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第82节(1 / 2)





  钱小喜被训斥一顿,心头格外难受,低着头道:“娘,我也是嘴快,都答应了的事,若是食言,我娘不高兴,又要念叨阿海几年没消息……娘,我是真不想改嫁,逼急了我干脆死了算了。”

  这些话,钱小喜以前也经常说。

  儿媳愿意给儿子守着,姜芦花是很高兴的。于是,在钱小喜被娘家逼迫改嫁时,她都是能退则退。

  “你是姐姐,你弟妹生孩子没吃的,跟你有何关系?不该你的事,别往身上揽!”柳纭娘说着,进了厨房准备做饭。

  说是做饭,就是一些粗粮和青菜煮一锅,好不好吃不要紧,关键是能糊口。

  钱小喜站在一旁,试探着道:“娘,明天赶集,我想去一趟。”

  “家里没东西买,别去了,明日跟我一起砍柴吧!”柳纭娘语气不容反驳。

  钱小喜发现今日的婆婆似乎变了性子,特别难商量。要不是她态度和缓,钱小喜真的要怀疑那个矮墙外的人是她了。

  “娘,我月事带不好用,得去买新的。”

  这种事,一般都得自己去。

  柳纭娘想了想:“你表嫂娘家有喜,她要去置办贺礼,我让她帮你带。”

  那年征兵村里走了十来人,独居的女子挺多,但大部分都和家里的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她们就婆媳俩相依为命,很容易被人欺负。姜芦花之所以只担忧生计而不怕流言蜚语,一来她性子强势,从不怕与人吵架。二来,她娘家离得近,且常来常往,农忙时她娘家那些兄弟和侄子都会来帮忙。

  她们和姜家来往密切,帮忙买东西很正常。

  钱小喜想去镇上买点药,但这事又不能直说。被婆婆拒绝两次,她不好再执着。

  柳纭娘知道她要干“好”事,自然不会随她的意。

  婆媳俩相对无言,用完了晚饭,又有人敲门。柳纭娘率先跑出去开,门口站着的是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妇人,手中抱着个孩子,还端着一碗米,笑吟吟道:“大娘,我来还你家的米。”

  来人是邻居,说起来还颇有些渊源,方才和钱小喜在破屋鬼混的男人,就是面前妇人的夫君孙明槐。

  “你们先吃着,别这么客气。”话是这么说,柳纭娘已经伸手接过了碗。

  姜芦花也是后来才知道,孙明槐的妻子高氏早已知道他在外头跟钱小喜的那点事。若是没猜错,高氏不只是还米,还是来看看婆媳俩的相处的情形。

  果不其然,柳纭娘刚转身,就听高氏笑着问:“小喜妹妹呢?”

  柳纭娘头也不回:“洗碗。”

  “这样啊。”高氏试探着道:“刚才我好像听见有人吵架,以为是你们这儿。”

  “你听错了。”柳纭娘将碗拿了回来塞到她手中:“我一天忙里忙外累得半死,哪有空跟她吵架?”

  “小喜妹妹也挺乖顺啊。”高氏笑吟吟道:“阿海走了那么多年她都没有改嫁,这般用心,大娘可要对她好点。”

  村里人早出晚归,白天都没空转悠。晚饭后才会出来聊天,这会儿路上有人散步,柳纭娘声音扬高:“阿海那么多年没消息,怕是……我其实没想让小喜守着,她要愿意改嫁,看在这几年的婆媳缘分上,我还会给她备一份嫁妆。”

  立刻有妇人笑着接话:“说是这么说,你怎么舍得?”

  “我守了那么多年,最是知道其中的苦楚。”柳纭娘摇了摇头:“正是因为感激小喜的这份用心,我才希望她改嫁。”

  几人面面相觑,有妇人笑吟吟问:“你这话是真心的吗?”

  “当然。”柳纭娘一本正经:“我把小喜当女儿,你要是有合适的人选,可来跟我说。”

  姜芦花愿意让儿媳改嫁,但私心里,她还是希望小喜给儿子守着,所以,当知道小喜一心等着儿子时,她当着人前从来不说让儿媳改嫁的话。

  钱小喜在厨房里听到这番话,心里开始发慌。来不及多想,她怕外头的人当真,两步冲了出来:“娘,我不改嫁。这辈子,我生是汪家的人,死是汪家的鬼!”

  她看着外面的七八个妇人:“谁要是让我改嫁,就是逼我去死。”

  这样的话说出来,本来看热闹的人都有些吓着了,又聊了几句,纷纷散去。

  “小喜,阿海要是知道你的这份用心,大概也舍不得死。”柳纭娘叹息一声:“既然你打算留下,那咱们娘俩以后就好好过。”

  钱小喜认真点了点头。

  柳纭娘看向远处的夕阳:“最近要变天了,咱们多找点柴火。早点睡,明天早上我喊你。”

  钱小喜:“……”喊我做甚?

  这几年来,除了农忙那几天婆婆会吩咐她做事,平时基本都不太管她。

  现在要砍柴火了?

  柳纭娘可不管她心里的想法,翌日天蒙蒙亮就在院子里喊,将睡眼朦胧的钱小喜带着出了门,直奔山林中。

  开始干活时,柳纭娘提议道:“天亮之前,咱们回去煮早饭。”

  想要磨蹭是不能的。

  干活倒是其次,柳纭娘主要是不想让钱小喜好过。

  因为现在的姜芦花,不知道儿子还活着,也不知道儿子会将拼了命攒下的军功换了银子送回来。所以,不好和钱小喜当面对峙。

  等人回来了,一切自然大白于天下。

  与此同时,钱小喜心底里也在琢磨。

  如果汪海回来,母子俩一见面……她可就完了。

  钱小喜暗地里琢磨了一早上,还是觉得需要去镇上买点药回来喂给婆婆。

  这么想着,她看着不远处利落砍柴的妇人,心下道了声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