻声问,“殿下,您能破这个案?”

“不一定,要问了才知道。”王旭道。

他口气带着不确定,但神色极为淡定。

赵素心中暗暗感慨,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陛下那样的人,才能生出太子殿下这样聪慧的孩子。

太子殿下的回答这样滴水不漏,根本不像才十三岁的半大孩子,像几十岁久混官场的人。

一行人走到国子监,叫来韩居上当着众学子和先生的面问话。

国子监的学子和先生上百人,他们很少有人见过太子殿下的真容。

当这些人见到,一身紫衣官服的赵大人,前面走着一位十几岁的半大男孩,都十分惊诧。

他们见男孩面容如玉石般白皙,五官似雕刻般俊美,全身气宇不凡。

再看他头上皂纱折上巾,身着紫色服,腰间通犀金玉带。

有机灵的人先拜了下去,“参见太子殿下。”

“参见太子殿下。”其他跟着拜下。

“免礼。”王旭粉唇带笑道。

所有人在见到太子时,惊异之后想的是,“太子长得比齐王殿下还英俊,天下最美男子的尊号应该归属太子殿下了。”

王旭有七份肖母,一双水灵大杏眼,粉唇微翘,气质凛然,雍容华贵,不怒自威。

国子监有人进屋搬了几把椅子出来,摆在院子的上位。

“殿下请座。”

“赵大人请座。”

国子监的管理祭酒章大人恭敬上前,请太子殿下和赵大人入座。

王旭在最上面的位置坐下,他开口问:

“哪位是韩居上?”

“殿下,学生是韩居上。”一位身穿水白色衣、头戴一片毡巾,生得瘦弱,左脸颊上有一颗黑痣的男子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又微低头站在一侧。

“说说你的画是怎么丢的。”王旭直入主题。

大家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听起了太子查问这起丢画事件。

这事件能不否顺利查出真相来,关系到他们的名节,现在又关系着太子殿下的本事。

不近处,一位抱着猫的男子也在聆听,木东要将所听到的话,回禀陛下。

韩居上自然知道这事的重要性,他一点不敢隐瞒,从头讲了起来:

这画是他祖先传下来的众多字画中,唯一没有被变卖的一张。

一是,为了纪念祖先,为家里的子孙留下念相。

二是,这张画喻意极好:牛气冲天。画的是一头牛在七彩云层上,往天高处奔跑。

韩居上将画带在身上,就是为了博个好彩头,得祖宗的保佑,能高举榜首,重振祖先的辉煌。

他平日吃住在国子监,极少回家。

前天,他从家里归来,晚上打开不离身的布包看画,他差点当场就急哭了,里面只有一张白宣纸,哪有他祖传的牛气冲天画。

太子见他说完了丢画的前后经过,开口问:“有多少人知道你身上带了这张画?”

韩居上额头上冒汗,“几乎都知道。”

祭酒章大人道:“殿下,应该全都知道,他还在学校开书画展时,献出来摆了几天。”

国子监每年会举办一些比赛,比如书画比赛,取一些好作品来展示。

比如韵律,取好名次的学子,在新春宴会时,能进入皇宫大殿演奏给陛下和天下来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