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1章 同流合污(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侯门飚女,不为皇后只复仇 !

自从冯怡大仇得报,她心情十分舒畅,准备同王宣要一个孩子。

小夫妻商议定下了此事后,除了白天在外做正事,晚饭后就厮守在一处,过着甜蜜幸福的小日子。

这就导致了楚王回京城后来寻王宣,像过去一样上酒楼吃喝玩乐,闲话述事,皆被王宣所拒绝。

“殿下,下官家里有事,实不能相陪,见谅。”

王宣心想,我同你见面有什么好说的?

他一看见楚王,就想到元娘在封地受苦,心中就会难过。

本来,楚王是打算说服王宣,助他夺下太子之位。

楚王被王宣一再拒绝心生不快,但也拿王宣没辙。

毕竟,他还得要靠着高阳侯府,不能只靠手里只有十万兵权的赵正。

楚王回京后,只叫侍卫送了礼物去高阳侯府,他自己寻了借口,“说本王入宫给母妃伺疾,不得去侯府。”

高阳侯府的人也没去请楚王来府,大家都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侯府的主人们都是这样在想:‘楚王你要利用高阳侯府的人,你倒是对我们侯府的嫡女好一点吧。

结果,你一边同赵正眉来眼去,一边又要利用高阳侯府。

你想我们高阳侯府为你和赵正做嫁衣,想也别想了。

不久之前,孙太师为王宣赐了一个字:明成。

孙太师也为楚王赐了一个字,得正。

孙太师为楚王取的字可谓苦心,他看着长大的楚王,怎么不知其性格。

楚王在六七岁时,同孙太师提过,“师尊,本王比太子聪慧,却不得入东宫,还是母家太弱,唉。”

当时,孙太师苦口婆心劝说他:“殿下,嫡庶有别,这话您不能在外说,会惹来杀身大祸。”

经过孙太师的教导,楚王将自己的心思隐藏了起来,不再说那些大逆不道的话。

楚王现在从封地归来一直不走,还纳了赵正的外孙女为妾。

孙太师心里哪还不明白楚王的想法,但他是臣,不能出言相劝,只能在取字上给予提醒:做事要名正言顺,方才得始终。

可惜,楚王得此字后一笑而过,同赵正在一起议事时,还拿此字取笑,赵正道:“老夫子给殿下取‘得正’为字,他是在讨皇上的好。”

“师尊从来就胆小怕事。”楚王笑笑。

“不讨皇上的好,他的外孙女怎么能入东宫为太子妃呢。”赵正话里带着酸味。

楚王皱着眉,不快地道:“赵将军你是想要脚踏两只船?”

赵正忙摆手,“不是,谁愿意送娘子去给傻子做妃子谁才真傻子。”

楚王板下了脸,他虽然妒忌太子,甚至想要取代太子,但他们毕竟是同父的兄弟,不容他人冒犯太子。

他更是不愿别人冒犯皇家的威仪。

赵正见楚王给他使脸色,心中也不痛快,暗骂,‘敢给我摆脸,等我以后来收拾你。’

他心中的计划是,借着楚王得了兵权后,杀了那个鬼军师,再杀了楚王……

楚王转言道:“父皇又在催本王接王妃归来,探了病早点回封地。”

赵正慢悠悠道:“殿下不想回封地也有办法,你再给娘娘下一次药,药再多下点,娘娘的病稍重一点,她开口留你伺病,陛下也会同意。”

“会不会有性命之忧?”楚王很犹豫,他进宫看母妃的身体弱,脸色也极差。

“怎么会有性命之忧呢?这只是暂时的。”赵正说服楚王,“娘娘病一场,殿下得偿所愿,她怕也是愿意的。”

楚王微微点了一下头,他想起自己的娘,什么也愿意为自己去做。

过去高阳侯府不愿意将王元娘许给他,也是他娘去向王老夫人哭了一场,才定下了王元娘。

他想,娘一定愿意生病来留下他,成全他。

等他事成后,再好好孝敬娘,寻天下最好的大夫为娘治病。

两人达到了协议后,又头碰头低声商议着更重要的事。

“殿下,辽使明天就回,他会去同国师觐言,由辽国师去说服西夏和契丹同时出兵。”

“到时……”

两人关在室内,一直商议到天亮,两人击掌为盟。

楚王决定听从赵正的建议,外族出兵来犯,他就能拿到更多的兵权。

有了兵权在手,这天下便成了他的。

“我要做李世民一样的人物,用兵权夺取皇位,建立不世功勋。”楚王心中有这样的雄心壮智。

赵正见楚王答应了他的建议,又提出,“想让高阳侯府同我们站在一起,必须要让王宣娶我家的小娘子。”

赵正借此机会要除掉冯三娘,为女儿赵五娘一家四口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