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五节 图书分类法 棱刺(2 / 2)

“此书,乃是当今圣上所作,内容奇妙无比,为不少人所推崇。这本书,在最后的地方讲述了这二十六个字辅的声音和排列。”说着将书递给两人,然后回到座位上,继续看书。说实话,两人是见过这本书的。她们在朱厚照那儿看见过,不过只是翻了翻序和目录,还没来得及看里头的内容。

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将目光转向了书架之上。

再次拿下来一本《数学》之后,两人走到了那长长的桌子上,开始阅读后面的这篇文章。

待天近正午,两人出来后,两人商量道明天来的时候一定要将这本书借出来。盖因两人在将后面的这篇附录看完之后,好奇哥哥能写出来什么东西,于是翻了翻前面的内容。

然后……两人的兴趣就被鼓动起来了。

――――――――――――――――――――

“嘎嘣!”

伴随着一道反光。

朱厚照手中半米长的刺刀应声而断。

“不行,这个不行。”

朱厚照老兄今天又来看枪械的制造进度了。作为一个上辈子没有机会摸到这东西的人,这辈子某人对这些相当关心。

“陛下,如果让吾等换用百炼钢,好好的打造,这刺刀没那么容易断或者损坏的……”

“这不行。”

其实,如果用百炼钢,刺刀本没那么容易断的。但是朱厚照当时没有同意,现在也不会同意。

在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十分十分十分充沛的帝国,所有兵器一项最大的要求就是可以量产,随之而来的就是成本控制问题。

其实,按照明朝的水平来说,量产百炼钢的刺刀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相反却十分容易。明朝的户籍制度虽然最后对工匠有所损害,但是在这个年代,是可以有效地组织起全国的制造能力的。就像后世的集体主义的作用一样,可以短时间达到相当强的效率。

但是百炼钢成本太高了,生产效费比也太高了。想当年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节度使就是装备不起军械破产的。唐刀制作精良,但是确实是太贵了。

“要不这样吧。”朱厚照说道,“弄三棱或者四棱的刺刀,就像枪头一样。边上要有血槽,这样可以减轻重量增加强度。”

朱厚照用两手比划着:“而且,这样的刺刀有利于破甲,同时造成的伤口也不利于愈合。就像三棱或者四棱的箭簇一样。”

工匠们顶。

朱厚照继续说道:“至于到底是用三棱还是四棱,你们自己做着看。四棱的沉重但是容易锻造,三棱的更加轻便。你们注意一下各种情况下枪支的重心,你们这经常做军械的应该有经验吧,你们自己斟酌吧。”

朱厚照拿起一旁的步枪,一按卡笋卸下枪口已经断掉的刺刀,然后随手放到了一边。

朱厚照站直了平端起枪,果然舒适了很多。枪托舒服的顶在肩膀上,左手托着也舒服了一些,不再是硬邦邦的感觉,同时枪托的直与弯之间的平衡弄得更合适了一些。比起上一批步枪来,枪的重心也更加适宜了,重量也减轻了一些。

枪上面的望山没有多少改变,还是那个样子。不过,这种有效射程在百米上下的步枪也暂时没必要弄太复杂,先这样就够了。

搬动了一下枪机头,感觉了一下顺畅的程度,以及枪支各种状态下的状态之后,朱厚照满意的将步枪放下,然后他勉励了工匠几句就招呼一声,带着手下们离开了枪支工坊。

【三棱还是四棱,这是个问题,大家有什么意见没?】

【例行求点击!!推荐!!!收藏!!!!评价!!!!!签到!!!!!!最近出的这个签到,您点一次就能获得一点粉丝值的哦。】