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独爱昭昭第32节(1 / 2)





  昭昭感觉到自己的眼睛被温热的手心挡住,贺容予好听的嗓音流在她耳畔,他说:“闭眼。”

  作者有话说:

  像这种权谋剧情,如果你感觉人物有什么逻辑问题,不用怀疑,因为是作者让他这么干的。对不起。

  感谢在2022-07-12 04:30:37~2022-07-12 23:37: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狐狸不是妖 21瓶;听竹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章

  贺容予的剑插进欧阳霖胸口, 欧阳霖瞪大眼睛,似乎还有无数的话要说,但都只能散在喉口。

  贺容予干净利落拔剑,说着:“南州王亲口承认有谋逆之意谋逆, 勾结禁军, 行谋逆之实, 更是意图谋害陛下,本王受先帝遗命辅佐陛下,将此逆贼诛杀。至于其党羽,念在他们受人蒙蔽的份上,倘若有投诚者, 可从轻发落。”

  他的手掌覆在昭昭眼皮上, 带着专属贺容予的温度。贺容予说罢,放下手, 转而搭在昭昭肩上,没让她回头看一眼。

  “今夜恐怕还有些事要处理。”贺容予说。

  昭昭的后背贴着他胸口,依稀能听见他的心跳声似的, 她应声:“好。”

  这么大的事,的确还有很多后续要处理,禁军、朝中官员……都要查一查,贺容予不喜欢留后患。时辰不早, 但这些人不能放他们离开,必须在今夜排查完。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谁也不许出宫。更何况, 昭昭若是要一个人回王府, 贺容予也不放心。

  欧阳霖宫外的护卫们四处逃窜, 不知道会不会做什么极端恶事。因此, 昭昭夜里留宿宫中。

  贺容予把她送去了梁太后宫中,刘原也在。

  宫里也乱糟糟的,难保不会出什么岔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几个人待在一处,贺容予派人保护。昭昭明白,不会给他添麻烦,安静地跟着人过来。

  刘原中了毒昏迷不醒,梁太后着人将昭昭安顿好后,亲自去照顾刘原。这个美艳妇人始终愁眉紧锁,因为太医说,刘原的情况颇为凶险。

  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她不能接受失去这个儿子。

  刘原躺在床上,一张脸苍白如纸,嘴唇还发着青,就连手都变得更凉。她不知道贺容予的计划,也不太懂政治,但隐约猜到刘原是做一个饵。

  至于是主动,还是被动,梁太后不清楚。

  寿康宫里安静着,梁太后端着药,亲自喂刘原服下。她看着儿子的面容,忽然感觉到一种恨意。

  这种恨意是因为她们母子俩身不由己,能不能活着身不由己,就连能不能死去也是身不由己。这种万事不由己的感觉并不好受。

  梁太后已经在心里趋向于是贺容予让刘原这么做的。对贺容予而言,刘原不过是一枚棋子,生死与他无关。

  他好狠的心。尽管梁太后早就见识过贺容予的狠心,但在这一刻,还是恨起来。

  她恨,恨贺容予没有因为她而对她的儿子有一丝丝善意。

  这让梁太后心底仿佛漏了个洞,冷风呼呼刮进去,又倒出来,拉扯之间仿佛奏出二胡的凄楚之音。

  梁太后走着神,没注意到昭昭过来。

  昭昭本来被安排在偏殿休息,她睡不着,想起刘原的伤势,因此过来看看情况。廊下的宫灯兀自亮着,昭昭走到门口,矮身行礼:“昭昭见过太后娘娘。”

  梁太后终于回神,捏着帕子咳嗽了声,笑道:“你怎么来了?该早些歇息,时辰不早了。”

  昭昭跨过门槛:“臣女睡不着,又挂念着陛下的情况,便过来瞧瞧。太后娘娘,陛下如何了?”

  梁太后笑容苦涩,看向床上的刘原,说:“太医刚刚才走,说这毒毒性很烈,即便已经服了解药,恐怕也有些损伤。今夜他是醒不了了,明日再看情况。”

  昭昭看向床上的人。有解药更说明这是一场局,这么小的孩子……只怕日后世人评判贺容予,又要多一条罪名。

  但昭昭总是偏袒贺容予的。她觉得这计划,刘原应当是知情者,且主动配合,而非受贺容予逼迫。

  但这话不能说。她抿唇,走上前来,“太后娘娘,您别担心,陛下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什么事的。”

  梁太后笑了笑,嗯了声:“本宫与陛下这命还算硬,定然不会有什么事。你既然过来了,便陪本宫说说话吧。”

  “是。”

  昭昭坐在梁太后身侧,听她问起一些家常闲事。

  “昭昭,你可有心仪之人?”

  “回太后娘娘,臣女没有。”

  “也是,你二哥如此优秀,你与他朝夕相处,自然不能将旁人看在眼里。”

  ……

  尽管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由各种话题起始,但最后都绕回贺容予身上。昭昭忽地睁大眼,意识到什么,看向梁太后。

  梁太后对二哥……居然有那样的心思……

  她先是惊讶,转念又想,这也寻常。毕竟……二哥的确招人喜欢。

  但在意识到这件事之后,昭昭心里还是小小地酸了酸。

  因为梁太后很美,如今美,从前更美。而她才刚刚及笄,在过去的那些年岁里,或许二哥对梁太后……

  不,应该不会。按照二哥的喜好,梁太后……

  梁太后也不算聪明人,二哥不喜欢太聪明的人,这一点倒也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