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5章 原上草之人性?(1 / 2)

第95章 原上草之人性?

2009年10月27日。

候鸟流浪记的第70天,西安。

这几天,心口总是莫名地疼。连续两个晚上,突然地就疼了一下,整个身体都在发抖。

会不会是出了什么事?他们谁出了什么事吗?

我真是一点都不敢想,而且现在一想,头就疼得厉害。我突然觉得,这种病会不会不止是失明啊?到最后会不会连记忆也失去?

算了,多说无益,多想也无益。

珍惜眼前的美景,才是最重要的。或许是太害怕黑暗的一无所有,所以才更加急切地想把更多的色彩存储在记忆中。只有在记忆中的东西,才永远存在,永远不会失去。如果不会失忆的话。

来到西安已经7天,旅游行走的日子也是过得很快的。

关中八景我们已经去了四处,厅瑰壮观的华岳仙掌就不用说了。

此外还有:

骊山――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最高峰九龙顶海拔 1302.米,由东西秀岭组成,山势逶迤,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这座山从远处看,形如一匹俊美的骊马,故名“骊山”,骊的意思,正是深黑色的马。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

周秦汉唐以来,骊山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而帝王们青睐骊山的原因,除了苍翠秀雅的自然景色和居于关中腹地的优势,多是钟爱那一汪温泉水。提起“贵妃出浴”的华清池,想必很多人就了然了。

而骊山驰名的景点,除了华清池,还有烽火台。没错,就是西周晚期的那个暴君周幽王为了逗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那个烽火台就在骊山西绣岭最高处。

然而骊山最著名的,最美的,并不是山上的一些景色,而是骊山的夕照。

那是一种被传说描绘得近乎奇异而壮美的景色――每至晴日黄昏,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时,山间便会层林红遍,光明一片。而在峰谷相间之下,远望红霞之中,一条弯曲仰首的金龙,身披红纱,张牙舞爪,似有腾云驾雾之势,彼时彼刻,光明奇妙的美景,使人难以形容。有人说,那是一种看过之后,会使人觉得飘飘欲仙,如入天堂的美景。

传说毕竟是传说,大多数传说都带有夸张的色彩。到底怎么样,还是要亲自看了才算数。

展杰说,骊山晚照,是要有缘人才得一见。

言下之意就是:就算踩着点上山去,也不一定能看见那个美景。

我和展杰从烽火台下来,便前往西绣岭第三峰偏东北约150米处,那里有一座雕梁画栋,亭上书着“晚照亭”的一个传奇的古亭。晚照亭路边,还有许多红叶李和红枫,煞是漂亮。

时近黄昏时分,太阳西斜,当残阳光波对准这里的云雾时,红光一片,层林尽染,四周泛起了七彩光环,在天幕衬托下,与晚霞相映生辉。峰谷相间,斗折婉蜒,状若骏马,腾空奔驰。

站在山间,沐浴着骊山晚照的时光,耳际仿佛有了唐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绝响。 原来这就是骊山晚照,有缘得以一见,绝对不枉走上这一遭。

展杰站在我身边,他的身上也镀上一层金光。

我笑说,咱们都似乎都要飞升了,好圆满的感脚。

展杰则说,是托了我的福,他来过这里两次,都没有看到这传说中的骊山晚照。

看着眼前这壮美动人的夕阳,我又不禁想起了那次在厦门海边别墅看到的海上落日,看了好多次落日了,什么时候,可以看看日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