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5章(1 / 2)





  “或许,是化整为零,逐渐从商船偷偷的运输到清国的。”有人思考可能性。

  “打败3w英国(军)队,并且全军覆没,这至少需要6w德国(军)队,你确定这能瞒得过我们所有人的眼睛?”有人反驳。

  确实可能性不大。

  “不,完全有可能。”有人道,“德国人不是现在才想到运输军队的,而是在几年前,德国人就开始偷偷的向清国运输军队,这么久的时间,完全可以骗过我们所有人。”

  这个假设,在逻辑上倒是行的通,但这意味着,德国或许想在亚洲和英国大干一场。

  为什么呢?

  “印度,一定是印度!德国人想要印度!”有人大声道。

  胡灵珊和德国国防部的绝密计划,就在一群法国(军)官的闲聊中,被扯了出来。

  幸运的是,这个正确的说法,得到的只是随意的交谈。

  这种天马行空的思路,不过是小说家的胡思乱想而已,完全不符合国际政治和国家利益。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出了名的亲英派。

  就德国的那点国力,压制法国还有点希望,挑战英国,纯粹是脑子进水。

  胡灵珊战胜英国(军)队的唯一可能,就是像1840年的广州三元里一样,利用人海战术,利用天气,利用地形,用几百倍的人命,堆砌出一个充满东方式胜利的战果。

  ……

  英国远征军的全军覆没,引起了英国朝野的一致愤怒。

  堂堂日不落帝国,竟然输给了愚蠢落后野蛮的清国,简直是奇耻大辱。

  海军大臣必须引咎辞职,陆军大臣必须引咎辞职,首相必须引咎辞职,内阁必须解散!

  “听见了吗?先生们。”英国首相关上窗户,挡住了窗外流(行)示(威)的口号,平静的道。

  “我们犯了一个小错误。”

  这个小错误,导致了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的下台,导致了内阁垮台,导致了英国自由党刚刚艰难的击败保守党,获得选举胜利,就轻易的把英国首相的位置还给了保守党候选人,亚瑟贝尔福。

  “我们对日耳曼人太仁慈了。”亚瑟贝尔福上任后第一句话道,“日耳曼人在遥远的东方挑衅了我们,我们必须立刻还击,不论是对日耳曼人,还是辫子清人。”

  ……

  紫禁城。

  “朕的妹妹,竟然击败了英国人。”光绪面带惊喜的道,“太后,大清振兴有望了!”

  慈禧微笑着点头,麻痹,胡灵珊竟然打败了英国人!是不是该正式认下这个皇室血脉?至少哀家的面子是保住了。

  想着自己面子的慈禧,粗心大意了。

  ……

  上海。

  “德国人真的帮胡灵珊打败了英国人?”孙医生惊讶的问,德国人和胡灵珊的关系这么铁?

  “有可能,胡灵珊和德国人关系很亲密。”陈其美沉思道。

  “这是向洋人借兵打洋人?”孙医生对胡灵珊的手段深感恐惧,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能办到。

  “必须尽快联系其他人了。”孙医生咬牙,不然,老大的位置就没了。

  正文 45.进击的大佬

  大英帝国的新首相亚瑟贝尔福有点烦。

  上台就放了狠话,要教训敢挑衅大英帝国的家伙,这赢得了民众一片喝彩。

  可是,怎么教训呢?

  东方宁波事件的幕后人德国,竟然和英国不接壤!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没有一分土地和德国接壤,从来都是在法国的土地上和德国交手的。

  而这一次,和德国打了n年的法国竟然不愿意参战。

  法国总统公开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示德国人参与了宁波事件,况且,德国和英国的纠纷关法国p事?

  要知道,英国和法国也是世仇,德国就是英国扶持起来压制法国的,谁都是法国的敌人。英国打德国,简直是狗咬狗,法国只想前排吃瓜看戏。

  亚瑟贝尔福恨不得扇法国总统几个耳光,你忒么的脑子有病啊,德国和俄国结盟,都要干掉法国了,你忒么的还不愿意和英国一起打德国?

  法国带了个坏头,荷兰和比利时丹麦,都表示中立。

  这些国家不参战,英国就不能从陆地上攻打德国。

  英国和德国还有强大的海岸线接壤啊?

  那又有个p用。

  德国海军虽然是坨狗(屎),但是,躲在港口,利用港口的炮台,干掉英国海军,还是能做到的,就算英国海军嗑了药,干掉了德国炮台和海军,还要面对惨烈和可怕的登陆战。

  这可是高难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